进击的巨人为什么被称为烂尾番(禁播6年的进击的巨人完结了)
进击的巨人为什么被称为烂尾番(禁播6年的进击的巨人完结了)等到《进击的巨人》开始在讲谈社发行的《别册少年Magazine》上开始连载,已经是5年后的2009年。在这本“希望以奇幻系作品为特色”的《别册少年Magazine》中,创刊时就开始连载,却丝毫没有存在感的《进击的巨人》,很快就异军突起,成为所向披靡的黑马。绘画技巧拙劣的《人类VS巨人》,没能帮助谏山创获得Jump编辑的认可,但却意外得到了“日本御三家”另一巨头讲谈社编辑的鼓励。在投稿“讲谈社MGP大赏”获奖后,以此为契机,谏山创正式踏入了漫画行业,成为一名漫画家助理。以及,《进击的巨人》能够在禁播后,依旧如此火爆的原因。《进击的巨人》是一部出道即巅峰的作品。这不仅是指“巨人”漫画初连载时在日本漫画界引起轰动,同样可以解释为,“巨人”作为漫画家谏山创的处女作,让谏山创的漫画家职业生涯“一步登天”。让我们把时间快退到200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谏山创怀揣“成为漫画家”的梦想,在暑假完成了一部粗糙
注:文中含有大量《进击的巨人》剧透(含漫画139话结局剧情)。
2021年4月8日,“如何评价巨人第139话”“如何评价完结后的《进击的巨人》”“《进击的巨人》完结”以持续暴涨的热度,出现在中文互联网各大社区。2009年9月9日开始连载的漫画《进击的巨人》结束了长达12年的连载,迎来了万众瞩目的结局。
但在很多人看来,“巨人”的结局并不“皆大欢喜”或“完结撒花”,更多关于烂尾的讨论开始出现:“如何评价巨人拉胯”“如何评价巨人作者谏山创欺骗读者”,甚至“对比巨人,博人传现在是不是可燃物”“巨人和死神几几开”。
这些或质疑或讽刺的话题得以出现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进击的巨人》更新了漫画的结局,第139话。但在聊结局前,我们先别急着站褒或贬的队伍,不妨重温一下“巨人”的成长历程,重温12年来它曾经带给我们的感动。
以及,《进击的巨人》能够在禁播后,依旧如此火爆的原因。
《进击的巨人》是一部出道即巅峰的作品。这不仅是指“巨人”漫画初连载时在日本漫画界引起轰动,同样可以解释为,“巨人”作为漫画家谏山创的处女作,让谏山创的漫画家职业生涯“一步登天”。
让我们把时间快退到200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谏山创怀揣“成为漫画家”的梦想,在暑假完成了一部粗糙的漫画短篇,这部描写拥有变成巨人能力的人类和高大巨人战斗的漫画,在当时简单命名为《人类VS巨人》的短篇——这就是《进击的巨人》的雏形。
绘画技巧拙劣的《人类VS巨人》,没能帮助谏山创获得Jump编辑的认可,但却意外得到了“日本御三家”另一巨头讲谈社编辑的鼓励。在投稿“讲谈社MGP大赏”获奖后,以此为契机,谏山创正式踏入了漫画行业,成为一名漫画家助理。
等到《进击的巨人》开始在讲谈社发行的《别册少年Magazine》上开始连载,已经是5年后的2009年。在这本“希望以奇幻系作品为特色”的《别册少年Magazine》中,创刊时就开始连载,却丝毫没有存在感的《进击的巨人》,很快就异军突起,成为所向披靡的黑马。
这显然是漫画家谏山创的有意为之,他希望在前几话以极高密度,设置出悬念和情感高潮,借此为作品吸引人气。事实证明——谏山创成功了。
漫画第1话以调查兵团外出狩猎巨人开始,谏山创通过张力十足的分镜,详细描绘出对巨人立体机动装置的使用细节。这段剧情在动画中额外增加了台词“我们要将这里变成人类最初的反攻据点”,也更加突出地表现了本次调查人员中出现的埃尔文和韩吉。
在调查兵团刀刃砍向巨人,喊出台词“让你领教下人类的力量”后,漫画下页镜头一转,切换到还是孩子的艾伦,在树下梦到短发三笠对他说出“路上小心,艾伦”。艾伦醒来后懵懂地对三笠说“三笠你头发怎么长长了”“我好像做了个非常长的梦”。
随后剧情转入日常生活,艾伦和三笠背着柴火向城内走去。此时,读者们通过醉醺醺的驻屯兵团成员,对本作的世界观产生了基础了解——人类最后的幸存者们在高耸入云的坚固城墙内,过着类似中世纪的日常生活。在看上去不可阻挡的城墙之外,有着大量的食人巨人。
在艾伦、三笠和阿尔敏这三个重要角色均出场后,故事迎来了第一个高潮,给读者“坚不可摧”印象的城墙上,突然露出了一个超巨大的巨人头颅,这意味着这个巨人高过了50米的城墙,也意味着城墙“坚不可摧”的属性被破坏,人们失去了保护他们的屏障。
在这段剧情,无论是漫画还是后来推出的动画,都出现了后来“巨人”粉丝们记忆犹新的名句“那一天,人类回想起了被巨人支配的恐惧,以及被囚禁于鸟笼之中的屈辱。”
谏山创在漫画第1话就简单地展开了“巨人”的世界观,并通过调查兵团的矛盾处境和驻屯兵团丧失的警惕,将墙内人们长久的和平表现出来,并在结尾通过超大型巨人将这“百年以来”的和平一脚踏碎,让读者们对后续剧情的展开产生更多好奇。
动画的第1话因为包含更多漫画后续剧情,所以有了更多情感爆点,也体现出更深度的主题思考。比如驻屯兵团成员汉尼斯直面巨人意图救下艾伦母亲,却因为恐惧无法攻击巨人,转而选择带着孩子们逃跑;又比如陷入房屋废墟无法行动的艾伦母亲,被巨人捉进口中咬碎血花四溅。
在故事的后续发展中,“照旧”密度极高地出现了城墙之谜、王族之谜、巨人来源之谜以及地下室之谜等众多谜题。在主题上,“巨人”既直面人性,描写出人们抢夺逃生资源的丑态,又兼顾了少年漫画的特色,开始了一场带有着些搞笑桥段的新兵训练。
在漫画引起轰动之后,《进击的巨人》很快在2013年推出了动画。由WIT STUDIO制作的“巨人”第一季,基本没有对原作剧情进行大改,还以质量极高的制作,还原出漫画中的立体机动装置以及超巨大巨人的出现。
2013年4月时,“巨人”动画才刚刚播出,但它在国内的热度却涨得飞快,一跃成为公认的“四月最强新番”。这当然有动画制作精良的原因存在,而WIT STUDIO也正是因为制作出了“巨人”,才在国内有了“霸权社”的绰号。
图源@软件bilimiao
在国内二次元界掀起“巨人潮”之后,《进击的巨人》动画于2015年被列入黑名单正式禁播,粉丝们于是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追更新。在大量民间汉化组的工作下,国内观众几乎能在番剧播出不久后,就入手到新鲜资源,继而展开热烈讨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巨人”的故事背景就像一张已被多次折叠的白纸——每次展开后,都会呈现出更多内容。但“巨人”与“三大民工漫”的剧情展开方式有所不同,相比较民工漫无止境的“打怪升级”,“巨人”使用了一种更考验剧作逻辑的方式。
谏山创在“巨人”的创作过程中,大量埋下伏笔和铺设悬念,这让“巨人”的小剧情发展,产生出了更多情感“爆点”,于是更能“抓住”读者,吸引着他们继续“读”下去。
从最初“艾伦为什么能够变成巨人”“耶格尔家的地下室到底有什么”,中期“帕拉提岛人被修改的记忆”“莱纳、贝尔托特和亚妮为什么要叛变”,到后期“始祖尤弥尔的真实想法”“怪诞虫应该如何杀死”,谏山创不断设出一个又一个悬念,这也让后期大量悬念被解答时,“巨人”能够拥有“每月稳定两次热搜”的话题度。
现在,对“巨人”发展的回顾大致已经完成,到了聊聊139话结局的时候。
为什么这部在中文互联网上,几乎清一色好评的作品,会在结局出现时出现评价反转,拥有几乎被“公认”的烂尾呢?
这得从“巨人”中关于“森林”的比喻说起——仇恨的森林。
在“巨人”的故事里,几乎所有人都有着仇恨。
历史上,艾尔迪亚人掠夺马莱人,马莱人夺取巨人之力后转为奴役艾尔迪亚人。多年以后,为了解除这种奴役,以艾伦为代表的墙内艾尔迪亚人来到墙外,计划向全世界复仇。
墙外的艾尔迪亚女孩贾碧,因为艾伦的攻击波及并杀死自己的伙伴,登上浮空艇枪杀死了莎夏。被莎夏保护过的小女孩和莎夏的家人,在不知道贾碧是杀人凶手的情况下保护了贾碧。可在得知真相后,那个被莎夏保护过的女孩,又为了“给姐姐报仇”,化身“恶魔”高高举起刀捅向贾碧。
历史,现实,愤怒,恐惧,在诸多条件的交织下,仇恨染红了所有人的双眼。以至于在“巨人”的世界,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都变成了“仇恨森林”。
在谏山创极致浪漫化的处理下,临近结局前,掌握力量的艾尔迪亚人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发动“地鸣”消灭所有帕拉提岛外的人类;另一种则是通过“始祖巨人”的力量,控制所有艾尔迪亚人失去繁衍能力,进行“安乐死”。
很明显,前者是毁灭世界的极端强硬,后者则会给全部族人带来慢性自杀。
那么,艾伦到最后选择了什么呢?
艾伦·耶格尔选择了一条读者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他让自己成为那条需要被讨伐的恶龙,通过发动地鸣杀死了全世界将近80%的人口,最后让阿尔敏成为“杀死自己的英雄”。将阿尔敏的形象和历史上的戴巴家英雄结合,让墙内的阿尔敏、让、科尼、希丝特莉亚以及来自墙外的莱纳、亚妮,成为帕拉提岛和马莱乃至于世界的桥梁。
这并不是一个太差的结局,尤其是艾伦牺牲自己,让伙伴们在失去巨人之力的同时解除诅咒,完成了此前谏山创在剧情内设置的伏笔“我希望你们活得长久”。
故事开始和结局,又都在希甘希娜区的那棵树下完成,恰好对应了漫画第1话,艾伦在树下梦到短发三笠对他说话,醒来时泪流满面的剧情。
但问题在于,这不是一个更多读者期待的“巨人”结局。谏山创并没有对自己提出的“仇恨森林”概念进行更多处理,而是选择了一个看似居中,却又“两头不讨好”的方式——完成“只有艾伦受伤的世界”。
不仅如此,一些关键剧情也没有被谏山创给出清晰解释。
始祖尤弥尔对弗里茨王的感情始终不清不楚,却在最终话直接甩出一张万能牌“爱”;谏山创通过设定“艾伦可以修改其他人的记忆”打出一张诡牌“信息差”,以至于读者并不知道艾伦到底对让和科尼说了些什么;始祖尤弥尔两千年来的等待,最终却因为并没有实质解释的“三笠对艾伦的感情”,以看见“奴隶杀死爱着的主人”就释怀而收尾。
很显然,在这个万众瞩目的139话,谏山创留下了太多让读者不满的空缺,这也让139话在中文互联网风评极差。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139话只是没能满足大量读者对“巨人”的期待,并非真的完全烂尾。谏山创努力地填上了一些坑,并且还在主角团三人间,设置了两个小小的循环。
在故事伊始,超大型巨人还未曾破坏城镇时,还是孩子的阿尔敏和艾伦有过一段小小的对话。阿尔敏在书中发现了对墙外世界的描写分享给了艾伦,两人决定“要找一天到外面的世界探险”,去看看书里描写的“燃烧之水、冰之大地、砂之雪原以及看不到边的蔚蓝大海”。
在139话,艾伦和阿尔敏在“通道”中一边对话,一边看着艾伦为他展示的火山、极地以及沙漠,完成了两人童年时“走出墙外看世界”的约定。
三笠杀死艾伦后,带着艾伦的头回到帕拉提岛希干希纳区的树下,把艾伦埋葬在故事开始时他睡着的树下。当三笠被飞鸟叼走围巾,说出“艾伦,谢谢你为我披上围巾”。
此时,三笠和艾伦的“循环”,从三笠被艾伦披上围巾到三笠的围巾被飞鸟叼走,经历了三笠主动取下围巾,围巾被露易丝拿走又还给三笠的诸多波折,最终这段“天降竹马”的关系以“艾笠党”的大惨败告终。
阿尔敏和艾伦的“循环”,除了在“通道”中完成童年梦想,还有一个更为隐晦的点——阿尔敏的两次“卸甲”。
阿尔敏的第一次“卸甲”发生在驻屯兵团发现艾伦可以变身为巨人时。在那段危急关头,因为信任,艾伦和三笠将决定权交给了阿尔敏,而阿尔敏在烟雾中卸去全身武装,向驻屯兵团指挥官和所有人展开了一段“游说”。
这段场景在“巨人”动画中因为优质制作,拥有了稳立于“‘巨人’名场面前10”的资本,尤其是阿尔敏说出的“他不是人类的敌人,为了人类的荣耀,在我死前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也要阐明他的战术价值”,即使已经过了许久,回想起来也仍让人记忆犹新。
第二次“卸甲”则发生在艾伦死后,马莱兵团因为恐惧选择将枪口对准所有艾尔迪亚人。在危急关头,阿尔敏再次解除全身武装,先是用逻辑向马莱兵团证明“艾尔迪亚人已经无法再变成巨人”的事实,再说出“我是帕拉提岛的艾尔迪亚人阿尔敏·亚鲁雷特,是杀死‘进击的巨人’艾伦·耶格尔的人”。
两次“卸甲”一次从驻屯兵团的枪口中救下艾伦,一次以“杀死”艾伦为理由从马莱兵团的枪口中救下在场所有艾尔迪亚人。至此,被汉尼斯评价为三人之中“特别聪明的头脑”的阿尔敏,从一个向往墙外世界风景的孩子,终于成长为真正的调查兵团第15任团长。艾伦和阿尔敏的故事,也至此收束。
漫画最终话139话浓缩了主角团三人之间的羁绊,并且将故事结束,留下一个开放式的“去帕拉提岛成为沟通桥梁”的结局。
可是,因为有太多遗憾,所以每个读者面对这个结局,在“爷青结”之余,都会有自己的一段“意难平”。比如艾伦在漫画第1话梦到的,三笠对他说出的“路上小心,艾伦”,在结局时三笠说出的话却改成了“谢谢你为我披上围巾,艾伦。”
纵使我们仍抱有或多或少的不满,《进击的巨人》这本连载12年的漫画,也确实地结束了。在未来推出的动画不大可能改变结局的情况下,身为读者的我们,也许只能接受这个也许并不完美的结局。
帕拉迪岛上的耶格尔派会走向怎样的结局,我们已经无从知晓。唯一被我们紧紧握记在心底的,只有在“巨人”连载的这12年里,它曾经带给我们的感动。
我们会记住驻屯兵团的汉尼斯,记住这个初次面对巨人时会胆怯,但最终为了保护艾伦、三笠,选择献出生命的男人。
我们会记住104期调查兵团的所有成员,记住萨莎偷来厨房的肉,记住尤弥尔在城堡之战中主动变身为巨人,记住基斯·夏迪斯教官的良苦用心,以及他与马莱长官迪奥·马加特炸毁军舰的决绝。
我们会记住剧情神反转的“我铠他超”,记住莱纳的矛盾和贝尔托特的温柔,记住阿尔敏的“战术价值”和他对墙外的向往,记住三笠甜美至极的微笑,记住艾伦的愤怒和他对自由的渴求。
图源@B站Up主:疯狂爱丽丝00
我们会记住将希望留给后来者的埃尔文军长,记住他带领调查兵团向兽之巨人发起的明知必死的冲锋。即使放弃了一生最大的私欲“寻找真相”,军长的冲锋依然没有一丝犹豫。
我们更不会忘记,即使下属和挚友全部身亡,正传中也不曾掉过一滴泪的兵长利威尔,在大结局时悄悄哭了出来。
这就是《进击的巨人》留给我们的记忆,为了这段记忆,也许刷上一句“完结撒花”并没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