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gdp 5675(洛阳西工人均GDP近15万元)
洛阳gdp 5675(洛阳西工人均GDP近15万元)西工区聚焦科技创新,风口产业加速集聚。成功获批“郑洛新”自创区洛阳片区辐射区、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成洛阳信息科技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8个;培育省级创新龙头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市级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总数居全市首位。创新引领经济变革,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西工区坚持内外兼修、建管并重,群众出行更畅通了,停车更便捷了,居住环境更舒适了。全区交通路网内畅外联,仅2019年以来,就新建提升道路91条,以王城大道快速路、地铁1号2号线为代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构建,洛阳火车站百年老站旧貌换新颜。西工区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19年以来,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580个,任务量居全市第一,目前已改造提升302个,惠及居民17.5万人,明年将全面完成;率先在全市走出小区加装电梯的“新路子”,今年已累计加装80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袁敏
9月14日,记者从“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长期以来,西工区大力实施“商务强区、工业强区、文旅强区”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步向前、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西工区生产总值达539.1亿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总量居全市第二;人均GDP近15万元,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是十年前的两倍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8年领跑全市,区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城市区前列,为现代化西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劲势能。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功能品质更加完善
西工区坚持内外兼修、建管并重,群众出行更畅通了,停车更便捷了,居住环境更舒适了。全区交通路网内畅外联,仅2019年以来,就新建提升道路91条,以王城大道快速路、地铁1号2号线为代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构建,洛阳火车站百年老站旧貌换新颜。
西工区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19年以来,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580个,任务量居全市第一,目前已改造提升302个,惠及居民17.5万人,明年将全面完成;率先在全市走出小区加装电梯的“新路子”,今年已累计加装80部,年底前将达到150部,更多群众享受到了“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
西工区高度重视城市精细化管理,近三年,新建停车场51座,新增停车位近1万个;建成小游园46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0余万平方米。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大力开展“三河三渠”综合整治,今年可率先完成河渠治理,1350亩的金水河由原来的“垃圾山”华丽蝶变成湿地公园,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创新引领经济变革,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西工区聚焦科技创新,风口产业加速集聚。成功获批“郑洛新”自创区洛阳片区辐射区、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建成洛阳信息科技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8个;培育省级创新龙头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0家;市级优秀科技人才、创新团队总数居全市首位。
尤其是2020年以来,西工区在创新载体、主体等方面全面发力,设置3000万元专项资金,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西工硅巷等相继投用,使用面积将突破25万平方米;不断深化与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天津生物所、北师大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的合作,今年正在推进总投资1181亿元的重点项目255个,仅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就成功入驻寒武纪、大鱼视觉等“高精尖”科创企业28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
西工区聚焦商务强区战略,服务业优势全面巩固。“一区、两带、六圈、七街”服务业发展格局日益完善,特色商业街区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十强”,王府井、新都汇等加速向“沉浸式”消费场景转型,建业凯旋广场、三维友邻中心等建成投用,丹尼斯大卫城有望今年春节前后正式营业,“西工转转”品牌全市叫响,“坐地铁逛西工”已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西工区聚焦工业强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西工经开区获批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引入了正大食品、华荣生物等一批领军型企业,打造了一拖产业园、凤凰谷产业园等一批载体项目;产业结构加速调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三大改造”全覆盖,“两化融合”对标企业100余家、贯标企业6家,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7家、省级智能车间(工厂)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智能装备、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辐射能力明显增强。
西工区聚焦文旅强区,文商旅融合相得益彰。“历史文化游”“都市商务游”“红山生态游”三大文旅板块协同发展,西工兵营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获评国家4A级景区,红山欢乐谷获批省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周王城南广场完成改造提升,西工小街等特色文旅商业街区成为市民休闲旅游打卡地。
民生福祉大幅增进,美好生活更加殷实
西工区着力铸造一流西工教育品牌,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新开办公办幼儿园7所,在全市率先实现“零择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多项指标超过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荣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
健康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区”,014中心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纱西社区获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樱桃沟获评省特色休闲观光园区、省文化产业特色乡村,红山街道被评为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目前,西工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豪迈,朝着奋力打造全市创新要素集聚区、服务业发展引领区、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文商旅融合示范区、青年创新创业核心区、宜居宜业典范区和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全市“六区一高地”,建设“活力西工、智慧西工、幸福西工”的愿景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