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莎士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倒是很好的吻合电影。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头雾水”。又看了十多篇万字解析长文,“一头雾水”。

这两天,诺兰的《信条》在包括朋友圈在内的各大平台刷屏。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1)

大部分的评价都是:烧脑,看不懂,不知道要说啥。

但是,很多影评人却写了万字以上的影评,号称全解析,全剧透,一文看懂《信条》......

我也去电影院看了看,

“一头雾水”。

又看了十多篇万字解析长文,

“一头雾水”。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2)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莎士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倒是很好的吻合电影。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3)

你可以把它翻译“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也可以翻译成“做还是不做,这是一个问题”。

你可以把“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看成是人类文明最经典的概括。

也可以把这句话当成一个傻子的喃喃自语。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4)

艺术嘛,就是用来大胆想象,过分解读的。

如果解读不过来,干脆就给他加一些“高大上”的词,比如“后现代主义”。

举个例子。

《喷泉》,杜尚的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最广泛引起艺术界讨论的艺术作品之一。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5)

听完我的描述,你的第一感觉是不是《喷泉》很高大上。

喏,给你看,所谓的《喷泉》实际上就是一个小便池。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6)

当年艺术家们搞聚会,杜尚大师不知道是没有准备,还是构思已久。

拔了一个厕所的小便池,签上了他的假名R.Mutt后,就把它送交了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的展览。

你猜结果怎么着,拿了大奖,杜尚一举成名!

这时候,艺术家和群众就产生了对立。

群众的观点是:这尼玛逗我呢?

艺术家的观点是:这个《喷泉》啊,真是醍醐灌顶!原来,我们还可以从这样角度去重新审视生活,原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对话.......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7)

艺术家的话是不是很难懂?

对咯,不然怎么叫艺术家呢。

这时候,对艺术家的“难懂”又会演变成两大解读。

一种解读是,你这是在装逼。

还有一种解读是:啊,艺术风格的背后,是时代的变迁,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救赎与挣扎。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8)

前者可以和你讲出涛涛道理。

后者也能和你说个道理涛涛。

回归到到电影《信条》,我不剧透,也不分析。

但我想把他比成《喷泉》。

如果说,《信条》能给人带来什么启发。

那么把他当小便池的人,它就是个小便池。

把他当艺术品的人,他就是个艺术品。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9)

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看完电影后,你更能体会人群的撕裂和多元。

撕裂的第一点,是优越感。

“看懂了的人”会认为“看不懂的人”:

层次低,智商低,没文化。

“看不懂的人”会认为“看懂了的人”:

爱装逼,无脑吹,给自己加戏。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10)

撕裂的第二点,是双标性。

同样是晦涩的电影,国际名导诺兰拍的就是深刻,国产小导演拍的就是垃圾。

同样是一个符号,诺兰的更大概率会被解读成包罗万象,宇宙真谛,什么希望、生命、意义、了解、过去、未来...

这些个泛泛而谈的常用词,统统给他套上。

而国产小导演的更大概率会被解读为:傻x,离谱,莫名其妙,逻辑混乱。

谁又能说服谁呢?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11)

所以啊,舆论场大多时候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地方。

你有钱,你买了个lv,会觉得自己有品味。

你没钱,你看别人买了个lv,会觉得人家没品味。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12)

你说,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豆瓣又能打多少分?

今天的文章,没有主旨。

就是想给大家提三个微不足道的人生经验:

1 ,少吵架:不要试图把意见相左的人拉到自己阵营,伤和气。

2,把自己看的低一点:老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戾气会很重,影响生活质量,把自己当成傻逼,幸福感会大大提升,真的。

3,少讲道理,多挣钱:历史告诉我们,有钱人说什么都是对的。

赵本山头发支撑起来素材(如果信条是赵本山拍的)(1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