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古城大同(荐读我爱你大同的四大街)
晨光中的古城大同(荐读我爱你大同的四大街)时光的叠加便是历史。老巷儿口,冬日午后的暖阳下,男人一拨,女人一拨,热闹地玩着扑克牌,他们是等待拆迁的古城老住户。猛然间,从照壁后走来一个老人,是出来买东西,或是倒潲水,嘴里嗑着瓜子,慵慵懒懒地看街巷里有小车或行人慢悠悠地走过,日子是俗世中的一份不紧不慢。太阳从头顶滑过,时光或许就是这么一天天过去的。大同古城内,一寺、一庙、一楼、一院,我不觉得遥远,也不觉得生疏,尽管我不做民俗学研究,但我知道,这里是塞上人家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城,亦是晋北建筑文化的古老浓缩。说到底,脚下的土地是我的故乡,故乡风物是每个人最熟悉又最亲切的眷恋。我一路走来,岁月早不是当初的模样了,但街巷在,历史便有向前回溯的可能。几百年的营建,大同古城建制,科学而规整,东西南北四面城墙,森严巍然;城内四条大街纵横南北东西,分别名为永泰街、武定街、和阳街、清远街,而鼓楼、魁星楼、太平楼、钟楼,如同四位“天王力士”,伫立在每条大街的
有空闲的时候,我总爱在大同古城的老街老巷走走。
多年前,古城复兴工程开始以来,有些破败不堪的老建筑拆除待建,有些呢,已“修旧如旧”恢复了明清时期街巷的风貌。我一个人走,云淡风轻,对许多老巷儿已熟稔在心:叫什么名儿、曾有什么老建筑、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因为熟稔,我能说得上其中一部分老巷儿的前世今生,像细数一个人的过往。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再去走,冬日或秋日,午后,古城静穆的天色里,走,是一种寻找心理认同的美好享受。
大院还在,木雕的窗棂爬满了阳光的爱抚。曾经,门楼前站着一个窈窕的身段,让多少路人都忍不住想看几眼。可是一转身,年轮无声滑过,人已走远了,只留记忆。每当此时,我会有一种浓浓的恍惚感——大同古城,明清的岁月,明清的风貌,时间倏然而过,斑驳的怕不止是这些老街老巷,更有一种无声的遗忘在心头悄悄滋长。
儿时常听人说:到北京去,看看胡同!这话听了许多年,常在耳边萦绕。北京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历史底蕴之深自不必说,但北京不是我的故乡,琉璃瓦和筒子河,是“王气”之下的一种奢华与遥远,皇城根儿不是人人都能亲近得了的。走回来,走进大同古城,这里才是我心灵之根的沃壤,老巷儿能容纳我探求历史的这份渴望。
大同古城内,一寺、一庙、一楼、一院,我不觉得遥远,也不觉得生疏,尽管我不做民俗学研究,但我知道,这里是塞上人家祖祖辈辈生活的老城,亦是晋北建筑文化的古老浓缩。说到底,脚下的土地是我的故乡,故乡风物是每个人最熟悉又最亲切的眷恋。我一路走来,岁月早不是当初的模样了,但街巷在,历史便有向前回溯的可能。
几百年的营建,大同古城建制,科学而规整,东西南北四面城墙,森严巍然;城内四条大街纵横南北东西,分别名为永泰街、武定街、和阳街、清远街,而鼓楼、魁星楼、太平楼、钟楼,如同四位“天王力士”,伫立在每条大街的中段,四大街交汇处为彩绘的“四牌楼”。四座牌楼雕梁画栋,分别面向东西南北,合在一起时,矗立起大同古城的秀气与灵气,使整座古城气派而高贵。四大街两侧,又辟出许多街巷,街巷里又延伸出许多幽静的“绵绵巷”,于是,棋盘式的建制在大同古城得以完整呈现。大同古城,所谓:四大街,八小巷(xiang),七十二条绵绵巷(hang)。古人的智慧,经过了多少年,我们依然无法置疑。我走老巷儿,如同细数一部浩瀚家史,巷子与巷子便是纵横交织的笔画。
大同古城的老巷儿,每一条都有名称,所有的老巷儿走下来,怎么也得一两天。正殿街、李怀角、东史宅、翠花宫、大皮巷、小皮巷、石头巷、石人街、大有仓、金泊仓巷、狮子街、鹌鹑巷、赵大豆巷……数也数不过来,不光名儿好听,叫着亲切,且每一个名称都有它的来历。一条巷子,便是一个传说的载体。在那些或颓败或坍塌的旧式门楼前,回溯历史上大同城发生的大事件:明朝将军徐达筑城、明末李自成的起义军进驻大同、多尔衮血洗大同城、义和团杀洋教士焚毁教堂、慈禧西行大同避难……我发现,近代中国历史的每一个精彩节点,大同古城都充当了舞台,上演了一幕幕风云际会,历史留下了不少神来之笔。
老巷儿口,冬日午后的暖阳下,男人一拨,女人一拨,热闹地玩着扑克牌,他们是等待拆迁的古城老住户。猛然间,从照壁后走来一个老人,是出来买东西,或是倒潲水,嘴里嗑着瓜子,慵慵懒懒地看街巷里有小车或行人慢悠悠地走过,日子是俗世中的一份不紧不慢。太阳从头顶滑过,时光或许就是这么一天天过去的。
时光的叠加便是历史。
历史就在身边,是我们习惯了舍近求远去看别人的故乡,而冷落了家门口的历史。行走老巷儿,我感慨古城修复总比任其破败或消失要好,至少,我们还懂得找“根”,留住根,不是眼下的时髦,而是守住心灵的栖息啊。
我,一个热衷于行走老巷儿的人,心底对大同古城的爱恋从不曾淡去。只是,作为一个写作者,我笔下的文字对古都的呈现,还远远不够。
那么,老巷儿,请让我沿着你的脉络继续行走。
(作者 许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