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深圳爱联五金厂打工回忆(我在新生厂的日日夜夜)
2006年深圳爱联五金厂打工回忆(我在新生厂的日日夜夜)▲新生厂产品陈列室▲力织挡车工在检查绸面我和同一批文革后进厂的新工人一样,最初的几年在车间做力织挡车工,那时男人做挡车工还不少。跟我交接班的丙班的就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男师傅,操作时要戴老花眼镜,估计他一辈子就是男挡车工吧。我的师傅王彩华看我穿头(把丝穿过综眼)就摇头,因为我笨手笨脚,穿进一根丝要碰断旁边好几根。直到磨合一年多,不再紧张,静下心来,手汗慢慢减少后才掌握了穿头、打结、通绞、检查绸面、拆纬补档等基本操作要领,直至单放(独立操作六台织机)。▲作者进厂时领到的饭盆,编号0036从进厂起,我就积极参加厂里各种文艺活动。后多次被临时借到镇上的市管会,有时一周,有时一个月,一起的有如今的新民科技董事长柳维特先生等人,来自全镇各厂和事业单位。同时,还经常写写通讯报道,被镇革委会驻厂工作组的周辉民先生注意,他鼓励我写点小文章,并向钱甫景厂长和李银宝书记建议把我调到厂办。然而,车间支部书记不肯放
单志良先生,在吴江文艺戏曲界知名,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现代戏《牛郎中》,经吴江锡剧团改编为《大年夜》,历经半个多世纪以来仍然久演不衰,成为地方戏曲的经典和传世之作。
▲单志良先生
我清楚的记得,“新生丝织厂”的厂名就是单志良先生书写的。这几个字如同一面旗帜,已深深扎入每个新生人的心底。熟悉他的人几乎一致公认他是博学多才的智者,他在书法、绘画、文艺创作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现在,我只能用点滴回忆和从各处采集的有限资料来记述他。
我和同一批文革后进厂的新工人一样,最初的几年在车间做力织挡车工,那时男人做挡车工还不少。跟我交接班的丙班的就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男师傅,操作时要戴老花眼镜,估计他一辈子就是男挡车工吧。我的师傅王彩华看我穿头(把丝穿过综眼)就摇头,因为我笨手笨脚,穿进一根丝要碰断旁边好几根。直到磨合一年多,不再紧张,静下心来,手汗慢慢减少后才掌握了穿头、打结、通绞、检查绸面、拆纬补档等基本操作要领,直至单放(独立操作六台织机)。
▲作者进厂时领到的饭盆,编号0036
从进厂起,我就积极参加厂里各种文艺活动。后多次被临时借到镇上的市管会,有时一周,有时一个月,一起的有如今的新民科技董事长柳维特先生等人,来自全镇各厂和事业单位。同时,还经常写写通讯报道,被镇革委会驻厂工作组的周辉民先生注意,他鼓励我写点小文章,并向钱甫景厂长和李银宝书记建议把我调到厂办。然而,车间支部书记不肯放人,安排我去学保全工。学了两年保全工,直至周先生调走,我也没调成。之后,单志良先生曾多次向张正昌书记推荐我。1982年车间书记生病住院手术,车间主任批准我调出,才得以到厂办工作。
▲力织挡车工在检查绸面
▲新生厂产品陈列室
刚到厂办时,主任姓陈,是会计师,掌管财务和费用报销审批;还有一位女同志叶杏芬,掌管文件和档案。单先生是副主任,承担文字工作,他的办公桌在陈主任对面,但平时并不坐,只在开会或商量工作时才来。他独自在大会堂门厅边的楼梯间里办公,楼梯间很小,只能放下一张办公桌,桌旁放一把椅子给访客坐,再多进来一个人就只能站着。他说这里安静,可以静心写作。
他的主要访客有,周德华,大名鼎鼎的苏州市地方志和丝绸史志专家,桑蚕丝绸习俗代表性传承人,当时是新生厂设备科技术员,后调到新生化纤厂,人们当时不知道他正在著述《吴江丝绸志》;施德生,调来新生厂之前是某铁路局列车调度员,细致的工作作风是他的特点,在劳资科工作;怀铁城,调来之前是海军某校的教员,他的两个儿子先后考入北大,创了盛泽镇教育史的记录,他在设备科工作;还有稍晚加入新生厂的张贻宗,书法家,其父张应巢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创办《舜湖公报》、与友人共同创办《红梨书画会》,当时从上海聘请来厂工会协助创编新生画廊。还有厂外的艺术界人士及年轻有为的文艺新人找他。对于爱好书法和绘画、希望凭借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青年,他都给予悉心指点。最奇的是,有些普通工人也常常去跟他聊天,照样很融洽,无话不谈。
▲单志良先生
单先生说话不紧不慢,儒雅风趣,别人大笑他只微笑。冬天戴一顶藏青色鸭舌呢帽(贝雷式样的),围一条格子围巾,头发花白且长,从帽沿里伸出来,往四下张开,他说自己一年只理发四次,叫“四季头”。他写的报告,虽素材只能局限于一厂范围,本无趣味,而他总能以小见大,高屋建瓴,符合时代主调,文笔简练而不枯燥,三言两语纵横千里,在严肃的公文里透出一丝“文艺范”,其功力绝非一般秘书可及。他的所有文稿我都要仔细研读几遍,极力学习和效仿,但始终未得精髓,只能感叹自己愚钝。
新生厂的厂史,从工厂始建前身1931的民生绸厂至1985年前都是单先生编写的,史料丰富,数据翔实,文笔精练而又叙述缜密,追述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肯定要花不少功夫的。我接写后就容易多了,因为只要记录下当下的事件,大小事件都记录内容比之前松散,文笔也不如前,但仍记录详尽。厂史记载着新生厂的变迁,承载着至少三代新生人的辛勤工作和创造,是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尽管如今新生厂作为整体己不复存在,我们依然回忆逝去的新生岁月,厂史作为工人阶级的奋斗史和创业史,是值得珍视的历史档案。但不知现在流落何处?
▲上文刊登在1990年第二期《江苏丝绸》
记得我刚到厂办工作不久的某一天,有人拿着一份报纸跑到我们办公室,放到办公桌上说:“快看,《大年夜》文革后又再次演出了”,那天正好两位主任都在,单先生拿起报纸大概地看了一下标题,就卷起来放进抽屉关上,全然不管其他人也要看,动作很快,以致我没看清楚是什么报纸,他脸上没有特别的表情,但我能看出来,这部戏在他内心份量很重。
▲《大年夜》演出剧照
据《吴江文化馆志》记载,1957年至1961年前后单先生在吴江文化馆任副馆长,曾有一段时间主持工作,那时他不到30岁。1961年之后各乡镇相继建立文化站,单先生担任盛泽镇文化站站长。
▲摘自《吴江年鉴》
1964年单先生以其在农村从事兽医的亲戚为原型,创作了富有社会主义新农村浓厚乡土气息的戏曲剧本《牛郎中》,最初交给新华丝织厂文工团以《年夜饭》为剧名演出,取得很好效果。1965年经吴江锡剧团许龙生、严仁荣等编演人员进一步丰富提高,改名为《大年夜》演出。经层层选拔,成为代表江苏省赴华东现代戏曲汇演的4个参演剧目之一,并被评为优秀剧目,编入《华东戏曲丛刊》。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梅凤、优秀青年演员王锦云在戏中分别扮演刘大妈和刘玉英,严仁荣扮演剧中主角刘阿堂,受到广泛的好评,名噪苏、沪。该戏曾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后对台湾地区广播,还代表苏州文艺界在招待越南劳动党、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时演出的剧目之一。该剧还被长春电影制片厂列入拍摄计划,后因有人提出剧中主角属思想转变的“中间”人物,不宜“突出”的极左观点而中止了拍摄。
▲《大年夜》演出剧照 右一为姚梅凤
1965年8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为农民演一辈子好戏——吴江县锡剧团坚持下乡十三年》的文章。同日,该报发表文艺短评《做送戏下乡的有心人》,并刊发吴江县锡剧团在湖滨公社演出《大年夜》的照片。《大年夜》的出彩提高了吴江锡剧的知名度,吴江县锡剧团曾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艺剧团的八面红旗之一。
▲吴江县锡剧团在为湖滨公社社员演出《大年夜》(新华社记者:周庆政摄)
他在担任盛泽文化站站长期间,致力于挖掘整理民间艺术,最成功的就数民间器乐《巧胜曲》了。据《吴江通:吴江记忆》介绍,《巧胜曲》是盛泽人最耳熟能详的乐曲。每当民间出会,它便是当家节目,民间艺人沿街道吹打游走。为此,演奏者把鼓绑在腰部,将锣安装在弓形竹竿上,固定在背部。演奏声起,高亢洪亮,抑扬有节。原先盛泽一带民间音乐活动较为活跃,一批吹打艺人从事婚丧唱堂会活动;还有盛行的宗教音乐,九音锣(一种架子上安装九面小锣的打击乐器)是其中一种法器。他们在锣鼓经基础上配以唢呐,奏出简单的曲调,以增强喜庆气氛,最早名曰“元宵锣鼓”。
▲1976年,《巧胜曲》乐队在东风丝织厂的游行队伍中 (陆寿康摄)
《吴江记忆》记载,1962年单先生组织民间音乐爱好者,深入巷陌进行采风,民间艺人积极参与。盛泽中学音乐教师周煜祥先生,甫从艺术院校毕业,他发挥专业特长,对原曲进行整理加工,既有锣鼓“搭八锵,搭八锵,搭八锵锵搭八锵……咚锵咚锵伊咚锵”的旋律,在吹打乐的基础上加进弦乐和弹乐,使乐曲基调鲜明,更富有变化。几经修改排练,曲调更趋完整,成为乐曲与乐器配合更臻和谐的协奏曲。1963年在吴江县文艺会演中获优秀演出奖。时隔四十年之后,2006年盛泽镇戏曲协会及有识之士组织抢救,经过对六十年代原曲谱的回忆、记谱、排演,使该曲得以再现。2011年《巧胜曲》被吴江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可以说单先生功不可没,他为吴江民间文艺和戏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照片来自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单先生调入新生厂的确切时间我不是太清楚,估计应该是在周辉民先生调走后、张正昌书记调任新生厂前后吧。从我看过的他撰写的几届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以及张正昌书记的讲话稿,他对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大环境把握很准,并能结合本企业的现实情况,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给企业找到阶段性的定位,这就给党委、厂部提供了决策的依据,发挥了“参谋助手”的作用,我作为一个普通青年从他身上懂得了一个道理,厂办的功能不是代替领导做决定,而是提供尽可能客观全面的分析,处理好“台前幕后”的关系。从此我把他作为努力攀登的标杆。
▲新生厂小区
他在生活中是个孝子,且极有情趣。那时我家住在新生厂老桃园新村公房一楼,他母亲住在三楼,经常听到他陪母亲说话聊天,他说话声音低,而他母亲是绍兴老太太说话大声,还常常大笑,我们在一楼都能听到。老太太要出门去洗头,在楼梯上就高喊“我要去做个扇子头,哈哈哈……”,一路笑着走出去。老母亲去世后,他曾一度在那间房子里养花养鱼养鸽子,兴趣爱好很广泛。
回忆起与单先生在新生厂共事的点点滴滴,从1982年到我1989年调去深圳工作,时间也不短,但各忙各自工作,虽然他从没有一个要指点或刻意教导我的举动,但他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却深深地影响了我,特别是对当初从学校毕业后就在车间里被封闭了多年的我来说,无疑是人生的第一课,他是我在新生厂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导师。
作者:吴跃进
(本文照片除注明出处外均由作者提供)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
szwjdaj@163,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