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余生最好的礼物(倾听送给自己和他人的醉心礼物)
给自己的余生最好的礼物(倾听送给自己和他人的醉心礼物)◆ 亲子关系中的倾听我们也会因为主题不重要或对其没兴趣而停止倾听。比如有的人“祥林嫂式”的重复性言语,电视广告或某人喋喋不休地抱怨和指责,就是我们听到却又屏蔽掉的常见例子。从生理层面上讲:听(hearing)是声波传到耳膜引起震动后经听觉神经传达到大脑的过程;倾听(listening)是大脑将这些电化学脉冲重构为原始声音的再现。在赋予“听”意义的过程中,除了因为疾病、外伤造成的失聪或使用耳塞,个体几乎无法停止“听”,你的耳朵会接受到声波并将其传送到大脑,而不管你是否愿意不愿意听到。倾听却不是这样的,我们一直在听,却不一定在倾听。有时候我们会自动或无意识地“屏蔽掉”我们所厌恶的声音。例如楼下邻居深沉而冗长的打电话的声音。
文/心理咨询师九儿
倾听这个词被很多人熟知,人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
◆ 倾听和听到
那倾听的定义是什么呢?很多人以为听与倾听是一回事,其实两者大不相同。
从生理层面上讲:听(hearing)是声波传到耳膜引起震动后经听觉神经传达到大脑的过程;倾听(listening)是大脑将这些电化学脉冲重构为原始声音的再现。
在赋予“听”意义的过程中,除了因为疾病、外伤造成的失聪或使用耳塞,个体几乎无法停止“听”,你的耳朵会接受到声波并将其传送到大脑,而不管你是否愿意不愿意听到。
倾听却不是这样的,我们一直在听,却不一定在倾听。有时候我们会自动或无意识地“屏蔽掉”我们所厌恶的声音。例如楼下邻居深沉而冗长的打电话的声音。
我们也会因为主题不重要或对其没兴趣而停止倾听。比如有的人“祥林嫂式”的重复性言语,电视广告或某人喋喋不休地抱怨和指责,就是我们听到却又屏蔽掉的常见例子。
◆ 亲子关系中的倾听
目前的中国,人人都重视家庭教育,“倾听”这个词经常被人挂在嘴边,也是人们表达频率很高的一个词。
倾听首先要在心态上做到不评判,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感同身受理解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内外一致地呈现自己。然后是言语上的回应,描述事实,表达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
比如:10岁的林林说:“今天数学作业好难!”有时妈妈会说:“小学就说难,到了高中怎么办呢?”其实妈妈和林林说的是两回事,林林只是表达了今天的数学题难,而妈妈的意思是对于林林上高中后状态的担忧。
孩子说数学题难,可能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1)今天的数学题确实很难,我不会,妈妈你可以帮助我吗?
(2)我写作业很久了,现在不想写了,想玩一会,所以就以题难为借口。
(3)我写作业这么认真,妈妈没关注到我,告诉妈妈数学题难就会得到妈妈的关注。
而妈妈的回应则透露着指责和不信任。
孩子的表达没有得到恰当回应。这是一种无效地倾听,妈妈选择倾听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拒绝倾听孩子所要表达的其他部分,比如情绪、情感部分。
如果妈妈这样回复:“林林,你说今天的数学作业很难,你遇到了困难,现在有些焦虑,对吗?”林林可以有以下三种回复方式:
(1)“是的妈妈,你可以帮助我吗?”
(2)“是的妈妈,我可以休息一会吗?我累了”
(3)“是的妈妈,我想让你陪我待一会。”孩子做了一个鬼脸。
林林感觉到被妈妈理解,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妈妈通过倾听和共情明白了林林真正的需求之后,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满足孩子就可以了。
当妈妈说到了高中该怎样时,这个回复明显透着指责和不满,妈妈把自己对于高中状态的担忧投射给了林林,小家伙是能感知到的:不仅自己的困难没能得到解决,还受到指责或否定。
一般情况下,处于弱势的孩子无法反抗妈妈,很可能就会选择沉默。
我的导师李少成教授说过:“个体所有没被表达的言语和情绪都会被压抑下来。”这样孩子没能表达的部分和被妈妈投射的部分就被压抑下来。而压抑是孩子以后心理障碍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倾听是有效防止心理障碍发生的手段之一。
◆ 家庭关系中的倾听
在家庭关系中,家人之间的熟悉导致了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能倾听对方。
一般来说,家庭成员非常确信,他们会知道另一个家庭成员所要表达的内容,以至于懒得去听。
他们通常在听到问题之前就根据自己的判断给出了答案,或者干脆不听。有时候他们会听到家庭成员在说什么,但很少关注对方的感受。
一位闺蜜的娘家远在外地,2020年12月中旬回到娘家,计划2021年1月中旬回石家庄自己家。婚后多年没能陪伴日渐年老的父母,一方面借此尽孝心,另一方面让孩子熟悉一下那边的环境,增加和父母的情感,让父母一享天伦之乐。
就在2021年的1月5号庄里因为新冠疫情封城,闺蜜便不能返回石家庄,即便返回也会大费周折。
可是年关将近,那边有一个风俗,就是出嫁的姑娘不能在娘家过年,如果在娘家过年就可能会有诸多的“灾难”降临。
妈妈为此很焦虑,几次问闺蜜什么时候能回石家庄。
为此娘俩吵了几次,结果很不愉快。闺蜜赌气说:“大不了正月初一那天我和孩子去酒店过年!”
其实这里面有无效倾听的问题,双方看似在为一个问题吵架,内在是各说各话。
妈妈问闺蜜什么时候走,想表达的是我不想违背风俗习惯,恐“灾祸“降临,对双方家庭和孩子都不好,但是如果去酒店过年,妈妈于心何忍?
而闺蜜所要表达的是,这么多年没有回来住照顾你们二老,好不容易回来你还撵我走!我重要还是风俗重要???
妈妈你的行为显然是我不如风俗重要,你这样想我很难过、很伤心。这就导致了双方的互相指责、抱怨的结果,破坏了关系。
◆ 倾听的目的和妄下判断
倾听的目的是理解对方的观点,通过对方的眼睛看事情,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和思考,这并不意味着关系的双方总能达成一致。
但是当家庭成员停止按自己的意愿、停止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开始倾听时,家庭的交流氛围才会得到改善,情感才能流动。这需要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去观察。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理解别人说话意思之前不要过早下评判,但是我们很多人还会经常这样做,在听完别人的话之前就先评判他们。
这种倾向在说话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起冲突时最为明显。
结果,本来交换观点的谈话变成了唇枪舌剑。
此外,我们也很容易在感受到别人的批评时做出不成熟的判断,即便这些批评中可能会包含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还可能会带来好的改变。
纵然没有任何批评和歧义,我们也倾向于去根据第一印象评估别人,做出很多错误的仓促评判。
如何改变呢?就是先倾听,确认你真正理解对方的所有意思之后再去评论。
◆ 倾听是双方主动的过程
倾听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对信息做出回应包括对说话者给予明显的反馈。
好的倾听者会使用非言语行为来表达他们的专注,例如保持眼神交流,用适当的面部表情做出反应。
这一点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孩子会根据表情来评估“好的”和“坏的”倾听者。
作为倾听者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沟通中去,我们在接受新信息同时也在发送信息,回应是良好倾听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请看下图:
上图中,假如发送者想要表达,大脑经过编码,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信息传达出来,再经过信息传递渠道,接受者接受了这些信息,通过倾听和观察两个行为接收之后,再做一个编码,把倾听者认为自己听到或是观察到的信息反馈回去、反应出去,完后再进行下一个这样的循环。
上述过程中,任何环节都可能会出现问题:
发送者想表达的信息,接受者对信息解码后有可能会误读。再有,发送者感受到的一些信息,也会通过编码传递给接受者。
上述案例1中:孩子编码信息说:今天的数学作业很难。孩子有可能想表达三种信息结果。
但是妈妈解码的结果是:现在你就这样,到了高中你的状态岂不是更加糟糕?妈妈没有倾听孩子,对孩子信息的解码结果有可能导致母子沟通不畅。
同一个信息,双方的感受度和解释都有可能不同。
解释之后个体会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环境、思维方式甚至遗传对解释结会果有一个假设,这样,解释结果又会不同。
如果这个解释结果又以编码形式反馈给发送者,而发送者又有自己的解码结果,这个结果也可能和接受者的编码结果不同。这就是沟通过程中的沟通不畅。
比如,案例2中,妈妈编码的信息:你什么时候回自己家?妈妈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想因为你在这里过年而对家庭、家人产生不利影响。
而接受者(闺蜜)解码的结果是:我没有风俗重要,妈妈不爱我。
如果闺蜜把这个信息以编码形式反馈给妈妈时,妈妈解码的结果有可能是:我是为了双方家庭好,你怎么会这样理解?如果二人能倾听对方言语背后的信息,也许就不会吵架了。
◆ 倾听是醉心的礼物
倾听是人们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不仅如此,在与人建立关系上,倾听与“说”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日常谈话中倾听对方的信息被视为关系满足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互相馈赠的最好礼物。
把倾听送给父母,
把倾听送给伴侣,
把倾听送给朋友,
把倾听送给自己。
给予和接受本就是同一件事,当我们送出去倾听的时候,也是我们收获的时候。这份礼物,同时丰盛了彼此。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