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几个最催泪的片段(李焕英最后爆发起来太破防)
你好李焕英几个最催泪的片段(李焕英最后爆发起来太破防)在那里贾晓玲邂逅了年轻的李焕英,贾晓玲继续秉着让母亲高兴的念头,想在这个80年代也为李焕英做一些事,让她也高兴高兴,故事由此展开。但李焕英也没有太生气,她清楚这是贾晓玲是想让她风光一下,就在母女两人畅想未来开敞篷车开上人生巅峰之时,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李焕英重伤进了医院,贾晓玲陪在妈妈床边睡着,结果直接穿越到了她还没出生的1981年。如今贾玲成名,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也造成贾玲对母亲的遗憾越来越深,或许这也是激起贾玲影片故事的源头。为了照顾所有人,这里还是先简单介绍故事的引子,放心不会有关键剧透不影响观影。贾玲饰演的贾晓玲从小到大就是父母的麻烦源头宝,虽然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但就是没给父母长过脸,读书成绩一直稳定垫底,各方面都极为普通,等到贾晓玲考大学时,她为了让妈妈李焕英高兴一回,伪造了一个本科录取通知书,李焕英果然喜开颜笑,还办了隆重的升学宴,结果中途过于亢奋,把真实的成人教育录取通知书
大家继续过年好,《你好,李焕英》黑爆了,我的意思是影片以黑马的姿势引爆了整个春节档。
原本大家都以为,从预售票房《唐探3》的成绩甩第二名《李焕英》连车尾灯都看不到,肯定能一路笑到最后,结果历史总是那么相似,2018年时《红海行动》反超《唐探2》排片是在大年初七,而现在《李焕英》只在大年初四就成功把《唐探3》拉下排片第一的宝座,贾玲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女导演,目前票房还在一路高歌,谁是春节档最后的赢家,高下立判大于难解难分。
大家应该都知道,《你好,李焕英》改编自贾玲的一出同名小品,而且是为了缅怀自己意外去世的母亲所激发出来的故事,贾玲出生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大学时候因为经济条件差,姐姐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贾玲,而就在贾玲读书的时候,家中的母亲李焕英因为在父亲开的小翻斗车上摔下,不幸撞伤小脑,最后没救过来。
当时还在北京读书的贾玲得知消息飞奔回家,那时贾玲还没有手机,在回家路上下跪让好心路人借一下手机往家里打电话,等到家后母亲已经离世。
如今贾玲成名,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也造成贾玲对母亲的遗憾越来越深,或许这也是激起贾玲影片故事的源头。
为了照顾所有人,这里还是先简单介绍故事的引子,放心不会有关键剧透不影响观影。
贾玲饰演的贾晓玲从小到大就是父母的麻烦源头宝,虽然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但就是没给父母长过脸,读书成绩一直稳定垫底,各方面都极为普通,等到贾晓玲考大学时,她为了让妈妈李焕英高兴一回,伪造了一个本科录取通知书,李焕英果然喜开颜笑,还办了隆重的升学宴,结果中途过于亢奋,把真实的成人教育录取通知书给漏了出来,整段垮掉。
但李焕英也没有太生气,她清楚这是贾晓玲是想让她风光一下,就在母女两人畅想未来开敞篷车开上人生巅峰之时,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李焕英重伤进了医院,贾晓玲陪在妈妈床边睡着,结果直接穿越到了她还没出生的1981年。
在那里贾晓玲邂逅了年轻的李焕英,贾晓玲继续秉着让母亲高兴的念头,想在这个80年代也为李焕英做一些事,让她也高兴高兴,故事由此展开。
老样子先说无剧透观感,作为贾玲处女作长片,看得出贾玲自我认知目标清晰,野心不大和学习能力强。
这句话怎么理解,自我认知清晰是贾玲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贾玲把缅怀母亲意外去世的那种遗憾的亲情之爱转换成电影时,并没有放置在她陌生的类型片上,而是放在她擅长的喜剧类型。
目前很多喜剧类型电影是因为要制造笑中带泪,而刻意在影片结尾安置一些煽情桥段,但《李焕英》我认为是正好反过来,贾玲是因为想要做一部带着真情实感能让人触动的电影在先,然后才选择用喜剧的形式去表现。
所以那句现在很流行的:“我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应该就是对《李焕英》最好的褒奖了。
接下来是野心不大和学习能力这事,指的是贾玲对自己做导演这个职业,依然有清楚的自我判断,她知道自己不能在影像风格,镜头语言,和叙事复杂结构上做文章,所以干脆就学习和套用。
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来,影片有着《夏洛特烦恼》的影子,比如两者开场都是在一次酒席上出洋相,以及穿越后看到了更多人事物真相的另一面等等。
穿越梗就不说了,属于影视作品万金油的存在,穿越能解决天然造成剧情上冲突的升级和各种有机组合,可以说百用不厌。
贾玲套用了众多喜剧类型电影的公式,尤其是穿越类型所产生的信息差不对称造成的喜剧效果,都被用到了影片中。
而影片真正能脱颖而出,被绝大部分观众肯定并为之感动的点。
那就不得不要揭开影片后面30分钟的大反转了,深度剧透开始,没看过影片的可能会影响观影效果,请斟酌观看。
那我就当大家都是看过电影的了,影片其实最出彩的地方,是在最后30分钟真相的揭露,这让前面所有剧情都成了巨大的铺垫和情绪积累,那些欢乐的笑声背后,都有着浓浓的亲情做支撑。
原来中年李焕英在当时出车祸后,比贾晓玲还要早先一部穿越到了1981年,并一直隐藏着知道贾晓玲是自己女儿的真相,骗过了贾晓玲,也骗过了观众,李焕英为了达成贾晓玲想让她开心的目的,全程配合着贾晓玲演出,正是这种善意的欺骗,让所有观众泪目。
也正是从后面的30分钟开始,我不想再用过多的电影公式去嵌套进这部电影,因为影片的真挚和真诚,很大程度上把其他小问题都很好掩盖起来。
有句话说得好,你以为自己很爱父母,但父母比你们想象中的还要爱你更多更多,这让我想起了一本经典儿童读物《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温情的睡前故事,讲的是小兔对兔妈妈在比赛谁更爱对方,她们之间不断拿距离长度比作爱的参照,最后小兔说我爱你从这到月球,等到小兔睡着后,兔妈妈轻轻在小兔耳边说,我爱你,从这到月球,再绕回来。
贾晓玲和李焕英母女之间的感情,也正好是这样的感觉。
我有一个两岁半的女儿,我作为父亲我也很能体会李焕英的感受,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健康,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贾玲这次彻底掏心掏肺,把自己的情感展现给观众,同时也成功运用了人类最原始的亲情情感,去让观众获得最大的共情和共鸣。
亲人离去是我们人生必然经历的生死大课,而穿越题材正好给这样悲痛但又无奈的事实很好的填补,我的爷爷和外公已经不在人世,每当想起我已经离开人世的亲人,那种遗憾感,我也只能依靠和他们在一起的回忆去展开想象,要是当时能让他们再开心一些,就更好了。
影片真正赢得人心的地方,其实要说简单也很简单,要说难也难,简单的地方在于,那就是贾玲拍了一部注入她自己灵魂的电影。
而难的地方在于,因为要做到角色真挚真实有灵魂,观众才能交心和片中的角色去交流情感。
影片中贾玲用自己的遭遇和对母亲的思念,注入到贾晓玲这个角色中,以至于贾晓玲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都自带着内心的真诚。
当然,光有真诚其实还是不够的,有很多拍电影的电影人,都倾注自己所有心血去完成一部作品,他们也一样为自己的作品付出真心实意。
所以影片很好把这种真诚的情感转换成剧情核心的驱动力,先后呼应的隐藏细节铺满,具体哪些彩蛋就不展开了,光回想起李焕英从始至终看贾晓玲那充满母爱的温暖眼神,其实就已经表达了一切。
当然我们也知道,影片很大一部分成功原因,有着和现实贾玲情况结合的诱因,如果从更高的电影综合评判维度去看待这部电影,影片还有不少能做的更好的地方,不过这也可以理解为贾玲在导演这条路上交的学费。
比如影片2小时的时长,其实本可以置入再多2-3起事件会显得更丰富。
对于其实剧情事件仅仅只有几场大戏来说太冗长了些,印象中贾晓玲穿越后,给李焕英真正干的事大概只有,抢买第一台电视,排球赛,相亲看电影,划船,文艺汇演,这些所有事件叠加起来,很难让2小时片长的电影节奏做得紧凑。
尤其是排球大戏,从组建队员到打比赛结束,这时影片已经过半,一个事件在影片中占比太长,其实可以压缩一下。
陈赫饰演的冷特和贾晓玲之间的戏份,其实可以和李焕英有更多的互动,毕竟影片核心是讲述这对母女的。
不管怎么说,贾玲这次的表现真的让人惊艳和大大超出预期,用低情商的话说,就是影片缺乏电影感,但有先笑后感动的讨喜。用高情商的话说,就是影片做得很朴实无华但真挚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