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从结果看上,如果说文中提到的这对师徒属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话,那么,我在一次聚会上,听到一同学讲述另一则“惊天大瓜”,则属于“不是冤家不聚头”:一位女博士读着读着,女导师竟然变成了自己的“后妈”!即使涉及到工作分配也只是附带问题,因为结婚不能“只要爱情、不要面包”,再说,给家属安排工作那也是学校吸引外来人才的一种福利手段。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双赢”结局,一个解决了工作问题,一个解决了个人问题,各取所需、两全其美!你看看,群众们把这个“瓜”吃出了不同的味道!其实,我觉得吧,对于“导师和学生结婚”这一处于灰色地带的问题,只要无悖道德规范、不破坏他人家庭,男未婚、女未嫁的,两情相悦就好,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毕竟结婚是当事两人的事。

去年看到过一篇《研究生同学变成了“师母”是怎样的体验?该如何看待导师和学生结婚?》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引发了热议,不到一天时间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 。

大家对这一例“师生恋”的看法不一。

有人说,人家这是日久生情,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

有人说,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导师怎好意思对学生下手?

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双赢”结局,一个解决了工作问题,一个解决了个人问题,各取所需、两全其美!

你看看,群众们把这个“瓜”吃出了不同的味道!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1)

其实,我觉得吧,对于“导师和学生结婚”这一处于灰色地带的问题,只要无悖道德规范、不破坏他人家庭,男未婚、女未嫁的,两情相悦就好,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毕竟结婚是当事两人的事。

即使涉及到工作分配也只是附带问题,因为结婚不能“只要爱情、不要面包”,再说,给家属安排工作那也是学校吸引外来人才的一种福利手段。

从结果看上,如果说文中提到的这对师徒属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话,那么,我在一次聚会上,听到一同学讲述另一则“惊天大瓜”,则属于“不是冤家不聚头”:一位女博士读着读着,女导师竟然变成了自己的“后妈”!

这位女博士的具体姓名我已经记不清了,姑且称之为“小X”吧!

话说小X读硕士的时候,她的母亲突然病逝,父亲非常愧疚,觉得自己多年来一直在外忙于做生意,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是对家人疏于照顾,再也没有机会弥补。

由于妻子去世,女儿小X就成了他世上唯一的亲人,于是决心后半生要放下一切,好好陪伴女儿成长,不让她感到孤独。

于是,小X的爸爸在最短的时间内退出了公司管理层,只保留了一个股东的身份,他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反正后半辈子不用愁。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小X的饮食起居,她爸爸在学校的家属区买了一套房子。

话说小X的爸爸,也算得上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父女二人同一个专业,而且他原本也是学界新星。

据说八十年代公派留学德国(后来还专门查证了一下,虽说我国1999年才设立国家公派留学中心,即CSC,但自1978年改革开放时就开始向外派遣留学生),30出头就当上了副教授。

只是后来弃文从商,投身企业界而中断了学术生涯,否则也早该是博导了。所以,小X爸爸隔三差五也可以给她一些学业上的指导和帮助。

小X读博士的时候,由于科研压力太大而导致神经衰弱甚至轻微抑郁,小X父亲看了心疼,于是和女儿约定:每天晚上七点半晚饭之后,父女俩一起在学校里散步一小时,将科研工作全都放下,纯粹聊聊学习之外的其他事情。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2)

结果,有一次两人外出散步的时候,他们偶遇了小X的女导师,就这样,父亲和这位女导师两人从此相识了。

过了没多久,小X出国交流,但一年之后等她回来的时候,就惊奇地发现:父亲晚饭后不再和她一起散步了,散步的对象换成她导师了!

原来,自从小X走之后,父亲孤身一人,加之思女心切,于是,每天晚上都要到和女儿一起走过的地方溜达溜达。走着走着,就遇到了小X的导师。

小X导师当年也就四十多岁,早年离异,一直没有再婚,但是人长得天生丽质,加上又会梳妆打扮,看起来像是三十多岁年纪的一样。

小X的爸爸当年五十岁左右,身材高大、气质儒雅、谈吐不俗(具体模样可以参考法国总统马克龙)。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3)

刚开始,两人的话题当然集中在小X的学业,后来自然又聊到了专业问题。由于小X爸爸专业基础扎实,自然和小X的导师有了许多共同话题,二人相互引为知己。

后来,小X爸爸还利用自己在商界的人脉资源,帮小X的导师解决了几个棘手问题,更令导师对小X爸爸刮目相看。

再后来,二人所讨论的话题已经不仅限于学术范围,开始讨论“三观”问题了。二人惊喜地发现,彼此之间三观甚合,于是,爱慕之心油然而生,感觉来了挡也挡不住。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4)

等到小X回国的那会儿,导师和她爸爸就等着和她当面说明情况,然后领证办婚礼了。

小X得知此事之后,虽然也曾进行过思想斗争,倒也很明事理,想想父亲晚年能得一知己,有个人在身边照顾生活,于是也就答应了。

更有意思的是,听说小X的生母是小X爸爸硕士导师的女儿,于是,学校里对小X爸爸的婚姻史有了一句精彩绝伦的描述:“年轻时娶导师的女儿,年老时娶女儿的导师。”

这可真是人生大赢家,羡煞旁人!!!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5)

小X爸爸和导师结婚后,就成了她导师组里的义工,甚至学生发论文的审稿工作都由他爸爸代劳。可是,小X时常在学术上遭遇爸爸和后妈的“男女混合双打”

最后,小X还多了一个弟弟,一家四口人其乐融融,完美大结局!

听完这个事后,我感觉完全是一部经典的校园轻喜剧的节奏,同时在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经典。

经典一:《温州两家人》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6)

任程伟扮演的男主角黄瑞诚,最后把儿子小威的大学老师苏若冰变成了自己老婆,和这个事有众多相似之处。

经典二:《一仆二主》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7)

一个女学生 两个学术大佬,时不时被虐一番,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仆二主”,比原电视剧内容更贴合这个名字。

经典三:有点像是看《恋爱婚姻家庭》杂志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8)

虽说也看过好多期这本杂志,但这么富有戏剧性、这么令人咋舌的爱情故事还从来没看到过。

说实话,这个组合家庭中,最让我同情的那人,当属小X的弟弟了。

因为,如果说小X当年遭受的是父母的学术混合双打的话,估计这位弟弟接受的将是来自爸爸、妈妈、姐姐、姐夫(学历指定也低不了)的家族式、集团式、车轮式学术群殴,着实太惨了!!!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9)

导师变后妈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们知道,即使关系再好,学生和导师之间也会有一种微妙的关系——那就是学生有点“怕导师”而且喜欢“躲导师”。

虽然我们口头上总是抱怨导师指导学生的时间太少,但真的让你和导师接触,有些人还是发自内心的害怕,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场景一:你本来想乘电梯下楼,结果却发现导师先你一步进入电梯。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10)

于是,你趁着导师还没发现自己赶忙闪到一边,等导师的电梯下去之后才出来继续乘电梯,或者直接干脆走楼梯。

场景二:你在去上厕所的路上,发现导师先行一步进入。

心想反正也不是特别着急,就等导师出来之后再去好了,于是便转身离去,其实是为自己找个理由罢了。

场景三:为了方便区分来电,你在手机里给不同身份的人设置了不同的铃声。可是,当一听是导师对应的铃声响起时,打内心里都觉得害怕。

场景四:在路上踫到导师,他主动和你搭话,你却眼神游离、不敢直视,想找话题却又不知说什么好,于是,赶紧编个理由,匆匆落荒而逃。

场景五:当你不得不到办公室与导师进行沟通时,总是会有心里发慌、底气不足的感觉,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脸红、心跳加快、手心都是汗、说话不利索的现象,于是就采取“多听少说”的战术,以此来减少与导师共处一室的时间。

对于以上场景,如果其中有一项你的答案是“Yes”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正式成为“怕导师协会”的一员了。

本来就怕的要命,可今后这位让人生畏的导师将成为家人,想想就有点崩溃。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11)

单单从身份转换的角度来讲,把导师变成“老公”的女生着实是赚了,转眼间由学生上升为老婆的高阶。

如果那位导师老公再有点“妻管严”气质的话,那这女生就是大赢家了,独掌家中的话语权、财政权,就连以后评职称也有人任劳任怨地卖力了。

可导师变成了“后妈”,对小X来说就不那么划算了,从单一的学生转变成“学生+闺女”的双重低阶,从实验室到家里都将受到一种无形的约束!

试想一下,天天在一个房檐下居住、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可真够别扭的!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12)

虽然说三十六计“走为上”,但此时,就连原来不回家最常用而且屡试不爽的黄金理由——“太忙,在实验室加班”,在“后妈”导师那里也会不攻自破,哪里还有躲的机会?

不过,对于小X导师和她爸的决定,我还是那句话,只要无悖道德规范、不破坏他人家庭,男未婚、女未嫁的(或者双方都离异),只要两情相悦就好,毕竟导师也是人,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对于小X本人来讲,估计刚开始还是有些别扭,回到家之后,饭桌上吃饭之时都不太敢说话,或者说话要字斟句酌的。

但时间长了,也就会逐渐从单一的师生情转变为亲情。虽说是“后妈”,但身兼导师和母亲的两重身份,自然会对学生和孩子更加关爱。

小X之所以会感觉导师变“后妈”别扭,主要原因还是怕自己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众人嘲笑地对象。

当老师的婆婆是什么感觉(一日为师终身为)(13)

其实,这大可不必,毕竟生活如同穿鞋子,合不合适只有你自己知道,根本不用太理会人家在背后怎么说,更不能活在别人的嘴里和眼里。

记住,非议,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欢迎关注【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坚持每日更新,与一位不“误”正业博士后,共同探讨多彩的研究生学习、科研与生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