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落地机制(如何推进项目落地)
项目建设落地机制(如何推进项目落地)以公司内部项目为例,通常一个项目能够满足老板,团队管理者和执行员工的需求以及利益。如果仅仅站在高处去制定项目,这一定是又是偏颇的。真正的项目一定能够从上到下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并能让公司实现效能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好的项目愿景,它所传递的价值一定要符合公司的战略和大方向,而且一定要明确是如何满足用户需求,业务目标是怎样达成的,才能让人信服。其中,符合公司大方向尤为重要。比如,公司是一家传统陶瓷企业,如果想搞数字化相关的项目辅助公司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就是一个好的项目愿景的出发点。但是,如果要搞元宇宙或者Web3.0,这对于一家陶瓷企业来说无疑是坏的项目愿景。其次,公司项目要做到上下同欲。
写在前面一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需要整个团队精心呵护,不管在公司内部的项目,还是公司外部项目,都需要良好的商业论证找到项目价值,制定稳步的项目计划推进实施,让团队成员为此努力达成目标。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找到项目价值,赢天时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其商业价值,可以说在“天时”这个方面就不值得去做,正所谓“出师无名”。所以正确的商业论证找到项目本身的价值才是根本,否则,公司内部不会给你投入资源,公司外部找不到融资。
首先,设计你的项目愿景。
设计你的产品/项目愿景,一定要注意:
- 你的项目/产品目标要与公司的战略对齐;
- 要聚焦,能够清楚具体(你卖的是什么东西 能获取什么收益)
- 不要用太过于技术的语言
- 不要成为一个营销的口号
好的项目愿景,它所传递的价值一定要符合公司的战略和大方向,而且一定要明确是如何满足用户需求,业务目标是怎样达成的,才能让人信服。其中,符合公司大方向尤为重要。
比如,公司是一家传统陶瓷企业,如果想搞数字化相关的项目辅助公司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就是一个好的项目愿景的出发点。但是,如果要搞元宇宙或者Web3.0,这对于一家陶瓷企业来说无疑是坏的项目愿景。
其次,公司项目要做到上下同欲。
如果仅仅站在高处去制定项目,这一定是又是偏颇的。真正的项目一定能够从上到下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并能让公司实现效能最大化,利益最大化。
以公司内部项目为例,通常一个项目能够满足老板,团队管理者和执行员工的需求以及利益。
对于老板,通过项目组织的绩效能够改善,或者公司的产品能够提升;
对于团队负责人,业务整体的流畅性得到明显改善;
对于执行员工,个人的操作的便捷性能够兼顾,不能给员工找麻烦。
另外,还要符合合规性和公司的流程。
最后,评估投资收益(ROI Return of Investment)
(1)项目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的项目就是在消耗公司的资源;
(2)项目建设的条件是否具备:没有具备建设条件,就是赶鸭子上架,最后得到的项目成果也会不尽乎人意;
(3)如果以上两点都具备,接下来要看项目的推进方案是否合理,是否有更优的方案;
(4)最后评估一下,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如果投入公司全员的力量才能有定点回报,这样的项目就不值得做。
在公司层面,永远不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非战略层面上的消耗战当中。(这里土豪公司除外^_^)
制定推进计划,谋地利推进项目计划对于项目的成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各种项目管理理论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应用。一位公司里的PMP大神曾经对我说过“任何项目管理的动作都要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或者情况,任何理论脱离实际也都无法实行。
但这其中有没有一个通常的套路呢?有。由于篇幅有限,先提两个。
优先级排序
使用Kano模型将需求进行划分,项目的实施一定要率先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就是“不做就会死”的需求,这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地基,没有满足用户基本需求,整个项目就是干出花来也是徒劳。这里要做到的就是把握关键点,明确方向,不是所有用户提出来的需求都重要。在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后,然后不断满足用户的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让项目趋近完美。
当然,也要警惕,自己认为好的功能但其实用户根本不需要。这就好比“妈妈觉得你冷”,反倒让用户产生抵触。
(当然Kano模型还有更多的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搜索一下,资料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WBS拆分
知道了项目模块的优先级,下一个步骤就是项目拆解(WBS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这也是也是所有项目推进的通用过程,但一定要将项目拆分到一个人可执行的颗粒度才是最终的拆解。这里有一个WBS拆解自查列表,可以提供依据:
- 基于目前的分解程度,可以把这个模块分配给一个人来完成吗?
- 团队能够合理预估完成这个模块的成本与工期吗?
- 团队能够确认模块需要的具体工具和里程碑吗?
- 能够有效监控该模块的相关工作吗?
拆分到位,下面就要预估工时。可以应用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来评估预期工期。
只需要记住三个时间和一个公式就可以了。
乐观完成时间:该模块最乐观的情况下,分配到该任务的员工多长时间能够完成;
最可能完成时间:考虑到各种因素,分配到该任务的员工最有可能完成该模块的所用的时间;
悲观完成时间:在运气极其5不佳的情况下,分配到该任务的员工完成该模块的时间。
一个公式:
期望时间 = (乐观完成时间 最可能完成时间*6 悲观完成时间)/ 6
激发团队善意,促人和项目都是需要具体的人,才能实施完成,没有大家的通力合作,不要妄想项目能够自动完成。任何强压之下的管理手段,都不如直接激发员工的善意来得实在。只有一群人觉得这项工作有意义并且同事之间能够有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
做到这一点,不妨试试以下的小技巧:
- 一定要让项目的信息公开透明,可以采用项目看板的方式,每天提示项目进度;
- 让项目成员集中坐在一起,这样才有团队的氛围;
- 每日站会不需要内卷,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说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 互相尊重,每个成员的努力都值得被尊重;
- 工作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八卦和闲聊。八卦和闲聊是增加团队凝聚力的利器。
- 规定团队在统一的时间进行工作,埋头各干各的。(这个阶段不接受打扰)
- Tips:可以给团队成员准备一些小零食或者小饮料让大家能够得到一些小确幸。
一定要知道,人心不齐,是阻碍一切项目的顺利实施的根本。
总结一个项目的实施,可以考虑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找到项目价值,赢天时
- 设计愿景
- 统一目标
- 评估收益
制定推进计划,谋地利
- Kano模型定优先级
- WBS拆解项目
激发团队善意,促人和
- 让工作充满意义感
- 形成良好的团队人际关系
更多数字化好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汇智研习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