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永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约会石头的史书)
旅行是永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约会石头的史书)伴着钟声,耳旁仿佛又响起那熟悉的歌声“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但是我最爱的只有您,可爱的中华”。 夜宿莱茵河畔,远处传来教堂低沉的钟声。伴着钟声,不禁令人遐想:文明不限于国度,艺术没有国界;东西方的交流和融合,正是体现出了地球村的和谐与包容。欧洲建筑风格和艺术带给我们欣赏的同时,也更加点然了我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炽热之情。 离开法国,继续欧洲之旅。在气势磅礴的阿尔卑斯山脉南端,有三十五万七千平方公里属于德国。踏上这块土地,科隆大教堂又是名声遐迩的观光胜地。这座北欧最大的教堂建于公元一二四八年,建筑周期长达数百年。教堂西端的一对塔楼就高达一百五十多公尺,直刺苍穹。成束的细柱在建筑物中厅两侧拔地而起,巨大的物体能量和视觉中的伟岸高耸,体现了建筑师对哥特精神的透彻理解和对空间结构的丰富想象力。教堂的一切造型和装饰也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合成要素,整个教堂充满着超尘脱俗,升腾而上的动感和气势。 瞻仰
“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它们常常引起我的幻想”,旅欧华人、男高音歌唱家范竟马优美的歌声,让人产生走出国门,寻找美景的旅行期盼。当一段不知疲倦劳累的旅途结束归来,回想用一颗浏览的心去寻觅东西方文明的璀璨,欧洲古建筑别致的风情还真令人难忘、历历在目。
举世闻名的法国,是欧洲代表性的时尚之都,然而法国许多城市的建筑却坚守着历史的沧桑与陈旧,充满古色古香韵味的建筑随处可见。其中最典型、刚经历过烈火焚烧的巴黎圣母院就是欧洲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具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根据世界名著改编的电影《巴黎圣母院》就在这里有大量的取景,影片中那丑陋善良的敲钟人和美丽可爱的法国姑娘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走进巴黎圣母院,我就急于寻找那标志性的大钟,然而恢弘壮丽的建筑却给人更大的震撼。历经九十多年才完工的这座建筑群,把雕塑、绘画、音乐及各种艺术元素有机混合,让参观者在其中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巴黎圣母院的中心大厅高度超过三十公尺,四周同样布满着精美的雕像。中厅一个象征天国的玫瑰花窗,直径也达十三公尺,全部用镂空雕刻的彩色玻璃来镶嵌,显得格外的艳丽和神秘。
巴黎圣母院是座大教堂,在建筑物中还专门雕塑有二十六位国王的画像,象征着国王和教主相辅相成的崇高地位。纵观整个建筑,高高的尖拱,别致的天窗、挺拔的璧墩和高瘦的雕像都统一在昂扬向上的动感之中。垂直感极强的视觉冲击,正是哥特式建筑最大的特色。“哥特”原本是文艺复兴时代贵族对它的鄙称,原意与“野蛮”相近。然而“哥特式”建筑的称谓,其实正是劳动人民叛逆突破、创新求变的结晶。“哥特式”曾经根据音译(Gothic)为“高直式”,这样的直译还更可看出其形式上的特点——又高又直。法国雕刻大师罗丹曾说“整个法国就包含在巴黎圣母院的大教堂中,如同整个希腊包含在帕提侬神庙中一样”。雨果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称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巴黎圣母院,就是各国旅游者了解法国的教科书。
离开法国,继续欧洲之旅。在气势磅礴的阿尔卑斯山脉南端,有三十五万七千平方公里属于德国。踏上这块土地,科隆大教堂又是名声遐迩的观光胜地。这座北欧最大的教堂建于公元一二四八年,建筑周期长达数百年。教堂西端的一对塔楼就高达一百五十多公尺,直刺苍穹。成束的细柱在建筑物中厅两侧拔地而起,巨大的物体能量和视觉中的伟岸高耸,体现了建筑师对哥特精神的透彻理解和对空间结构的丰富想象力。教堂的一切造型和装饰也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合成要素,整个教堂充满着超尘脱俗,升腾而上的动感和气势。
瞻仰者们佇立在精美恢弘的建筑物前,人人都流露出仰慕和赞叹的目光。科隆大教堂的表情就像冷峻的武士,正是许多瘦骨嶙峋的拱肋造型,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宗教气息;教堂内众多雕塑和油画,足可让相信宗教的善良者灵魂震撼。在德国人中间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说:“科隆大教堂为什么有那么多又高又直的哥特尖塔?就是日耳曼民族渴望北欧大森林在城市中的再现”。作为无声的艺术品,正是设计师按照美的规律,用建筑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科隆大教堂具有永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劳。在参观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花园、卢浮宫等的过程中,处处都能欣赏到欧洲建筑的别具一格。在世界艺术的宝殿卢浮宫膜拜蒙娜丽莎、大卫的真迹时,整个展览大厅都是艺术与建筑的交相辉映。我相信,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在这里参观、旅游、鉴赏,都应该能够体会到金碧辉煌和价值连城的含义。
夜宿莱茵河畔,远处传来教堂低沉的钟声。伴着钟声,不禁令人遐想:文明不限于国度,艺术没有国界;东西方的交流和融合,正是体现出了地球村的和谐与包容。欧洲建筑风格和艺术带给我们欣赏的同时,也更加点然了我们热爱自己祖国的炽热之情。
伴着钟声,耳旁仿佛又响起那熟悉的歌声“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但是我最爱的只有您,可爱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