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花信(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二十四节气花信(二十四节气之清明)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的清明节与中国的传统相似,习俗上略有不同。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一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清明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在清明前一两天。传说是在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寒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寒食节为禁烟节。至唐代,由于清明距离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扫墓延至清明。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官方正式规定,清明可与寒食一起放假。
清明在每年的4月5日至6日间,是反应物候现象的节气,有天清地明的意思。自这天起,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升到12度以上,阳气生发,吐故纳新、鸟啼虫鸣,树木开始繁茂生长,整个大地的生物都活跃起来了。
清明最早只是节气的名称,在古代不如寒食节重要,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因缅怀介子推而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因此,清明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一、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融合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愉悦身心。“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一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清明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在清明前一两天。传说是在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寒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寒食节为禁烟节。至唐代,由于清明距离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扫墓延至清明。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官方正式规定,清明可与寒食一起放假。宋元时期,清明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二上巳节的主要习俗。清明后来还吸收了另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候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插柳辟邪、祓禊除晦(在水边戒浴,以除不祥的一种祭祀)。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节与上巳节风俗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是春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节日。民国时期,清明节除了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
受汉族文化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的清明节与中国的传统相似,习俗上略有不同。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清明的习俗
清明习俗主要有扫墓祭祖、寒食赐火、插柳戴柳、踏青、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禽、拔河、吃青团、植树等,当然最主要习俗是祭拜祖先,悼念亲人。插柳戴柳则与古人祛鬼辟邪观念有关,柳在古人心中有辟邪祛鬼的功能,佩戴能防鬼侵害。民间有“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可见过去插柳戴柳是清明必备装饰。
扫墓祭祖
清明祭祖扫墓的风俗由来已久。人们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清明祭祀按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
清明祭祀各地有所差异。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常见的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所供奉的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
踏青
踏青又称探春、寻春、踏春等,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清明期间春意盎然、万物萌动,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因利趁便,清明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植树
清明前后,气候适宜,种植树苗成活率高。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此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亦有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过去,会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唐、宋时期文献资料多有记载。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类似今天的足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战国时期就在我国民间流传,因对抗激烈,汉代成为兵家练兵之法。
三、清明养生
清明时节,要注意降火、护肝、强筋壮骨。饮食方面要以平肝补肾润肺、降压安神为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清明前后也是多种慢性病复发的季节,尤其要引起重视,饮食要尽量清淡一些。
四、清明节令食俗
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到清明节,我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关于民间寒食习俗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当与介子推为晋人之故。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艾草青团等等。其色油绿如玉,其味清香扑鼻。
清明时节各地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油炸食品,古时叫“寒具”。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他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皮是用面粉糊烙成的圆形熟面皮,其薄如纸。馅分咸、甜两种,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其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传说帮助朝山先民充饥度荒。后人为不忘过去,便在清明节用陶模蒸制成朴籽粿,亦称碗酵桃。据说吃了可解积热,除疾病。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饼皮,食时铺开饼皮,再卷入时令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晋江也喜好之,只是所用“润饼菜”略有不同。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乌稔饭”开脾健胃驱湿膳疗作用。
清明文化鉴赏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宫 词
五代 花蕊夫人
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
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谚语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冷好年景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