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评价曾经的过往(建议不要给年轻人建议)
蔡明评价曾经的过往(建议不要给年轻人建议)人的弊病就是爱好做别人的老师。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一语戳中年轻人的心,得到年轻网友的一片掌声。连“金句制造者”大张伟都狠狠夸赞,表示:父母和孩子互相尊重就好。
近日,著名小品演员蔡明在一档节目中,谈及“你的父母支持你选择的职业吗?”这个话题。
她说: “经常有人让我给年轻人一些建议,为什么要给他们建议呢?我的建议都是我的经验,我的经验不一定对孩子们有帮助。”
“我的建议就是不要给年轻人建议。”
不愧是5G冲浪的蔡明老师。
一语戳中年轻人的心,得到年轻网友的一片掌声。
连“金句制造者”大张伟都狠狠夸赞,表示:
父母和孩子互相尊重就好。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人的弊病就是爱好做别人的老师。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这样的人。
只要稍微年长一点,就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给你提各种建议,。
而他们给你提建议的理由无非就是: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不接受他们的建议时,他们就又来一句: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每句话,都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高姿态。
听得是各种不舒服。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受不了长辈对自己提各种建议呢?
那最主要的原因是:
年轻人感觉自己被冒犯,而长辈依然我行我素。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潜意识里,你是什么样子的,别人应该也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
思维狭隘的人,更喜欢强迫他人听取自己的观点。
如果不采纳他们的建议,他们会非常愤怒。
为什么?
其实,在试图说服一个人赞同自己的观点时,是控制欲、自卑感在作祟。
如果接受他们的观点,他们觉得自己有被认可,心里得到满足。
如果不接受他们的观点,他们会有羞耻感,失去掌控感,因此产生愤怒。
这样的情况,在父母与孩子,长辈与小辈之间比较常见。
越是有大智慧的人,越不会随便给别人提建议。
即使因为担心对方犯下错误,也要先尊重对方,不强迫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观点。
所有的说教,不如一次亲身经历来得深刻。
除了死亡,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之前看过一部日本电影《深夜食堂》
讲的是一家小餐馆每天只在晚上12点到早上7点才营业。
食堂老板是一位看着恐怖却十分温柔的“刀疤脸”。
他每天看着形形色色的客人讲诉自己的遭遇。
他每次都是静静倾听,然后做着一份份各不相同的美食。
他没有说话,却抚慰了一个个深夜中孤寂的灵魂。
客人的故事让人感动,但是老板的行为也是一种高尚。
看看周围人,再看看自己。
如果我们遇到这些八卦的事情,是不是忍不住要指点一二。
因为这些事情与我们无关,所以才喜欢掺和。
爱给别人提建议的人,十有八九不是真心的,只是满足自己的支配欲和表达欲,秀自己的优越感罢了。
人们常说: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
水装满一壶摇不响,只装半壶水一摇就响。
学识越高、品格越高尚的人,深藏不露,为人谦逊;
才疏学浅,为人轻浮的人,就爱到处炫耀、张扬。
给他人随意提建议是最大的愚蠢。
在社会上,有些人也许知识渊博,也许目不识丁,提的建议也许观点正确,也许毫无意义,他们总是无法控制自己说教的欲望。
尤其是长辈对小辈,那更是司空见惯。
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甚至一些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人就会各种秀优越感,给你提各种人生建议。
“早点嫁人,不然好人家都被挑没了。”
“快点生孩子,身体恢复快。”
“考公务员好,铁饭碗。”
说实话,现在网络发达,信息繁多,想学东西的办法更是多得去。
我们这一代的知识量、见识量早已超过了上一辈的人。
很多年长的人,除了年龄大,已经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年轻人了。
像我身边的长辈,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一个地方,整日家长里短,能给出多么高深的建议呢?
换句话说:
如果是好的建议,首先自己按照自己的建议已经过上好的人生。
人生的路不是只有A就是B,选择合适自己的路走就行了。
除了一些见识短浅之人,即使是见多识广的专家们,他们提的建议也是让人啼笑皆非。
某专家说:年轻人要灵活就业,这是对传统就业的补充,比如用私家车拉活,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和低收入问题;再比如,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也是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
前半句听着还是蛮好的,后半句怎么感觉受到了极大侮辱呢?
看来,在这位专家眼里,私家车得是人手必备,没有闲置房子就是失败者的意思咯?
而在普通人眼里,有私家车的人必定生活小康,收入自然不低;如果还有一套闲置房子,那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还有位专家的建议更是离谱。
大学教授赵燕青之前在某论坛上提议:适当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
例如不可以购买保障住房,增加养老金缴纳数额,退休后少拿养老金等方式。
在这位专家的眼里,年轻人的义务就是生孩子吗?
如果长远看,生育率降低是必然趋势。
像日本、美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生育率都已经出现负增长。
中国作为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话,一些历史规律必然不能违背。
生孩子是个人的自由,只有鼓励不能强迫。
这位专家说这番话,难道希望年轻人过得更加焦虑吗?
只生不养就是没有责任。
这代年轻人就想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人。
怪不得现在都说:
建议专家别建议。
“观棋不语真君子”
一味给别人提建议,却忽视别人的感受,就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
曾看过一句话:
帮助别人是为他人着想,干涉别人,是为自己着想。
年轻人需要创新,国家才有发展。
如果还停留在老一辈的思维里,那国家发展就会停滞。
年轻人需要的是理解和认可。
无论哪种关系,
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创新比传承更重要。
写文不易,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哟,有任何建议请评论或私信!
#蔡明##我要上条##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