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最后一次采访(追忆四十年前与钱锺书先生的一次会面)
钱钟书最后一次采访(追忆四十年前与钱锺书先生的一次会面)◎王锴,法语学者,编著法语工具书多种。我真的还有许多话题想向钱先生请教,但他告诉我最近要去意大利讲学,正在作准备工作。我想应该向他告辞了,而他也用苏东坡的一句话送我:“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无论复试通过与否都应以这心态来迎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位我崇敬的前辈,我感到很满足。其实,那时候知道钱锺书的人并不多,在电视剧《围城》播出后,他才闻名中国。我是较早访问他的人之一,很幸运。选了一个清晨,早起往三里河,一切顺利。但到了三里河,却傻了眼,没有号码,如何找呢?正在踌躇之间,看到了一个邮差,正骑着自行车经过。赶紧奔过去拦住他。果然,他知道钱锺书的住处。他告诉我在某号的三楼。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了门,一位老太太——— 我想应该是钱夫人杨绛女士了———迎上来问我找谁。我坚定地答道:“钱锺书!”“那你认识他?”“我不认识他,但我认识一些钱先生的朋友。”讲完这些,老太太带我进了钱先生的书房。这间房间与
□王锴
那是1977年,恢复高考了,我们这批小知识分子,心中又冒起了星星之火。我不知天高地厚,将自已原先读的法文弃之如敝屣,而挑选了钱锺书先生任职的文学研究所想去做研究生。初试就在县的最高学府进行,试卷上是一般的通识题,等了几个月终于等来了初试结果。初试通过,复试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过了两个月,我负笈北上,到了北京。这批考生全都安排住在北师大的空教室里,这场景对我们这个年龄的学生真是再熟悉不过了。一个大教室,地下全都铺上垫子做床褥,上面放上被子,睡觉时就自己盖上。
到了复试的那天,我找到指定的考试教室。轮到了我,主考官是英国回来的红学专家吴世昌,他也是一位词学大家,来自浙江海宁。我曾读过关于他的文章,见到他,甚感荣幸。吴老师听说我与龙榆生相识也极为高兴,询问了许多关于龙师及其周围文人的情况,为龙师的病逝而惋惜。他对龙师的词学研究表示赞赏,并对龙师的《唐宋名家词选》作评:该书“引多评少”。他几乎忘记了这是考场,最后勉强提了一些诗词方面的通识问题。这是终身难忘的口试。
准研究生们在大教室里,席地而眠。考生来自全国各地。大家谈到一些知名文人的近况,我特别注意听到有人说,钱锺书最近刚有乔迁之喜,分到位于三里河的房子。于是我就打算来一次不速之客独闯钱寓之举。
选了一个清晨,早起往三里河,一切顺利。但到了三里河,却傻了眼,没有号码,如何找呢?正在踌躇之间,看到了一个邮差,正骑着自行车经过。赶紧奔过去拦住他。果然,他知道钱锺书的住处。他告诉我在某号的三楼。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了门,一位老太太——— 我想应该是钱夫人杨绛女士了———迎上来问我找谁。我坚定地答道:“钱锺书!”“那你认识他?”“我不认识他,但我认识一些钱先生的朋友。”讲完这些,老太太带我进了钱先生的书房。这间房间与其他房间的不同之处是它的地板是加厚的,即木板与水泥地之间是隔开的,这样中空的隔离,防潮效果更佳。房中四围书架上均堆满了书。很快钱先生就过来了。我先作自我介绍,说自己来京参加研究生复试,报考的就是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希望能成为他的学生。钱先生自然客气一番。我告诉钱先生,此次来拜访他,我是想要向他求证一件事,即文学研究所编撰的那套《中国文学史》的宋朝部分是否由他执笔,因为那文笔与《宋诗选注》如出一辙。钱先生颌首称是。我又谈到他当年在沪的旧雨故友。讲到词学专家龙榆生,当年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接到北京开会,受邀与毛主席共同进餐。钱先生说龙先生那时趾高气昂。
我与钱先生谈起,外国的汉学家都非常了不起,比如法国的伯希和、英国的斯坦因、俄国的谢德林等,他们的治学很严谨,令人佩服。钱先生却另有一番见识。他说,此乃是极个别现象,大多数所谓汉学家,就被这个字的外文本身注定了!他说法文中“汉学家”为sinologue,而汉学则为sinologie,logie在此就解作“学问”,这些汉学家均是nologie的人,亦即无学问之人。钱先生这一精辟阐释,使我茅塞顿开。他又继续说,那些所谓汉学家,只是把自己所研究的一个点,将之作为中心,搭起一座高塔,自以为了不起,在这一范围内,他就是专家。
我谈到自己这十年自暴自弃,很是可惜。钱先生马上引用普鲁斯特的大作,用法语说,àla recherche dutem psperdu(追回失去的时间,中文也有译作《追忆逝水年华》的)。他精通数国文字,原来法语也是如此字正腔圆。而谈到我对唐诗的喜爱,他建议我将《全唐诗》通读一遍。这位前辈的叮嘱,使我既感动又惭愧。他们治学从严从精,永攀高峰。
我真的还有许多话题想向钱先生请教,但他告诉我最近要去意大利讲学,正在作准备工作。我想应该向他告辞了,而他也用苏东坡的一句话送我:“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无论复试通过与否都应以这心态来迎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位我崇敬的前辈,我感到很满足。其实,那时候知道钱锺书的人并不多,在电视剧《围城》播出后,他才闻名中国。我是较早访问他的人之一,很幸运。
◎王锴,法语学者,编著法语工具书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