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有温度的杨校长(杨校长的办公室)

有温度的杨校长(杨校长的办公室)想起去年五月,杨志学发的一个朋友圈,几张他们搞感恩教育的图片。他站在这个台上讲话,台前坐着学生,部分家长打着雨伞。有学生抱着婆婆哭的,也有抱着爷爷哭的,还有集体弯腰致敬的镜头,场面很让人感动。虽然是第一次来,面前的升旗台,十分眼熟。学校很小,进门不远就到楼下,从地面往上看,五层高的崇德楼,把蓝天高高撑起,三层高的致远楼,连着天边的白云。地面很干净,操场,过道,教学楼上,都看不到一个人,显得特别安静。我开始换着角度照相。深红色的环形跑道,有着最为耀眼的色彩,把篮球场和人工草坪紧紧搂在怀里,单双杠没有学生翻腾,安静地站成一排……

我为没能给杨校长的办公室拍一张照片而感到遗憾!

七月初,几个朋友,相约到岳池龙孔去摘李子。名义上摘李子,实际上是想出去走一走。

路过杨柳小学,正是期末考试时间,不便打搅,就打电话告诉了他一声。出于礼节,杨志学邀请我们进去坐一坐。

有温度的杨校长(杨校长的办公室)(1)

与我想象中的乡村小学不大一样。进大门后,眼前一亮。

学校很小,进门不远就到楼下,从地面往上看,五层高的崇德楼,把蓝天高高撑起,三层高的致远楼,连着天边的白云。

地面很干净,操场,过道,教学楼上,都看不到一个人,显得特别安静。我开始换着角度照相。

深红色的环形跑道,有着最为耀眼的色彩,把篮球场和人工草坪紧紧搂在怀里,单双杠没有学生翻腾,安静地站成一排……

有温度的杨校长(杨校长的办公室)(2)

虽然是第一次来,面前的升旗台,十分眼熟。

想起去年五月,杨志学发的一个朋友圈,几张他们搞感恩教育的图片。他站在这个台上讲话,台前坐着学生,部分家长打着雨伞。有学生抱着婆婆哭的,也有抱着爷爷哭的,还有集体弯腰致敬的镜头,场面很让人感动。

农村小学,父母在外打工的多,留守儿童都跟着婆婆爷爷生活,因为没有和父母在一起,学生难以理解父母的艰难和辛苦,心理上容易出现缺失,及时地进行疏导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那次活动,可能会影响有的学生的一生。我看到他的朋友圈都很受触动;杨校长真是一个有心人,跟着时代的发展,及时给小学生补上心理课程。

有温度的杨校长(杨校长的办公室)(3)

他的办公室在二楼楼梯边,上楼就到。对面教室开着门,一个短发美女老师正在上课。

推开门,多少有点迟疑。一个三角形房间,几个平米,一张小办公桌上,一台大电脑,还堆着各种文件表格,几个给我们准备的纸茶杯,在桌子边沿,我都替它们心惊胆战。他后面褪色的文件柜下,立着扫帚撮箕。先进来的四个人已经落座,几乎要把屋塞满,我后面还有人没进来。

我左右侧侧身,想给他照一张工作照,始终有点找不到方向的感觉。顺着简易沙发,与他隔着桌子侧身坐下。抬头看到门,门框上方,有一长条新抹的水泥,还未刷白灰,很刺眼。与整洁干净的校园,明亮的教室相比,反差太大。

有温度的杨校长(杨校长的办公室)(4)

简单的办公室里,洋溢着他爽朗的笑声。修剪整齐的平头,白净的皮肤,浓眉大眼,估计他也看出了我的疑惑,抬手推一下近视眼镜,用一个话题带过。

已经到三所乡下小学任过职的老校长,带队伍,管学生,抓教学质量的能力,以及升学率什么的,都不是我热衷的话题。有人说,现在的老师心理压力大,乡下的小学生更不好带,又要管学习,又要管生活,既要当老师,还要当家长。仅仅一个安全问题,都让他们随时绷着一根弦。在这里,我倒没有感觉到。

也许是时间短,也许是外行看热闹的原因。我还是更喜欢观察学校秩序,学生的朝气,精神面貌,捕捉一点真实细节。

有温度的杨校长(杨校长的办公室)(5)

时不时地有老师进来交资料,看到人多,有的就站在门口简单地交流几句,很随意,很融洽。

从办公室出来,才发现屁股后面,坐湿了一大片。天气热,屋小不方便移动,说得高兴处,我竟然没有感觉到,很是尴尬。

不知什么时候,走廊里,操场上,到处都有学生在跑跑跳跳。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的小女生,蹲在地上擦教室的门。饭堂石梯下,一个小男生,拿着一把长长的竹扫帚在扫地,也有端着垃圾向前跑的,看见我在照相,赶紧往半边躲闪。

有温度的杨校长(杨校长的办公室)(6)

饭堂里,四个穿着统一制服的职工,都戴着口罩,两个在工作间操作,两个在窗口打菜,忙得没有时间抬头看人,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排队的学生,从窗口沿着墙壁到食堂大门,排成一条蛇形长队,不用老师指挥,但并没有人说话。看得出来,平时没有少花功夫,训练有素,懂规矩,比有的大学生食堂看起顺眼多了。

马上要高考了。他们还没到那种忙碌和紧张的阶段。多希望他们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好好享受学习的快乐。

多么幸福的孩子!

有温度的杨校长(杨校长的办公室)(7)

离开学校,半路上才想起,拍那么多照片,唯独没有杨校长在办公室的照片。

先是找不到角度,后是找不到感觉,现在想起,还在自责,也在反复思考。

一个乡小的校长,也一定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的难处,只是不愿提及,立足现有条件在坚守。

把安逸和舒适留给学生,不是什么壮举,以至于,小到稍不注意都感觉不到,但它是一种觉悟,一种风格,一种境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