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下跪写真集(安培秀书法女主持不会念)
安倍下跪写真集(安培秀书法女主持不会念)7月3日党首讨论会野史君认为,安培的书法还是不错的。日本党魁有“秀书法”的传统,想必安培对此也下了不少功夫,因为字写的丑不会念只是一种调侃。其实,安培的书法并非博大精深,他写的是自己参加参议院选举的口号:初春令月,气淑风和。这句话出自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在日本知名度很高,今年5月1日起日本新启用的天皇年号“令和”也是出自此语。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不可能不知道这句话,那么这位主持人为何不会念呢?网友纷纷调侃:难不成是安倍的字太丑了?
导读:安培秀书法,女主持不会念?日本当年自缚手脚,造成今日尴尬。
7月3日,日本七大政党在日本东京记者俱乐部召开党首讨论会,包括安倍晋三在内的各党党首纷纷秀出自己的书法。
这本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不成想,女主持在在介绍到安倍晋三的作品时,竟不认识上面的字,一时语塞,只好搪塞过去,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其他党首的书法
其实,安培的书法并非博大精深,他写的是自己参加参议院选举的口号: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这句话出自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在日本知名度很高,今年5月1日起日本新启用的天皇年号“令和”也是出自此语。
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不可能不知道这句话,那么这位主持人为何不会念呢?网友纷纷调侃:难不成是安倍的字太丑了?
野史君认为,安培的书法还是不错的。日本党魁有“秀书法”的传统,想必安培对此也下了不少功夫,因为字写的丑不会念只是一种调侃。
7月3日党首讨论会
其实造成今日尴尬局面的原因同日本当年一项政策密不可分,淡化汉字。
事实上,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秦朝时就流传着徐福东渡到日本的故事,汉朝时,日本的倭国已多次来到中国,表示臣服。
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到日本,加速了日本的文明进程,其中便包括汉字的输入。
据考证,公元前1世纪左右,日本便开始使用汉字,日本的史书均以汉字记载。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达到鼎盛,日本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制度,并在国内仿照唐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革新”。在此期间,日本仿照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
此后,日本国内便大力推行本国文字,但是,直到日本明治维新初期,汉字仍然是日本的官方文字,所有的公文都以汉字书写。
后来,随着日本的崛起,清王朝的衰落,日本开始鼓吹废除汉字,全面推行日本字的主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前岛密。1866年,他发表“废止汉字意见书”,但他的主张并未得到政府的认可。后来,日本基于各种考虑,将汉字的使用限制在两三千字左右。
此后,在日本废除汉字的呼声从未间断,甚至有人喊出了“废止汉字,推行罗马文”的口号。不过,日本政府还算清醒,始终没有废止汉字,时至今日,日本中小学生仍要学习两千字左右的汉字。
日本此举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日本的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文化和汉字基础之上的,很多文献都是以汉字书写的,贸然废除汉字,必然会导致日本文化断层的尴尬。
不过,虽然日本政府用心良苦,但汉字在日本的地位却不断下降,致使很多人对汉字缺乏认知。
“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安倍的书法“初春令月,气淑风和”用日文表达为“初春は月、気が淑やかである”,显然安倍在书写时为表达书法的韵味更多的采用了汉字,致使这位对汉字“不甚精通”的女主持一脸尴尬。
野史君曰:古代中国文化灿烂,曾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不仅仅是日本,如今的朝鲜、韩国、越南等国都曾使用汉字,并在近代纷纷选择废止,造成了文化断层的尴尬。
安倍晋三
日本推行汉字正是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但从目前的状况而言,如今的日本推行汉字已变得“面子工程”,若要避免这种尴尬,日本还需加强对汉字的认同。
本文由野史著作郎原创,了解更多历史知识,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