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建超级工程(大西安这个超级工程背后)
西安新建超级工程(大西安这个超级工程背后)2月15日消息,牛年春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空港新城考古研究基地全体成员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放弃休假,加班开展考古发掘,全力确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顺利进行。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就在不经意之间,西安又以这种方式火遍了全网。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地铁,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机场工程。这其中,最多的评论可能就是“西安工程队变成考古队”、“西安工程最忙的是考古队”等。单从数字上来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文物考古数字惊人。可以说,是人类现代史的第一:要知道,在公认世界级古都中,西安2019年机场客运量全球第40位,领先罗马居世界第一。在国内,它是在文物带修建的最大机场。
这里,它是“西北第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单体投资达四百多亿!
机场的改扩建,让这个“世界级陵墓文物带”浮出水面。根据陕西省文物局官微显示:“建设工程范围内,勘探共发现各类古代文化遗迹4600余处;其中,包括各时期古墓葬3500余座”。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东方帝王谷”的土地?
新闻 | 堪称“世界唯一”
就在不经意之间,西安又以这种方式火遍了全网。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地铁,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机场工程。
这其中,最多的评论可能就是“西安工程队变成考古队”、“西安工程最忙的是考古队”等。单从数字上来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文物考古数字惊人。可以说,是人类现代史的第一:
要知道,在公认世界级古都中,西安2019年机场客运量全球第40位,领先罗马居世界第一。在国内,它是在文物带修建的最大机场。
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
2月15日消息,牛年春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空港新城考古研究基地全体成员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放弃休假,加班开展考古发掘,全力确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顺利进行。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陕西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民航工程,对陕西省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意义重大。在建设工程范围内,勘探共发现各类古代文化遗迹4600余处。其中,包括各时期古墓葬3500余座。遗迹数量和规模都非常巨大,考古发掘任务非常艰巨。
经省考古研究院与机场建设指挥部协商决定,2月4日至17日春节假期期间,空港新城考古研究基地动员干部、技工、安全员、后勤保障等60余名员工,由7个劳务公司配合900余名工友,全力开展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南、北飞行区及航站区等重点建设区域的考古发掘。
历经千年的这些知名的陵墓,已是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印记。如何在开发中进行保护和保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对此,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也进行如此表述:
“空港基地将继续科学规划发掘方案,调集各方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完成考古发掘工作,推动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顺利进行,同时确保考古发掘取得预期的收获。”
那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所在地,这里还有哪些知名的陵墓?
盘点 | 还有哪些知名陵墓?
在如此规模巨大的陵墓群考古之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周边已有许多知名的陵墓。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唐朝最著名的女官,她的一生与武则天相始终,一步步登上权力高峰。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后被杀。在汉唐陵墓群最为集中的渭河北岸,上官婉儿的墓地一直是个谜。
直到几年前,考古人员在机场附近发现一座破坏严重的唐墓,根据出土的墓志铭,后被证实为上官婉儿墓地。
唐上官氏公园实景◎来源/空港新城官微
上官婉儿墓地考古实景◎NEWS
作为无数小说中的人物,“上官婉儿”墓地一经被发现,引发很多人关注。
上官婉儿墓地坐北朝南,由墓道、五个天井、五个过洞、四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水平全长36米,深10米。要知道,唐代墓葬级别越高,墓道就越长,天井数量就越多。
上官婉儿墓有五个天井,符合她正二品昭容的身份。但是,历经千年风火和兵燹,巨大墓地可发掘出土的文物一寥寥无几。
唐顺陵与北山实景◎来源/空港新城官微
唐顺陵拍摄◎来源/空港新城官微
此外,还有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的顺陵。公元690年武则天追封其为孝明高皇后,改墓称陵。唐玄宗即位后,将其改回王妃墓,但后世习惯性仍以顺陵称之。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顺陵,是中国现存风貌最完整的古陵园之一,占地面超1600亩,分内城和外城。其精美的石刻,堪称唐陵石刻中最精美最出色者。顺陵走狮,被称为“东方第一狮”。
除此之外,国际机场所处的空港新城,还有包括萧何和曹参等墓葬。
中国古代,他们俩有着重要地位,萧何有着“中国古代十大名相、兴汉三杰,西汉开国功臣”等称誉;曹参,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
那么,机场及周边为何有着这么多的陵墓?作为“世界级陵墓文物带”,它有什么历史?
历史 | 一个“东方帝王谷”
2015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名为《东方帝王谷》纪录片。
为何称为“东方帝王谷”?这是因为,在埃及尼罗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埋葬着古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的六十四位法老,故这里被世人称之为“埃及帝王谷”。
不过,埋葬帝王最多的记录在关中。2018年,由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委托西北大学编纂出版的《陕西帝王陵墓志》发布,陕西帝王陵共有82座。
西咸新区(国际机场)所处的遗址带◎NEWS
汉唐帝陵遗址带◎NEWS
可以说,关中平原堪称“世界第一帝王谷”。位于黄土高原和秦岭之间,形成一片广义的河谷地带,渭河奔流其间。
在这里,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星河流转、风霜雪雨。在这里,北纬三十四度线上,埋藏着东方最著名古代文明的密码。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象征着一个时代。
从古代帝王陵分布看,绝大多数围绕着古都长安周边,主要分布在渭河以北高原上,包括著名的西汉九陵、唐十八陵。
自古,咸阳和西安皆属“长安之地”。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极为重视墓穴的修建和厚葬。等级最高、密度最大的墓葬区,当属渭河北岸。而且,帝王陵群还有规模巨大的陪葬墓群。
《东方帝王谷》纪录片示意◎来源/《东方帝王谷》
陕西汉唐帝陵旅游专项开发计划◎NEWS
比如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区绵延七公里:开国元勋、朝廷重臣等陪葬墓,尚存63座,最知名的有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等。
比如唐李世民昭陵,占地200平方公里,共180余座陪葬墓,是中国历代帝王陵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包括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秦琼、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等。
“江南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实际上,陕西的黄土不止埋有皇上,更有千年历史上灿若星辰的人物。
文明的进程,如同滔滔而去的江水,人类历史的足迹随着时间的逝去而被无情的淘洗。当时间的潮水退去,唯有星星点点的贝壳留存下来,向人类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成为人类文明的结晶。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寅在《桃花庵歌》中,这样感叹着历史变迁和人之悲欢。如今,世界又斗转星移、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