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年轻的时候有什么梗(陈凯歌又又火了)
陈凯歌年轻的时候有什么梗(陈凯歌又又火了)玉娇龙与罗小虎相遇片段。两人竞演《卧虎藏龙》观众本来是冲着章子怡辛辣点评去的,看完却被陈凯歌的一针见血圈了粉。第一组是两个青年演员胡先煦与徐娇,
《演员的诞生》第二季
《我就是演员》,
在上周六,
热气腾腾地开播了。
观众本来是冲着章子怡辛辣点评去的,
看完却被陈凯歌的一针见血圈了粉。
第一组是两个青年演员胡先煦与徐娇,
两人竞演《卧虎藏龙》
玉娇龙与罗小虎相遇片段。
两名小演员极力模仿又不得要领,
尴尬的演绎让观众几次笑场。
评委章子怡说他们对角色不理解,
徐峥说他们的动作都失控了,
吴秀波说他们只是在模仿。
两位演员似懂非懂,
却仍然不知道该怎么改。
而到了陈凯歌点评时候,
他不是蜻蜓点水大而虚的总结,
而是直接抛出三个问题。
问胡先煦:你什么时候喜欢上她的?
再问:你为什么要给她鸡吃?
第三个问题问徐娇:
“玉娇龙是九门提督之女,
碧眼狐狸的徒弟,是天之骄女,
一个土匪靠近,
为什么要后退?你怕他什么?”
拳拳到肉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让演员明白该怎么纠正,
甚至怕演员理解不了,
直接上台亲自示范, 现场导戏,
演员立即把握了角色的精髓,
演绎得愈发自然流畅。
点评极具专业艺术修养,
国际名导的水平立现,
仅播出一期,该节目的豆瓣评分
就从第一季的5.4飙升到了7.3,
网友直言是陈凯歌拉高了整个节目的档次。
而他的指导功力,
合作过的演员皆深有体会。
在拍有点同性题材的《霸王别姬》时,
主演张国荣心有压力怕不被时代接受,
陈凯歌就劝导说:
“现在是92年,不是29年,
要相信时代的接受度。”
张国荣才卸下千斤重,放开地演,
给世人诠释了“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的程蝶衣。
在拍《妖猫传》时,
陈凯歌让杨贵妃在喝完毒酒之后,
不要像平常美女一般流泪悲戚,
而是要如梦般缥缈虚幻,
安静沉吟,因为越静则越动人。
郭富城拍完陈凯歌的《道士下山》,
他说:“凯歌导演是很特别的导演,
他讲戏非常详细,
每个镜头都分析给演员知道。”
黄轩一次谈与陈凯歌导演的合作,
他说:“与凯歌导演合作有一种安全感,
因为他会提前给讲清楚今天的戏。”
张进战导演也曾经说过,
“当时觉得自己跟陈凯歌差太远了,
他给演员讲戏,
会讲这里面有什么哲学意味,
讲很多画面之外的东西,
陈凯歌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旺盛的表达欲,
那时候整个人也有用不完的劲头儿。”
一个好的导演就像是一把尺子,
能够把演员的潜力极大地发挥出来,
导演的把控,协调,解读,
阅历都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关键,
在开拍前,导演心里,
就已经有了宏大的视野与全局观。
网友盛赞:
“陈凯歌大概是中国当代最会调教演员的大导演了。”
而这一切都与他的家庭密不可分。
陈凯歌1952年出生在北京
一个文艺知识分子的家庭,
父亲陈怀皑是著名导演,
母亲是一名高级编剧。
幼时父亲常年在外拍戏,
多的时间都是母亲教育他长大,
《人民文摘》曾摘过一段陈凯歌回忆
母亲教他读诗的情景:
她常穿着一身淡果绿的绸睡衣,
手拿一卷《千家诗》,
轻倚在院里的一张藤椅上,
有太阳出来就念些“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暮春天气则读些“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之类的句子。
在这样的氛围下,
他自幼熟读经纶,才华满腹,
在同龄人中一直是个佼佼者,
良好的家庭背景,渊博的学识,
他身上从小就带有一种天之骄子的自信与骄傲。
“我从小学到中学都是认真读书的孩子,
成绩也好,加上身材很高,
学琴不成后,篮球打得也不错,
开始引人注目,家境自幼不错,
没有衣食之忧,
只有一些阳光下的浪漫和感叹。
青年时代的陈凯歌与父亲陈怀皑
本以为这样顺遂的日子会一直延续下去,
却在他14岁的时候,
迎来了那段轰轰烈烈的时期,
家庭的变故彻底搅乱了他的生活。
此后就算年过半百,
早就看透生活,无畏生死的他,
仍然最害怕有人猛烈急促地敲门,
每次敲门他就会变得很紧张,很焦虑,
家门口一直都贴着一张纸条,
上面写到:
“有快递就放在门口,不要敲门。”
很多人觉得陈凯歌是一个
不苟言笑很严肃的导演,
有时候很沉重,
有一种知识分子的孤独与凝重。
其实这或多或少源于那个时代的烙印。
“我认为小时候日子苦,
把笑给憋回去了,
这跟你的生长环境,
跟那个时代都有一定的关系”。
此后,
下乡、插队、当兵、考大学,
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一股想要反抗命运的力量从心底涌出。
《搜索》(2012)
陈凯歌的第一部作品《黄土地》,
他把黄土高原走了一遍,
把他的思辨,对命运的抗争,
冲突全都表现在其中。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8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轫之作,
他像一个横空出世的天才,
光芒瞬间照亮所有人,成功跻身名导行列。
《黄土地》(1984)
此后他又把对时代的反抗与呐喊,
延续到《霸王别姬》这部作品之中。
将中国半个世纪的风雨变化,
人物的艰辛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
电影《霸王别姬》幕后花絮照
他用情至深,
在拍摄结束许久之后,
都深陷其中走不出来,如疯如痴,
就好像应了那句“不疯魔不成活”。
《霸王别姬》成为了陈凯歌到目前为止赞誉最高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华语影坛艺术成就最高的影片之一。
揽获国际诸多大奖, 获1992年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第4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第51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法国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奖等。
他也凭借这部作品一步封神,
在第47届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
获得终身成就奖,
也是至今惟一曾获得戛纳电影节
金棕榈大奖的华人导演。
前后拍的《黄土地》、《孩子王》、
《和你在一起》等都被奉为经典,
他被称为“大师”,
“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
有人说:“张艺谋的拍法,是千军万马,
陈凯歌的拍法,是雕梁画栋。”
这是因为他拍戏从不抠图p图,
全都实景拍摄,
宁愿为了一部戏而建一座城。
1997年拍《荆轲刺秦王》,
为还原秦皇宫的雄伟壮阔,
他搭了横店的秦王宫,
而设计师光画图就画了四年。
▼
为拍《霸王别姬》,
他搭了北影一条街。
▼
1996年为拍《风月》,
他创造了一座旧上海城市,
如今成为上海车墩影视基地。
▼
2010年为了拍《赵氏孤儿》,
陈凯歌与象山影视城,
做了一座春秋战国城。
▼
拍《妖猫传》为了还原长安的盛世繁华,
他斥巨资17亿,
花了6年时间搭建了一座唐城。
▼
建唐城的时候,
由于过于辛苦奔波,
让制片人陈红一度崩溃,
她甚至撂下狠话说:
“你这一辈子如果还为拍一个戏造个城,
我立刻跟你离婚。”
可见陈凯歌创作的用心与真诚,
他把自己融入在拍戏的世界里,
把自己的才情与诗意,
极大程度地渗透在他的作品之中,
不容有一点瑕疵。
本来拍出了《霸王别姬》等经典作品,
他可以稳坐在大师的交椅上,
在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游刃有余,
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少年的激情与热情,
不满足于停滞不前,
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他
不断尝试不同的题材。
他说: “不想一直待在舒适区里”。
此后他又拍了风格迥异的
《荆轲刺秦王》引起舆论喧嚣,
他依然不受外界影响,
继续坚持自己的选择,
一次次偏离自己的领域,
想去尝试新的可能。
《荆轲刺秦王》
那时中国还没有一部
真正的魔幻题材电影,
他将自己骨血里诗人的浪漫情怀,
与魔幻的朦胧缥缈相结合,
拍摄了《无极》。
因为他一味地沉溺在自己的艺术世界,
却忽略了观众的喜好与感受,
这部作品招来众多恶评,
陈凯歌被拉下神坛,
被后人无数诟病嘲讽,
有人甚至说他,
一生就只拍出了一部经典作品。
《无极》
但是就算所有人都不懂
他要表达什么,
在妻子陈红眼里,
陈凯歌幽默,霸气,
骄傲,才华横溢,
是个非常诗意有文人气质的人,
他依然是自己崇拜的对象。
陈红在29岁事业正盛的时候嫁给陈凯歌,
心疼陈凯歌工作辛苦,
便从台前走到幕后担任制片人,
全身心地帮助陈凯歌一起完成创作,
坦言要不是陈凯歌,
她才不会做这么久的制片人。
不止在妻子眼中陈凯歌是个诗意的人,
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连张艺谋都曾经评价他是
同届学生中最有文化的一个,
《妖猫传》的作者梦枕貘
也称赞他的文化造诣很深,
思想境界很高。
他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对历史的反思,
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呈现,
对命运的洞察与思辨,
所以他的作品看起来既浪漫又现实,
常常让人深思,
也常常让人错愕不解。
虽然陈凯歌如今已经66岁了,
但他始终保持着少年纯净的初心,
始终保持着对创作的热情与坚持,
他不想成为大师,
他只想用电影去传输自己的信仰
与对艺术的追求。
年过66岁的他坦言道:
“电影信仰引导我忍辱、精进、
不流于俗。
我不是大师,我还有少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