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自己的适应能力:如何培养自己出口成章的能力
如何体现自己的适应能力:如何培养自己出口成章的能力标点符号是1920年左右开始使用,在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的概念,古人虽然没有使用标点符号,同样有标点符号相关功能的实际应用,在一些中国传统早期的书籍里面,一般习惯性右边开始竖排写字,虽然没有现代人使用的标点符号,但会在每句话结束以后,最后一个字的旁边,标注一个点或者小圆圈,这个点就是我们现代人使用的逗号,这个小圆圈就是我们现代人使用的句号。为何突然提到这个基础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都会遇到过有人会问我们一个问题,特别是年龄偏大一些的人经常会提到,你会识文断字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想要回答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识文就是认识文字,断字刚刚提到古人使用标点符号的方式,而真正具有识文断字能力的人,才能称得上过去普遍认可的有文化,换成我们现代人的观念就是,这个人也算是脱离了文盲的范围。写一篇文章,需要具备哪些基础条件?“文章”这个词的意思是,不一定需要太长的篇幅就能独立成篇的文字,正如西汉时期
(照片作者:雪冰)
《如何培养自己出口成章的能力?》作者:雪冰
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非常羡慕那些有能力的人,我们羡慕是因为我们自己可能存在某些欠缺,我们希望自己也拥有对方那样的能力。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事,也是关于个人能力相关的话题,可能很多人内心都希望实现那样,这个能力就是出口成章。
在很小的时候,不管是听老师或者身边其他人,都听到过一个事情,古时候某个人,他从小都非常有才华,经常顺手拈来就可以出口成章写文章,说真心话,我自己从小都非常羡慕拥有这样的能力,但截至今天,依然还是欠缺很大,虽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有努力希望实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拥有出口成章的能力,关于这个问题,请问有缘的您想过吗?
首先我们肯定是要搞明白,出口成章是什么意思?查了资料得知,《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这句话可说的是非常有难度,《诗经》里面这句话,完整的意思是,那个地方的人,哪怕就是一个穿戴普通的人,口才非常好都能轻松的实现妙语连珠,他们讲的话就能成为一篇文章。重点在于后面部分,“其容不改,出言成章”,以笔者的浅薄理解,意思是容颜并没有任何改变,他很轻松的表达就可以实现一篇文章,为何他的容颜没有改变?因为他没有感受到任何的难度,对他来说非常轻松。
现在我们知道了出口成章的意思,既然我们非常羡慕这种能力,懂了意思还是远远不行,我们还需要去仔细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实现获得这种能力?其他话咱们就不多说,此刻需要观察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生活中的我们,自己说一会儿话,这些话能不能成为一篇文章?如果不能,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
写一篇文章,需要具备哪些基础条件?“文章”这个词的意思是,不一定需要太长的篇幅就能独立成篇的文字,正如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提到:“文章尔雅,训词深厚。”简单来说,能称之为一篇文章需要具备主题、材料、结构和语言,主题就是主要内容,材料这就是这篇文章需要的相关素材,结构就是表达主要内容时候需要的那个相应层次,语言就更容易理解了,其实文字就是语言的承载方式。
标点符号是1920年左右开始使用,在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的概念,古人虽然没有使用标点符号,同样有标点符号相关功能的实际应用,在一些中国传统早期的书籍里面,一般习惯性右边开始竖排写字,虽然没有现代人使用的标点符号,但会在每句话结束以后,最后一个字的旁边,标注一个点或者小圆圈,这个点就是我们现代人使用的逗号,这个小圆圈就是我们现代人使用的句号。为何突然提到这个基础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都会遇到过有人会问我们一个问题,特别是年龄偏大一些的人经常会提到,你会识文断字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想要回答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识文就是认识文字,断字刚刚提到古人使用标点符号的方式,而真正具有识文断字能力的人,才能称得上过去普遍认可的有文化,换成我们现代人的观念就是,这个人也算是脱离了文盲的范围。
识文断字和出口成章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我们现代人认为,只要能认识字,有书写和阅读的能力,就是识文断字的意思,虽然意思确实是这样,实质上拥有识文断字能力的人,他就有能力达到出口成章,换一个方式表达,想要日常生活中达到出口成章的高度,前提条件必须是有识文断字的基础。
而我们现代人大多数都认识字,不管是文字的书写、或者文章的阅读,这好像已经没有障碍了,可实际上我们称得上达到了识文断字吗?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许多人还远远不够这个程度。有没有达到识文断字,需要拿一本古版书,然后交给他阅读,由于古代印刷术某些条件限制,有时候可能会出现标点没有印上,如果他能准确的辨别每句话的逗号句号所在位置,这时候才算得上达到了识文断字的基础。实际上过去那些有文化的人,大多数都不仅仅是具备了识文断字的基本能力,其实都同样达到了出口成章,但是他自己都会谦虚的说,根本不敢称之为自己已经能识文断字。
通过刚才梳理了一下古人对写文章相关的基础常识,这些绝对不是废话,因为出口成章这一类的概念,最早都来自于古代,我们现代人根本没有能力阅读文言文,想要讨论如何获得出口成章的能力这样的课题,必须要懂得相关名词的含义。同时需要明确一点,即使是现在很多人已经能够写文章了,甚至有些人好像已经会写书了,可他表达的那些内容,有些人是纯属就是乱扯,有些人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有些人是自以为懂了实际上全部是表达错误的理解,或者是有些人懂得的深度还有很大欠缺等等的其他各类乱象,而在中国传统的写文章概念,至少是我们的老祖宗他们写文章的时候,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因为他们在特别注意避免误导大众或者误导后世的情况,因此,过去许多人流传下来的著作很少,可是能够流传下来的那些著作,都是经典中的精品。
(照片作者:雪冰)
出口成章的第一要素,就是必须口才好,如果口语表达能力很差,那就是说明我们自身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自己就非常羡慕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所以在多年前就尽量努力的练习,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现在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时候也是开始练习语言表达,有时候是在心底里特别留意遣词造句相关的环节,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不知不觉的好像有一些咬文嚼字,但我自己并没有留意,有一次和别人聊天中,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总是感觉有一点点咬文嚼字,当时我没有回答,猛然间就感到非常惭愧,其实自己并不是喜欢咬文嚼字,只是不知不觉的就犯了这个错误,既然出现了这个问题,就要仔细分析寻找到问题的根源因素,只有找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解决这个障碍。
口才好其实也是需要相应的基础,这个基础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广泛的阅读各类书籍,只有广泛阅读别人的作品,特别是那些经典名著,经典作品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借鉴或参考,如果我们经典作品阅读的太少,那我们可能连普通写文章就不容易实现,闭门造车肯定是无法实现进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仔细的分析,经典太多了,应该看什么书呢?我们经常在写什么类型的文章?首要的就是先从我们需要写的文章类型的经典开始,或者是我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开始。强调特别从感兴趣的内容开始这一点,因为我们自己对不感兴趣的内容可能很难提起来学习的信心,我们自己培养起来攻克难题的习惯,我们才能不惧困难坚持前行,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通过自己感兴趣这个切入点,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学习过程中因为难度导致疲倦产生厌恶学习的程度,想要提升学习效率,必须注意这个问题。
我非常希望自己也拥有出口成章的能力,这些年一直在努力练习语言表达,特别是在生活中,我越来越发现想要实现难度很大,因为说话很难每一句话都能达到相对高度的有水平,有时候难免会出现没有太多价值的话,之所以我希望在生活中练习,是因为我觉得只有日常语言表达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高度,才能渐渐的接近出口成章的程度,通过实践我才逐渐明白,语言表达其实还来自于我们综合积累的一个基础,如果我们基础太差,我们的语言表达就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所以刚刚特别强调我们应该多读书,事实上我们确实可能有读很多书,现在同样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却并没有实际提升更多呢?
我们必须再一次回到生活中,可能许多人都有相似的经历,我们遇到一个能力很强的人,通过他的说话我们就很容易产生非常敬佩他的心,我们会发现他说话非常有水平,总是能带给我们自己一些启迪和帮助,他好像也没有刻意的展示自己,非常轻松的就是日常交谈,这样的人就好像是一个电脑,随意调取知识宝库里面的相关素材,然后准确的把我们最需要的内容进行呈现,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搜索引擎,就非常容易理解这个意思,搜索引擎总是会把我们需要的内容进行排序,通常情况下排在前面的内容极可能都是我们最需要的,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他就是带给我们这一种认知。
此刻已经非常清晰一个事实,我们的大脑想要调取知识储备仓库里面的内容,首先要给我们大脑里面装满足够的知识素材,当我们不知如何形容的某一个内容时候,这就是说明我们相关类型的知识储备已经匮乏。之前我们也有读很多书,为什么之前读的那么多书没有丝毫应用上,因为我们读了一遍,在读完的时候就又还给了作者,我们根本就没有记住,或者是我们觉得好像某一个素材就是契合当时的表达环境,始终没有想起来全部,不知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您有没有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也许有人会想起来自己当时读书的时候,明明都全部记住了,到了需要使用的时候,为什么它就不能随意应用呢,这就是我们没有实现熟能生巧的一个程度,因为相关内容我们在上次学习之后就再也没有使用过,我们会感到非常陌生,即使是我们能想起来全部内容,同样也不一定能完美应用,可能有些人已经发觉想要实现出口成章这个能力非同小可,涉及的各方面因素很多。
想要达到出口成章的目标,重点核心在于给我们自己增强知识储备素材数量,这绝非朝夕就能实现,是每天都尽最大努力学习,持续性坚持永不停止,足够的时间才能产生量变,必须先实现量变,足够的量变才能产生质变,由此可见,培养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才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核心基础。有些人他确实有足够数量的知识储备,依然没有出口成章的能力,通过我们写任意一篇文章,就可以检测自己,我们写一篇文章时修改的次数,以及修改的篇幅内容多少,就能直接衡量出自己距离出口成章有多远,事实上严格意义上来说,即使是我们写一篇文章修改的次数和修改的内容都极少,同样远远没有达到出口成章的程度,这就到了口才的问题。
有些人好像口才很好,实质上严格来说只能是他会狡辩或者他会钻牛角尖,真正的口才好,还需要讲话内容有水平,如果说话内容没有营养,那就不能算是实至名归的口才好。关于口才有许多的书籍特别在探讨相关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追求好的口才,有时候是为了演讲,可能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件事,学会和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绝不能仅仅限于为了演讲的时候使用,其实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努力提升,只有我们自己的综合程度都有质的改变,我们在应用的时候才能相对而言得心应手。
其实现在已经很清楚,再次回顾一下,首先需要有长期的坚持学习,仅仅只是有了学习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经常使用相关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具体实践,即使我们记住了相关知识,到需要使用的时候,依然无法做到恰到好处的应用,想要实现出口成章的能力,唯一的方法只有,生活中努力去练习语言表达,只有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提升了,才能渐渐的接近于出口成章。
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很累,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坚持,当我们感到累的时候,是否想过距离自己的学习目标还相差太远,为了提升自己综合能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懈怠。我们看到那些能力强的人,他们应用知识的潇洒自如,对他们来说是非常轻松的事情,如果我们羡慕他们,那唯一的方法就是坚持学习,加上持之以恒的实践应用,这也是学习进步的唯一方法。
如果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我们也看了许许多多的书,好像书上的那些知识点都记住了,同时似乎也经常有具体的实践,如果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依然没有提升,难道是方法错了吗?那我们就需要仔细的反思,是不是我们努力的还远远不够?或者实践的次数还是太少。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是我们经过了一定时间学习与实践,暂时还是没有明显的提升,并不是因为这个方法错了,可能是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产生了偏离,我们没有把方法使用正确,我们实践的次数也太少了,认真仔细的寻找可能出现的障碍在哪里,准确找到障碍之后,彻底的排除所有故障,继续努力前进,可以肯定是这个过程需要经常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熟能生巧的自在,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实现出口成章。
(2019年4月27日作)
(照片作者: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