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田园杂兴 辛弃疾(家国田园西江月)

田园杂兴 辛弃疾(家国田园西江月)带湖山庄风景优美,辛弃疾在这里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的杰作。南宋朝廷是出了名的昏庸无道,岳飞那样的大英雄都可以被直接坑死,何况其它忠良之士。可以说被罢免的官肯定是好官,辛弃疾自然也不例外。辛弃疾文比苏轼,武比岳飞,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见证了南宋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同时期著名的词人还有陆游和李清照。他们最终的结局和这个国家的命运一样,郁郁不得志,最终寄情于田园,相忘于江湖。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公元1181年,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江西的上饶居住,就是今天上饶市市中心的带湖山庄,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带湖山庄

唐有李杜,宋有苏辛。辛指的就是辛弃疾。李白杜甫是唐诗的代名词,苏轼和辛弃疾则代表宋词的最高成就。今天我们来读一首辛弃疾的代表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公元1181年,也就是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江西的上饶居住,就是今天上饶市市中心的带湖山庄,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田园杂兴 辛弃疾(家国田园西江月)(1)

带湖山庄

南宋朝廷是出了名的昏庸无道,岳飞那样的大英雄都可以被直接坑死,何况其它忠良之士。可以说被罢免的官肯定是好官,辛弃疾自然也不例外。辛弃疾文比苏轼,武比岳飞,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见证了南宋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同时期著名的词人还有陆游和李清照。他们最终的结局和这个国家的命运一样,郁郁不得志,最终寄情于田园,相忘于江湖。

带湖山庄风景优美,辛弃疾在这里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的杰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这是一个凉风习习的夏夜,已是夜半时分,明月刚刚升上来。从月相分析,可以推断出这首词描绘的场景的时间,应该是农历二十一或二十二左右的月亮。因为只有这两天的月亮是晚上十点半后至凌晨零点之间升起。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江南一带古时候每年都是只种一季稻,开稻花的时间可以推断出应该就是农历七月。七月二十一的晚上半夜时分,辛弃疾走在上饶县黄沙村的路上。有感于眼前的美景与自身的际遇,写下了这首清新秀美的《西江月》。

田园杂兴 辛弃疾(家国田园西江月)(2)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一路行来,伴随清风明月,耳听鹊声蝉鸣。目遇成色,耳得为声 再加鼻嗅香味,下阙就转到身体的触觉描写。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古时候的乡村没有灯光污染,夜半时分的天空可见度极高,正常情况下可以看到满天的繁星,但作者却看到天外只有七八个星星。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月明,自然就星稀;二是因为开始下雨了,天空被一部分乌云笼罩着。那么我们就此判断,辛弃疾当时看到下雨了吗?我们可以置身处地到那个时点上去体验作者的感觉,我认为作者并没有看到下雨。但是被雨淋了,是身体的感觉,具体来说应该是面部、手背上感觉到的,只有两三点雨,在夜里是看不到的。夏天夜里的微小阵雨,我相信大部人都有过那样的细致体验。

辛弃疾躅躅独行,走在黄沙村山前的道路上。读到这里,对照上阙词境,我们会很自然联想到曹操《短歌行》里的名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写的是对人才的渴望,有能之士不得其时不得其主,当时曹操旗下可谓人才济济,谋士众多。郭嘉、庞统、诸葛亮等人都在寻求明主,仁人志士都弃暗投明。但什么是明,什么是暗,在家国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却是非常矛盾的。曹操当然有光明的一面,但在三国里却好像又代表了黑暗的势力。同样,南宋时期面临的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也让人陷入无尽的愁思与矛盾之中。辛弃疾为国为民的抱负得不到伸展,虽然隐居山野,寄情于山水之间,但心怀天下,忧思难忘,就像在黑夜中寻找光明一样。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最后一句是词眼,蕴含了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旧时茅店代表的是致力于国家统一的理想与信念,南宋王朝偏安于祖国的东南一隅,皇帝不思进取,任用宦官奸臣,夜夜笙歌。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燻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样的呐喊也充耳不闻。辛弃疾作为一朝臣子,是无可奈何的,能够避开岳飞那样的结局,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岳飞死于1142年,辛弃疾生于1140年,岳飞死的那一年,辛弃疾才两岁。辛弃疾生于今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官宦练武之家,父亲早亡,从小跟随祖父辛赞生活,辛赞原来是北宋的一名官吏,后来金兵侵犯中原,山东沦陷,为了保全族人,只得忍辱担任金国官职。辛赞虽委身金国,却心怀大宋,常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把希望寄托在辛弃疾身上。辛弃疾不负祖望,长大后南归,回到了南宋为将,出生入死几十年,建立了不朽战功,一心想要收复失地,却落得被罢官乡居的下场。

但辛弃疾不是岳飞,更不是李清照,他隐居乡野的同时升华了强大的内心,创作出大量热情满怀又意境深远的词作。

茅店是指茅草盖成的旅舍,应该就是辛弃疾此行的目的地,要到这里安歇入住的地方。旧时茅店和眼前即将到达的茅店显然不是同一间茅店,旧时茅店是儿时社林边的茅店,儿时社林边的茅店应在济南,现在是在上饶。两处茅店具有用途和形象上的相似性,但出现在不同的地域里,自然代表着不同的内涵。

田园杂兴 辛弃疾(家国田园西江月)(3)

茅店

路转溪头的时候,看到了过去熟悉的茅店,那是辛弃疾今晚的憩息之所。在旧时的茅店里,辛弃疾曾经壮怀激烈,怀着舍身报国之心。现在见到溪头边上的茅店依然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旧时的茅店却在金国的土地上,那是大宋失去的故土,那是以前社稷宗庙下的江山,那里怀着曾经年少的梦想,在新的茅店里,梦想依然那么清晰,那么美好。

如果明确社林一词的含义应更能把握该词的内涵。或许有人认为社林就是村头的一片水口林而已,但事实上社林并不是指简单的树林,而是社庙丛林的意思。比如山东的孔庙、孔林,炎帝陵、黄帝陵,还有各家族的宗祠,社林都是受人祭拜、祭祀的大型场所,一般都是大气端庄高大的建筑物,具有高度概括的社会和国家象征意义。茅店则是旅客寄居的非常简陋的地方,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眼前即将到达和旧时一样的茅店,但眼前未必有社林。词的题目叫夜行黄沙道中,夜行暗含在黑暗中前行的意思。辛弃疾遭受排挤,从朝廷大员成为乡野村夫,他当然还有复出的渴望,有报国的热情,如此一来,辛弃疾身住茅店,心在社林的强烈愿望呼之欲出。然而辛弃疾个性是洒脱豪迈的,对自身的不平遭遇并没有像其他同样境遇的人那样自怨自艾,而是自得其乐地享受那种清新与自然,与大道合一。

知道易,行道难。儒家的道在于守中,《夜行黄沙道中》是阴阳和合的高度统一,是中国文人传统道德观中退则独善其身 进则兼济天下的具体体现。

《西江月》本身的田园意境清新幽远,读者往往被描绘的外在景象吸引,从而忽视了作者词中饱含的深厚家国情怀。

我们还可以发现,《西江月》和唐诗《枫桥夜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月别枝写的是月升时的情景,而月落乌啼写的是月落时的情景,明月代表着希望与光明,在夜半的黑暗里,乌鹊惊起,心理的悸动跨越千年,与我们共享了那一刻诗人内心宁静却又惆怅,外境美好却又惊心动魄的深远意象。

田园杂兴 辛弃疾(家国田园西江月)(4)

夜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