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人工造词(如何面对网络造词)
怎么人工造词(如何面对网络造词)现在,更有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广告效应,吸引“眼球” 玩起文字游戏,将一些成语改头换面。如“衣衣不舍”——“依依不舍”,“ 饮以为荣”——“引以为荣”,“ 有杯无患”——“有备无患”,“ 桌有成效”——“卓有成效”,“默默无蚊”——“默默无闻”,“ 领鲜一步”——“领先一步”,“快治人口”——“脍炙人口”,“咳不容缓”——“刻不容缓”“口蜜腹健”——“口蜜腹剑”,“随心所浴”——“随心所欲”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广告创意,对广告商有非常大的好处,使广告商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商机。但是,这些做法不仅改变了成语的本意,牵强附会,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尤其是小学生,看多了这些广告,就会被误导,他们会误以为成语原本就是这样。倘若任由此类现象蔓延,篡改过的成语将泛滥成灾,成语将失去最初丰富的含义 那真是对民族文化的糟蹋。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网络用语,着实的让我狂吐血了一把。“喜大普奔”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老徐“野”谈教育,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喜马拉雅【喜羊羊XU】在网上看到一段文字:“屌丝一词起源于雷霆三巨头吧对李毅吧毅丝的恶搞称谓,后被魔兽世界吧会员用于嘲讽毅丝,意为劣等毅丝。此后李毅吧友儿童多篇讲述了自己的猥琐吊丝故事,众毅丝不挂纷纷表示男默女泪。自此,吊丝文化诞生。2012年2月,凤凰网报道专题《屌丝:一个字头的诞生》,腾讯网紧跟其后发表《屌丝:庶民的文化胜利》,此后吊丝文化被发扬光大,被社会广泛接受。所以,任何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那么如意的人,对自己进行自嘲都是很正常的。其实,“屌丝”文化不过是又一种网络亚文化的崛起,它意味着中国人更多的获得了自己诠释生活的角度与权利。”
本想潮流一下,查了关于“屌丝”的解释,却被唬到了!文章的作者不知道是哪位大仙,我完全看不懂他在讲什么。难道这就是现在的文字吗?如果鲁迅先生天上有知,地下有灵的话,估计也会为此哀叹的!前段时间有位朋友说,为什么现在不像以前有很多的名家可以让我们学习、敬仰、效仿。今天看了上面的文章我明白了些许,竟然能把这些狗屁语言说成是“意味着中国人更多的获得了自己诠释生活的角度与权利”,难怪日本人敢公然欺负我们,难怪韩国人敢明目张胆掠夺我们的民族文化。因为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会说人话了,更悲的是还以此为荣。什么“屌丝”什么“脱光”。真想大声地对他们说,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中国再这样下去的话,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就会消失殆尽,荡然无存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看了现在的“文豪”们的大作不知作何感想,中国多么丰富的语言,多么深厚的文化,为何偏偏非要说那些非驴非马的狗屁语言呢???好玩吗?刺激吗?有人说,逆潮流而动为反革命,如此的话,我宁愿做这样的反革命,做个维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反革命”。
上面的文章是我在2012年有感而发写的《我的新闻白学了》。8年过去,回首望望,上述现象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迫使我这个“老愤青”不得不再次提笔向这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刺上一刀。鲁迅先生说“笔似刀”,我就以笔代“刀”,刺向这社会的肌瘤。
年过半百后,突然发现不如之前那么敢发言了。为什么?因为一不留神就会被人说成迂腐、老顽固。社会总是要发展的,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一定会出现时代与时代的碰撞的,也就是新时代与旧时代的碰撞。这种碰撞一定是必然的和必要的,我们不能阻挡时代发展的车轮。但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意味着忘记和否定过去。我们会发现百年来,中国人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同时也是给中国人自己伤害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抛弃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许多弥足珍惜的东西,而恰恰这些东西标志着我们民族特性。在许多人看来,对历史的淡漠正是发展的表征,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就意味着进步。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郭德纲说:想要创新,首先要先学会继承。
有人说,古代人比现代人要聪明。乍听起来不合逻辑,现代的科技发达程度是过去远不能比的。而我理解这句话是:古代人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现代人可利用的科技工具太多了。比如:现在当人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只要百度一下就没有解答不了的,无论正确与否都可以给你一个答案。而古代人就要翻阅书籍或者三五知己聚在一起通过辩论来寻求答案。这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可以产生出很多现代科技所给不了的东西。再者,古代人的时间好像比现代人要充裕的多,他们可以到处走走逛逛,于是留下来浩如烟海的古诗绝句和名篇佳作。科技的发展不能代替时代的进步。今天我们在大谈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寻求发展,都在急不可耐地跨越式发展。如果细问一下,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哪里,可能答案有多个。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西方为标准,可能在许多人的思维中,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不仅是标准,西方还是许多人梦想的地方,远赴西方“镀金”的人,一旦回国便身价倍增,连其家人都会有光宗耀祖之感。我们似乎不能仅用“崇洋媚外”来概括了。民族自信力的丧失,看来就是藐视传统的结果。现在,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西方标准的现代病,教育的变革就是以中国传统为对立面而设计的。那么,谁来护卫积淀数千年而摇摇欲坠的优秀传统呢?
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网络用语,着实的让我狂吐血了一把。“喜大普奔”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网上查了一下,其解释如下:喜大普奔(xǐ dà pǔ bēn)是一个网络用语,也作“普大喜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祝。这是成语?还是什么?搞不懂。心里如同吃了一百个苍蝇一样恶心的感觉。发明这类狗屁文字的人该是多么的空虚无聊。文字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发展,正如过去的文言被现代的语言文字所替代。但是,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则进行的,不能是随意的,更不能无知无畏地进行肆意篡改和臆造。任何的文化都是有根基的,有渊源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总结、积累并不断的加以完善的。类似“喜大普奔”这样的智障文字对下一代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现在的孩子由于信息开放,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大,本来已经对国学的东西知之甚少了,如果我们自己再不重视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话,就会步古埃及文明、古玛雅文明及两河流域文明消亡的后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为什么会采用文化侵略的手段来瓦解一个国家?因为,一旦一个民族的人们否定自己民族的文明与历史的话,那么,这个民族很快就会就会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电视中看到,非洲的某部落一直在沿袭、传承着本部落的文化传统,因为他们认为,祖先留下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不能遗忘,否则他们的民族将不复存在。
现在,更有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广告效应,吸引“眼球” 玩起文字游戏,将一些成语改头换面。如“衣衣不舍”——“依依不舍”,“ 饮以为荣”——“引以为荣”,“ 有杯无患”——“有备无患”,“ 桌有成效”——“卓有成效”,“默默无蚊”——“默默无闻”,“ 领鲜一步”——“领先一步”,“快治人口”——“脍炙人口”,“咳不容缓”——“刻不容缓”“口蜜腹健”——“口蜜腹剑”,“随心所浴”——“随心所欲”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广告创意,对广告商有非常大的好处,使广告商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商机。但是,这些做法不仅改变了成语的本意,牵强附会,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尤其是小学生,看多了这些广告,就会被误导,他们会误以为成语原本就是这样。倘若任由此类现象蔓延,篡改过的成语将泛滥成灾,成语将失去最初丰富的含义 那真是对民族文化的糟蹋。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已经出台了针对此类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2014年11月27日,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通知中规定: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中央也在加强传统文化的回归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希望。
在此,强烈号召社会有识之士:让我们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卫道士”吧。
本文由喜马拉雅【喜羊羊XU】作者原创,欢迎关注,欢迎收听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