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剿匪纪念遗址(武冈县西北角的这块)
湘西剿匪纪念遗址(武冈县西北角的这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后,又有一股来历不明的土匪,深更半夜窜到崇阳坪关羊,许多人急于逃命,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匆忙往山林裸奔而去,土匪趁机大肆抢掠。土匪们烧毁四周筑有青砖高墙的几座房子,烧死、杀死寨民两百多人,仅在一个大坑内,就找到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四十多具尸体。接着,该股匪徒又猛扑崇阳坪,把林家、徐家的八座房子烧光。但是,由于罗溪是武冈鞭长莫及之地,天高皇帝远,在太平年月还好,一到乱世之秋,这里就成为湘西各路土匪眼中的香饽饽。民国时期,土匪蜂起,远至贵州,近到罗溪周围各县的土匪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罗溪。土匪们你来我往,明争暗夺,奸淫掳掠,罗溪人民的生命在土匪眼中草芥不如。很多村寨:房屋被烧,东西被抢,男人被杀,女人被奸,罗溪一时间成为人间地狱。罗溪森林公园宝瑶村宝瑶一家
罗溪高顶山普昭寺:山顶雄鸡打鸣,怀化和邵阳所属四县都可以听到!
在雪峰山脉中段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一个地方叫罗溪。罗溪东北毗邻武冈(今属洞口县)江口之大马排,东接绥宁金屋塘草寨,南连绥宁水口,西枕洪江龙船塘,北界洪江熟坪乡之罗翁。罗溪,在历史上就一直属于武冈州管辖,称为罗溪团或罗溪八团,进入民国,又属武冈县境。其境内山环水抱,四周高中间低,形似一口平底锅。总顶界巍然其东,高顶山高耸于南,安顺山横亘在西,锅顶垴屹立于北,众山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高峻难以攀登。境内的公溪河自南向北、宝瑶河自北向南,分别西注沅水。
洞口县罗溪瑶族乡所辖区域概略图
罗溪因气候宜人,土肥水美,到了清朝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年间,随着山外汉人不断迁入垦荒,这里相继建立了很多瑶寨和汉族村落。特别是随着湘黔古道的兴起,朝廷在宝瑶设立了驿站,与世隔绝的罗溪一下子成为雪峰山中的一处繁华所在。
但是,由于罗溪是武冈鞭长莫及之地,天高皇帝远,在太平年月还好,一到乱世之秋,这里就成为湘西各路土匪眼中的香饽饽。
民国时期,土匪蜂起,远至贵州,近到罗溪周围各县的土匪们,纷纷将目光投向罗溪。土匪们你来我往,明争暗夺,奸淫掳掠,罗溪人民的生命在土匪眼中草芥不如。很多村寨:房屋被烧,东西被抢,男人被杀,女人被奸,罗溪一时间成为人间地狱。
民国八年(1919),江口惯匪头子萧仁庭,带领匪徒三百多人攻打大麻溪,把皮岭和大麻溪的几十座房屋付之一炬,因烧杀而死于非命的群众达到一百多人。杨兴仁一家被杀三口,有个年逾八旬的老者,看到土匪来了,慌忙起身关门,土匪对准他的胸口就是一枪,老者当场惨死于门槛之下。土匪们将大麻溪烧抢一空之后,又转向罗溪,把那里也抢掠一空。这股土匪刚退走不到半月,贵州匪首朱老巩、黔阳匪首刘同山等又率领匪徒一千多人进攻宝瑶。土匪们将宝瑶最大的陈家院子团团围住,由于该寨寨墙坚固,寨民又拼死抵抗,匪徒们不但没有攻下陈家院子,还伤亡不少。随后,土匪们从宝瑶一个货栈抢来大批煤油进行火攻,称之为“抢红”。罗溪森林公园宝瑶村宝瑶一家
土匪们烧毁四周筑有青砖高墙的几座房子,烧死、杀死寨民两百多人,仅在一个大坑内,就找到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四十多具尸体。接着,该股匪徒又猛扑崇阳坪,把林家、徐家的八座房子烧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后,又有一股来历不明的土匪,深更半夜窜到崇阳坪关羊,许多人急于逃命,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匆忙往山林裸奔而去,土匪趁机大肆抢掠。
有三名年轻女子来不及逃走,被土匪捉住。一个是罗溪杨楚江的姑娘,十八岁,刚嫁到崇阳坪林睦奇家,抓走之后,生死不知。另一个是林育才的侄女,才十七岁,土匪把她糟蹋后带去永州祁阳卖掉,残害得面黄肌瘦。后来,姑娘侥幸虎口余生,拖着病体逃回崇阳坪,但不久就病逝了。第三个是徐家的徐慈英,时年十五岁,土匪们兽性大发,将姑娘轮番蹂躏。徐姑娘当场昏死过去,土匪们完事后便丢下不管,待她醒后,回到家没几天就含恨而逝了。
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崇阳坪
从民国八年(1919)到民国十五年(1926)这八年时间内,土匪们闹得更凶。黔阳匪首罗坤山、唐五哥、段柏林、鸡脑壳(杨国清),会同匪首杨国祥、杨国雄,江口匪首萧仁庭等人渣,又先后窜到罗溪,各霸一方,互相火并,混战不休,搞得罗溪无法安生,许多村寨荒无人烟,禽畜杀绝,路无行人、生产荒废。譬如安顺上团,在土匪的火并中,两年被烧五次,几乎是寸草不留。民国十一年(1922),黔阳股匪数百人突袭安顺,将下冲、坳上等寨子七十多户人抢烧一空,当地百姓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欲哭无泪。又有十六个民众被土匪诬陷为奸细,全部用马刀砍了。一天清晨,土匪们来到雷家团关羊,又有十七人遇害,土匪们手段残忍:砍头、剁四肢、腰斩,无所不用其极。有个百姓被砍四十多刀,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民国十五年(1926),湘西大旱,谷物歉收,十室九空,饿殍遍野,匪患愈演愈烈。罗溪一带的瑶汉民众,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辛勤耕耘,喜获丰收。却不料,好不容易有点盼头,这丰收的消息又招来了土匪。
洞口县罗溪宝瑶太平古寨
民国十六年(1927),青黄不接之时,洪江一个叫谢明祥的粮商,在宝瑶买了八十担稻谷,雇人挑到龙船塘去装船。行到仙人桥的炉子岭,左青山匪部把粮食全部抢走,还污蔑这些脚夫是牛崽子(对手的小喽啰),将其个个捆绑吊羊,并当场手刃两名无辜百姓。
民国十九年(1930)后,除了黔阳、会同的土匪时常过来罗溪骚扰外,绥宁匪首萧祥正和李光义也不甘人后。
民国二十七年(1938),罗溪宝瑶过布帮,黔阳匪首鸡脑壳带领匪众,将几百担布抢得一干二净。鉴于罗溪匪患严重,武冈县府早在民国十八年(1929),就在罗溪设立了团防局,规模在十五到三十人枪。可惜,罗溪团防局也就只能吓唬下百姓。一遇土匪,团防局就作鸟兽散。在团防局当过差的,害怕土匪报复,还要巴结讨好土匪,否则轻则抄家,重则杀头。
民国二十七年(1938),因黔阳匪首鸡脑壳在宝瑶关羊,抢劫了布帮,上面追查下来,要团防局立即剿匪。团防局自卫队长李斌,带领一个班(13人)去宝瑶剿匪,谁知却被鸡脑壳在米塘坳碉堡全部缴了械,团防局丢脸丢到家了。
宝瑶太平古寨
民国二十九年(1940),绥宁匪首李光义,在灵秀堂杀害了罗溪团防局局长李文祺的崽李仁松,并抢走李的婆娘,还杀了一名黄姓私塾先生,导致团防局彻底关门,再也无法重建。
到了民国三十四年(1945),罗溪又办起自卫队,有人枪三十多条,队长是当地恶霸财主阳立炉。阳队长为了自保,竟然和各路土匪沆瀣一气,同流合污。阳立炉成了官、绅、匪三位一体的“不倒翁”。从此,罗溪的匪患,有过之而无不及!
宝瑶农庄
解放后,瑶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吊脚楼
苦难深重的罗溪人民,直到一九五零年冬,解放大军肃清了湘西各地汇集到罗溪的所有残匪之后,才真正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特别是一九五二年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土匪从根本上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困扰罗溪人民的百年匪患,终于彻底得到根除!从此,罗溪迎来了自己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