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吓得不行了呼和浩特方言(呼和浩特方言5)
把我吓得不行了呼和浩特方言(呼和浩特方言5)两个小孩儿在炕上耍,嘻嘻哈哈,你厾他一下,他厾你一下,这叫厾厾打打。厾打的烦了,就真打起啦。小时候,腊月里蒸馍馍,一揭笼帽我妈就喊我:快拿上胭脂盅盅,给馍馍厾红点点圪。她妈nia就好人样儿;脸白灵灵的,头发黑定定的;脾气也好,从没听nia高吆二喊过,针线可好了,地里头的营生也拉不下,可会过光景了。你说她乃妯娌,爱说乃馋了是爱说乃懒了,成天悠迷打盹儿,就和得了懒簧病啦,家里头的营生实手手儿不动一下,瓮蹲儿吃瓮蹲儿喝,要不是怕饿死,吃饭也得等人喂了!厾,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用指头、棍棒等轻击轻点”。如果用在绘画上,点厾,就是随意点染的意思。
方言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其最高境界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
形容小男孩儿长的漂亮招人喜欢,方言就说:看乃头睡的板盈盈的,两眼窝子毛虎噜噜儿就还会说话了,小胳膊忽奓忽奓,小腿腿圪蹬圪蹬,真亲了。
再看丑的:你瞭瞭,邦朗圪撅乃也不知道咋长的了,成天含水淋拉、能带糊出,头发日脏的就和乃毡片,你瞭那穿戴,稀松特拉、提溜连挂,也不道甚人家拉扯下的娃娃啦!
看那小女女袭人的,真拴整了。
她妈nia就好人样儿;脸白灵灵的,头发黑定定的;脾气也好,从没听nia高吆二喊过,针线可好了,地里头的营生也拉不下,可会过光景了。
你说她乃妯娌,爱说乃馋了是爱说乃懒了,成天悠迷打盹儿,就和得了懒簧病啦,家里头的营生实手手儿不动一下,瓮蹲儿吃瓮蹲儿喝,要不是怕饿死,吃饭也得等人喂了!
厾,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用指头、棍棒等轻击轻点”。如果用在绘画上,点厾,就是随意点染的意思。
小时候,腊月里蒸馍馍,一揭笼帽我妈就喊我:快拿上胭脂盅盅,给馍馍厾红点点圪。
两个小孩儿在炕上耍,嘻嘻哈哈,你厾他一下,他厾你一下,这叫厾厾打打。厾打的烦了,就真打起啦。
两个人吵架,越吵越厉害,一个边吵边用手指头指点另一个,另一个就毛啦:再厾打看爷定你的啊!
方言里的糊里打厾,是说某人办事不认真,有埋怨的意思:就这么点儿事儿也处理不好,成天糊里打厾的不知道你思谋甚了!
糊里打厾在一定语境中,也有不斤斤计较的意思:都是个人家人,统共也没多少东西,我不待要细算,就那么糊里打厾分支开啦。
老油子、老油条,是奸诈、圆滑、办事滴水不漏,在某一领域资格很老的意思。
乃可是个老油条,你能闹过他?!
人命油子指哭的要香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那种人,小孩儿居多。比如大人出门,小孩儿要跟,大人不领,就连哭带喊抱住腿不放,死活拉拽不开,最后大人气的一把从地上拽起来,恼恨恨边拉上走边骂:真是个人命油子。
人命油子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挑是非、闹争端:那个人命油子,不闹出点儿事就不歇心!
你说栽变天啦,想穿那年买下的那个长羽绒服了,翻箱倒柜死活找不见,也不到填入的哪啦。找见个那二儿年的调面子皮袄,通天独地的,暖和倒是暖和,可nia这会儿谁穿栽了,定猛真儿看见,nia还以为碰见神经病啦。
方言里的冷是青嘴哇脸,方言里的滑是冰倒擦滑,方言里的感冒着凉是拍着啦。
方言里的快是嘁哩喀喳、三八两下,方言里的慢是死秧儿倒气、慢悠塌水,方言里的想是定懂定懂。
接下来的方言(6)写甚,咋写,我还真得好好儿定懂定懂了。
高雁萍,专栏作家。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学研究班。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赛罕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百万字作品见《中国诗歌》《散文诗》《草原》《散文选刊》《西部散文家》《中国文学》《人民日报》《大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羊城晚报》《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呼和浩特日报》《内蒙古旅游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