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最有价值的出土文物(它们才是鄂州馆藏)
鄂州最有价值的出土文物(它们才是鄂州馆藏)鄂州,千年古都,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架起多元的沟通桥梁是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馆中丰富的藏品承载着灿烂文明
博物馆是什么?
是浩如烟海的文物和典籍
是对文明的延续与追寻
是在文物、历史与人们之间
架起多元的沟通桥梁
是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馆中丰富的藏品承载着灿烂文明
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鄂州,千年古都,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
而今,鄂州人打卡博物馆渐成风尚,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历史文化元素走进日常生活。
对博物馆来说
文物是灵魂
“5·18国际博物馆日”
让我们走进博物馆
听听TA们的故事
1977年8月,鄂钢火车大修车间古井出土。
肩部刻有铭文:“黄武元年作三千四百卅八枚”十二字。腹部刻铭“武昌”、“官”三字。整个器腹饰有均匀的弦纹,应为车床切削所致。腹部及底部见有一个用生铁铸补的补丁。
1988年,鄂钢综合原料场28号墓出土。
主纹为四神人间四神兽对置式环绕排列 ,内区缘为锯齿纹与半圆方枚圈组合,外区为铭文一周:“赤乌五年造作仙竟囗囗吉羊宜公侯家有五马囗囗囗”,边纹为云纹。
1991年8月,鄂钢饮料厂1号墓出土。
机盘前窄后宽,整个平面呈铲币形,面上刻有箭槽。扳机右侧刻铭“将军孙鄰弩一张”七字。
1987年12月,鄂钢综合原料厂1号墓出土。
环首呈椭圆形,方头,直背,直刃把手前端有一个活动铁环,铁环完好,可上下滑动。刃侧面有错金铭文。该环首铁刀保存较好,属罕见的精品。
1991年,鄂钢饮料厂1号墓出土。
整体平面呈横长方形,由围墙、门横、仓廪、房舍等部分构成。在院内四角,各设一个圆形仓廪象征屯粮。
1987年,鄂钢综合原料场1号墓出土。
戈矛的合体,呈“卜”字形,戟刺两面刃。
1986年,鄂城朱家垴6号墓出土。
作站立状,头戴冠,身修长,上穿交领长衫,下着裳长垂至脚,腰耳束带,两臂有对穿的小圆孔,双手拱于胸前。
1974年7月,鄂城段店墩塘出土。
双目圆瞪,昂首张望,两足自然曲蹲作跃跃欲跳状。背部饰有连串蛙纹,腹部有一小圆孔。
2008年4月,鄂钢技改工程工地刘家堰17号墓出土。
兽身腰部有一铜人坐于其上,铜人右手前伸,左手承接一灯盏,面部造型与三星堆青铜人面造型酷似,似有文化的继承发展关系。
1980年,鄂城七里界工地4号墓出土。
两扇磨盘的工作面均刻有磨槽,齿面清晰,两者之间有磨心轴套合,灰白胎,坚硬致密,青黄釉较有光泽。
你来过鄂州博物馆吗?
4个常设展厅
各具风采
鄂地古韵•鄂楚历史文化陈列
鄂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生活于此。殷商和西周时期,更有鄂国傲然雄立。东周时期,楚国迅速崛起,成为南方第一大国,鄂州先后经历了鄂楚共存、鄂被楚伐、鄂为楚邑等历史阶段。秦汉以后,鄂州又经历了作为县治、州治乃至国都等不同时期,文化薪火相传、积淀丰厚,从未间断,到清晚期,“鄂”最终成为湖北省的简称。
该陈列以鄂州的历史发展为主线,集中展示鄂州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石铲、石斧、石箭簇;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东周时期的玉石器、漆木器以及汉代至明清时期的陶瓷器等实物,让观众在欣赏这些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同古越人一起穿越新石器时代的蛮荒;寻找“熊红受封”的神圣与庄严;感受屈原行吟鄂渚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行廉志洁的崇高品德,从中体验时间与空间的嬗变、历史与未来的交融。
以武而昌•三国历史文化陈列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
江东兴起的孙吴集体政治中心随着战略重心转移而不断地迁徙。公元221年,孙权改鄂县为武昌(今鄂州)并建都此。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武昌仍作为吴国的“西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三国吴兴60年,在武昌筑城、采矿、冶铸、烧瓷、建寺、译经、对外交流,使武昌成为三国时期最繁荣的城市之一。特别是对刘蜀的夷陵之战、对曹魏石亭之战的胜利,扎实的奠定了孙吴在武昌建都立国的基础。
该陈列以三国吴国发展史为主线,以两代创业、武昌建都、陪都岁月三个部分来介绍孙吴集团在武昌建都立国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三国孙吴所造“百炼钢刀”;反映古代建筑艺术的青瓷仓廪院落;记录经济交往活动的木椟、印章、货币、磨花玻璃缽等;体现佛教文化传播的佛像及其佛像香薰等。通过实物与场景的搭配,全方位展示三国时期吴国的军事战争、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宗教祭祀、对外交流。让观众置身于“龙蟠凤集,以武而昌”的景象之中,了解三国吴史文化全貌。
以铜为鉴•铜镜文化陈列
铜镜于4000多年前开始出现。
在清代被西方传入的玻璃镜所取代之前,一直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其镜背纹饰和铭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文思想。
鄂州,两周时期为楚国别都和封邑,三国时期为吴国首都和陪都,是古代铸镜中心之一。鄂州市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古铜镜藏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古铜镜铸造工艺进行研究并成功复原复制,使“古铜镜之乡”的美誉得以传承光大。
该陈列分为中国古铜镜之乡、铜镜与古人生活、古代铜镜铸造和现代复制工艺三个部分,展示鄂州本地出土的馆藏铜镜精品300多枚,结合雕塑、场景和多媒体视频、触摸屏、幻影成像等现代科技手段,让观众不仅可了解古代铜镜的发展史、铜镜知识、鄂州在我国铜镜史上的重要地位等内容,还可欣赏到破镜重圆故事在幻影成像中的演绎;探索“透光镜”的奥秘,参与制镜等多媒体互动,体验“魔镜”虚拟换装带来的乐趣。
岁月流芳•鄂州民俗文化陈列
民俗文物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在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反映某一地区人民生产、生活、仪礼、信仰、文化、娱乐等民俗事项的文化遗存就是民俗文物。其范围包括生产、生活、岁时节令、民间文艺、宗教信仰、礼仪、民间组织(如家庭)等民俗文物,既有文献的、考古的,也有传承的,它是民俗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的反映。
该陈列将通过民间传说、民间工艺以及民俗实物,全面介绍老鄂州人的人生礼俗、生产商贸、信仰习俗以及岁时节令等。展览中大量选取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如:婚礼、祝寿、纺织、生产、娱乐等)的实物资料,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相互结合;并将一批载入世界级、国家级和省市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雕花剪纸、牌子锣、嵩山百节龙、玉连环、泽林旱龙舟等贯穿于其中,让那些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鄂州地域民俗风情在观众眼前再次呈现。
除了常设展厅外
还有2个主题展厅
不要错过哦!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鄂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展览由走向光明、伟大开端、创造辉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事记四个部分组成。时间跨度以鄂州1921-2021年期间发生的事件为线索,共收集了30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和100余件革命文物与文献资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鄂州儿女紧跟着党的步伐,艰苦奋斗,勇立潮头,走过了由农业县到工业强县,再到中等城市和航空大都市的一次次飞跃。
百年荣光
永远的青春记忆 不朽的历史丰碑
——庆祝中国共青团
成立100周年团史展览开展
百年奋斗路,青春心向党。
此次展览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重温青年运动的激情岁月,展示共青团紧跟党走的光荣历程。
鄂州博物馆不仅装载着
城市文明发展的故事
它的存在
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鄂城区寒溪路7号
它在等你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熊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