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管些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在管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管些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在管什么)有的人没有足够的意愿完成岗位工作,这就需要设计绩效和薪酬来做激励,让他们有意愿干。有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岗位工作,这就需要培训、开发,让他们有能力干。2、三大支持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支持机制分别是调配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一开始,大家都凭借和创始人的友谊和对公司前景的预期投入工作,倒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但是,随着业务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这种组织模式就出现了问题。于是,组织模式开始膨胀,管理幅度变大,管理层级变多,创始人老板不再能够监控每一个岗位上员工的工作状态。有的岗位上不一定有最合适的人,这就需要调配机制,来招聘、晋升、降职、横向调配、淘汰,把最合适的人配置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有机会干。
拨开HR们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迷雾,是让他们直面危机的最好办法。
很多HR从从业之初就被标准的流程和模块束缚了思维,却从来没有想过,企业的那些组织流程和模块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一定要有那些流程和模块?
1、组织模式
假设有一个企业创始人,看好了一个项目(目标),同时他拥有几个小伙伴(人)能够参与进来,他就会将小伙伴组合成为一个“组织”去实现目标。人不同,目标不同,组织模式(organization pattern)就不同,即需要不同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机构和岗位系统,来明确每个人应该在什么地方发挥什么作用。这个阶段,因为企业人少,业务从无到有,所以,是企业创始人而非HR决定组织模式(创始人根本没有想过要HR介入)。
2、三大支持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支持机制分别是调配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
一开始,大家都凭借和创始人的友谊和对公司前景的预期投入工作,倒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但是,随着业务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这种组织模式就出现了问题。于是,组织模式开始膨胀,管理幅度变大,管理层级变多,创始人老板不再能够监控每一个岗位上员工的工作状态。有的岗位上不一定有最合适的人,这就需要调配机制,来招聘、晋升、降职、横向调配、淘汰,把最合适的人配置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有机会干。
有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岗位工作,这就需要培训、开发,让他们有能力干。
有的人没有足够的意愿完成岗位工作,这就需要设计绩效和薪酬来做激励,让他们有意愿干。
这三大支持机制,确保人在组织模式中能按照组织模式预设的方式运行。这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提供的职能越来越多,越来越需要专业HR介入,“技术刚性”初步建立。
3、三大管理基础
调配、培养和激励都必须有一定的标准,我调配谁,调配到什么地方?培养谁,培养什么内容?激励谁,按照什么样的规则激励?事无巨细……所以,企业就有必要明确人创造价值的全过程。因此,企业开始对人(输入)、组织(过程)和目标(输出)进行界定,分别产生了胜任力评估、岗位评估(HR很难干预到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和绩效评估三大管理基础。
这些基础型工作成为了设置支持机制的起点,例如,培训内容可能来自三个方面:胜任力评估确认胜任力短板;岗位评估确认岗位内容;绩效评估确认绩效短板。激励也是一个道理,能力付薪(pay for abilities)、岗位付薪(pay for position)和绩效付薪(pay for performance)。手握这三大法宝,HR们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工作的“技术刚性”。
4、组织和岗位设计
复杂点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三大管理基础为标准,设置三大支持机制以确保组织模式按预期运行的管理工作。当然,某些时候,HR们也可能对组织模式进行干预,例如调整组织结构和岗位系统,所以,就有了组织结构设计和岗位设计两个职能。
但在这两个方面,老板和业务部门显然更有话语权。
5、人力资源规划
另外,如果三大管理基础、三大支持机制和组织模式固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像一台磨合完毕的机器。这时需要确定什么呢?需要管理人才供应链。引入“供应链”这个概念,是因为这个概念很清晰:不让需求堆积等待机器,也不让机器闲置等待需求。放到人力资源管理上,就是要做“人力资源规划”。说简单点,就是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总能够得到及时满足。
6、组织能力建设
在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平衡的前提下(人越来越少也不行),当员工按照组织模式的预设行动,且持续一定的时间,企业里各类员工的行为模式就形成了一定的惯性。组织知识得以沉淀,组织规则得以形成,组织价值观得以达成共识,这就是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