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本影响曾国藩一生的书究竟讲的是什么)
曾国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本影响曾国藩一生的书究竟讲的是什么)《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全书共四个章节,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02这句著名的“横渠四句”,出自北宋的张载,也成为了中国此后很多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的理想。何为立命?谓修身养性以奉天命。怎么立命?最近读到的这本《了凡四训》,有些值得深思的东西。
01
曾经听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至今尤记耳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可以代表中国儒生的最高理想。
这句著名的“横渠四句”,出自北宋的张载,也成为了中国此后很多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的理想。
何为立命?谓修身养性以奉天命。
怎么立命?最近读到的这本《了凡四训》,有些值得深思的东西。
02
《了凡四训》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给自己儿子写的告诫书。全书共四个章节,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并被后世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全书11600字,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章节。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列举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援引诸多先贤哲理,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法则。
这本书甚至影响到了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一生。他在读了《了凡四训》后,豁然惊醒,将自己的号改为“涤生”,并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
曾国藩青年时期与当时一般读书人一样,染有不少陋习,诸如通宵打牌、爱好抽烟、郊游放浪等等:
目无余子,自命不凡;轻浮好色,心贪嬉游;多言好动,不能安坐。
他在读完《了凡四训》之后深受感触,1831年,曾国藩改号“涤生”。自云:“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曾国藩改号“涤生”,意在与过去的陋习决然告别,开始一段新生活,从此他也成就了一辈子的自律。
他一生坚持写了33年日记,这些日记除了战事、读书、交友等记载外,大量记载的是自己如何反省、如何改过自立。
03
书中的第一章,就是“立命之学”。
其核心思想是:“命由自立,福为己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命由自立”就是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
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存在一个观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袁了凡却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种思想观念,和袁不凡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要了解他在书中阐述的人生哲理,就必须先了解袁不凡此人。
袁了凡过去是个很信命的人,他曾经偶遇过一位算命大师孔先生。孔先生为他算命,从官位几品、俸禄几何,到有无子女、何时寿终,大事小情非常详细。事后,这些推算一一灵验,甚至连考试的名次都算得很准。
孔先生推算袁了凡五十三岁寿终正寝,且命中无子,仕途也不算顺利。古人是很信命的,所以才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的人生信仰。再加上孔先生推算得准到细节都能对上,这让袁了凡无法不相信。
既然命该如此,那又何必再去努力,所以袁了凡也和我们很多人一样,选择了躺平摆烂。
可是后来有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他的想法,这个人就是云谷禅师。从此之后,袁了凡彻底斩断过去,开启新生,正如他在《了凡四训》中所写: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有趣的是,袁了凡最后有了儿子,并且活到七十三岁才寿终正寝,可见命由自立才是真理。
04
《了凡四训》虽然简短得只有一万多字,却字字珠玑。作者把自己的人生哲学通过简练的语言全方位地展示了出来,但是很多时候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能够坚持不懈地践行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了凡四训》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书,它需要你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找到“立命”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