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在柏林马克斯·贝克曼《Descent from the Cross》,布面油画,151.2×128.9cm,1917年马克斯·贝克曼的作品以其粗犷分明的线条、鲜明大胆的色彩与紧凑连贯的画面为特点。与同时代的德国前卫艺术家不同,马克斯·贝克曼的创作受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及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影响极大,他没有选择抽象主义的创作风格,而是专注于研究传统的具象绘画形式。马克斯·贝克曼《Paris Society》,布面油画,109.2×175.6cm,1931年他将“取材现实,将无形变有形”作为自己的艺术理想,用画作描绘着残酷、痛苦的社会事实。从早期的历史题材到后来的写实主题,这位艺术家始终借作品描绘着社会及人性的黑暗面。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

马克斯·贝克曼《Before the Masked Ball》,布面油画,80.4×130.5cm,1922年

艺术家马克斯·贝克曼的一生经历了一战和二战。不论是在艺术界声名鹊起,还是作为战场的医疗兵,抑或是被纳粹迫害,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最终都成为了创作的养料。他以一己之力,影响着德国的艺术创作风格。

马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虽被认为是德国表现主义大师,但他本人却始终拒绝这个标签。他认为每个艺术家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不需要被分类、定义。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2)

艺术家马克斯·贝克曼

马克斯·贝克曼的作品以其粗犷分明的线条、鲜明大胆的色彩与紧凑连贯的画面为特点。与同时代的德国前卫艺术家不同,马克斯·贝克曼的创作受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及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影响极大,他没有选择抽象主义的创作风格,而是专注于研究传统的具象绘画形式。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3)

马克斯·贝克曼《Paris Society》,布面油画,109.2×175.6cm,1931年

他将“取材现实,将无形变有形”作为自己的艺术理想,用画作描绘着残酷、痛苦的社会事实。从早期的历史题材到后来的写实主题,这位艺术家始终借作品描绘着社会及人性的黑暗面。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4)

马克斯·贝克曼《Descent from the Cross》,布面油画,151.2×128.9cm,1917年

在柏林

光芒与痛苦的落差

如果将城市作为划分马克斯·贝克曼创作阶段的标志,那么柏林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既见证了他辉煌的成就,也代表着其被纳粹迫害的痛苦。马克斯·贝克曼艺术生涯中许多重要的转变都以柏林为舞台展开。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5)

马克斯·贝克曼《Junge Männer am Meer》,1905年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6)

马克斯·贝克曼《the great scene of agony》,布面油画,141×131cm,1906年

在一战之前,马克斯·贝克曼在柏林度过了顺风顺水的十年。即使后来定居于法兰克福,他也始终和柏林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一时期的贝克曼一直活跃于艺术界,他多次在柏林举办艺术展,其作品也被当时的公众追捧。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7)

马克斯·贝克曼《Family Picture》,布面油画,65.1×100.9cm,1920年

这一时期的德国艺术家大多认为德国与法国、意大利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他们的作品灵感大多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而非理想中虚构的状态。而马克斯·贝克曼的作品更类似于二者的结合。

受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等哲学大师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意象。很多人觉得哲学类的文学作品生涩难懂,看久了甚至还有些“催眠”效果。但他的画作虽融合了哲学思想,却能让观者陷入其中、久久注视并忍不住探究画面背后的深意。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8)

马克斯·贝克曼《Quappi in Pink Jumper》,布面油画,105×73cm,1932-1934年

1914年一战爆发,为了感受生活,马克斯·贝克曼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医疗兵。在一部关于他的传记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他创作的画面,而是其在战场中的镜头:惨白的医疗帐篷、受伤的前线士兵、严肃而匆忙的医务人员……

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甚至能辨认出子弹的轨迹,不断地幻想着自己可以凭借声音躲开这些伤害。”马克斯·贝克曼的神经在这段时间始终是紧绷的,这样高压的状态让他产生了幻觉,而这些幻觉彻底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9)

马克斯·贝克曼《The Night》,布面油画,133×153cm,1918-1919年

一年后,由于严重的精神衰弱问题,马克斯·贝克曼离开部队,回归创作。受战争的影响,他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底层的畸形现象,用作品表达自己否定、嘲讽的态度。

他以作品描绘惨烈的战场,木偶式的人物形象更给作品增添了一份恐怖。不协调而饱满的用色,让画面整体视觉冲击力更强。在马克斯·贝克曼的作品中,观众大多感受到的是悲哀、残酷,虽无理想、快乐可言,却更能直击人心。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0)

马克斯·贝克曼《Still Life with Three Skulls》,布面油画,1945年

他在1918年这样写道:“我热爱绘画,因为它迫使我保持客观。没有什么比多愁善感更令我厌烦的了。”贝克曼是第一个提出这一观点的艺术家,而这种观点也逐渐确立了战后美学的流行趋势。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1)

马克斯·贝克曼《The Dream》,1921年

但好景不长,纳粹主义的兴起彻底阻断了他顺利的艺术发展道路。因希特勒厌恶现代艺术,马克斯·贝克曼受到纳粹政府的打压。后者将其作品描述为“文化的布尔什维克”(Cultural Bolshevik),甚至撤销了他在法兰克福施泰德美术研究院的教职,没收了各大博物馆收藏的500多幅贝克曼的作品。

1937年,“堕落的艺术”(Degenerate Art)展览中展出了包括马克斯·贝克曼在内的众多当代艺术家作品。在此之后,他和妻子前往荷兰,流落异乡。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2)

马克斯·贝克曼《Departure》,布面油画,1932年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3)

马克斯·贝克曼《Apache Dance》,布面油画,59×52cm,1938年

他在德国的日子是激烈的。这种“激烈”体现在其创作、艺术界的境遇、生活等方方面面。从1884-1937年的50余年间,马克斯·贝克曼经历了成名、风格转变、战争、精神折磨、被迫害等一系列问题。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很少有人能过上平静的生活,但如此激烈的生活同样也是少数。正是这样丰富的经历,让他的作品内涵越发深厚。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4)

马克斯·贝克曼《Acrobat on the Trapeze》,布面油画,1940年

在纽约

人生最后的宁静

马克斯·贝克曼生命的最后三年是在纽约度过的,在这里他得到了少有的宁静。从流亡荷兰开始,他始终寻求着身心的解脱。不论在哪里,贝克曼都怀念着德国,这一点也是他借作品不断向人们传达的观点。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5)

马克斯·贝克曼《Großes Varieté mit Zauberer und Tänzerin》,布面油画,115×150cm,1942年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6)

马克斯·贝克曼《Temptation》,布面油画,1936-1937年

从荷兰到美国的十余年间,其作品创作主题始终为“流放”。这两个字描述的不仅仅是艺术家当时的生活状态,还包含着他对社会中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在这一时期,其作品的隐喻效果发挥到极致。从个人肖像到风景静物,再到展现社会场景的画作,每一件作品都有其内在的深层含义。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7)

马克斯·贝克曼在纽约工作室的照片,旁边是他的画作《Falling man》。

和前半生的日子比起来,他在纽约的日子显得格外宁静。二战结束后,当代艺术兴起,纽约成为了新的世界艺术活动中心。马克斯·贝克曼在纽约沉浸于艺术中,度过了最纯粹的三年。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8)

马克斯·贝克曼《Carnival》,布面油画,1943年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19)

马克斯·贝克曼《Quappi mit Papagei》,布面油画,1936年

这位艺术大师在去世时也是极具戏剧性的。他在前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查看自己作品的路上突发心绞痛,倒在了路口。他到最后也没能看到那副作品展出的样子。这不仅仅是马克斯·贝克曼的遗憾,也是艺术界的损失。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20)

马克斯·贝克曼《Der verlorene Sohn》,布面油画,1949年

拒绝被定义

艺术从不是靠个人名气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马克斯·贝克曼这个名字并不算是家喻户晓。比起艺术家本人,人们更为熟悉的是其作品。他一生始终拒绝被标签化。这样的结果,对他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他成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作品上。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21)

马克斯·贝克曼《perseus last duty》,布面油画,89.4×142cm,1949年

其结合了宗教含义的寓言性作品是他艺术创作的典型代表。马克斯·贝克曼在画作《鸟的地狱》中,用鲜艳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描绘了幻想中的地下世界,以此隐喻当时的社会状况。他将古典主义及神话宗教元素与现实问题融合,展现人们的苦难。这幅作品在2017年伦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中以36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其个人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22)

马克斯·贝克曼《Hell of Birds》,布面油画,120×160.5cm,1937-1938年

马克斯·贝克曼一生中另一出色的作品就是个人肖像画系列。他所绘制的肖像之所以闻名,绝不是由于人物刻画得多么细致、生动,而是因为他给作品赋予的特殊含义。贝克曼在画作中描绘的不只是个人形态。在这些作品中,他的形象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符号,而不仅仅代表其个人身份。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23)

马克斯·贝克曼《Self-Portrait in Blue Jacket》,布面油画,1950年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24)

马克斯·贝克曼《Self-Portrait with Champagne Glass》,布面油画,1919年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25)

马克斯·贝克曼《Self-portrait with Horn》,布面油画,1938-1940年

利用特殊光影效果展现黑暗前景;以乐器隐喻其他物品,影射社会现实;人物一个细小的特殊手势、动作都暗藏讽刺含义,这些都是贝克曼的拿手好戏。他的作品不仅仅包含艺术价值,其内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不容小觑。艺术史学家科妮莉亚·斯塔贝诺(Cornelia Stabenow)评价其画作是“自我肖像中最忧郁、最神秘的作品”。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26)

马克斯·贝克曼《Selbstbildnis vor rotem Vorhang》,布面油画,1923年

大多数艺术家的作品往往都蕴含着自己对艺术、文化、社会的思考,但大多还是表现所描绘的事物本身的状态。像马克斯·贝克曼一样,将画作变成寓言故事的创作仍是少数,其内在的隐喻含义甚至已经超过了画面本身的价值。

赵贵明画价格表(为何拒绝表现主义大师的标签)(27)

马克斯·贝克曼《Beach Scene with Sunshade》,布面油画,1936年

对于马克斯·贝克曼的作品,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其中最贴切有趣的就是“他的作品很德国”,这样的评价看起来很随意,但却证明:贝克曼的作品是德国那个时代的代表。他用表现主义的外壳包裹象征主义的内核,所呈现的画作看似荒诞,却也是当时社会最真实的写照。透过这些作品,我们也能窥见德国社会的一角。

精彩回顾:

为何迷恋文字的人颠覆了艺术史?

去哪看展?私人博物馆或成未来主流?

珠宝为何要设计成蛇、鸟、鱼、虫?

[编辑、文/张欣彤]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