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乐清市西门头乡村振兴(争当共富路上的县域标杆)

乐清市西门头乡村振兴(争当共富路上的县域标杆)通过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乐清经济总量、增量5年来稳居温州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规上企业亩均税收居全省各县市第1位,工业总产值迈上两千亿新台阶,市场主体近20万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276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总数达11家,正泰电器已成为温州首家市值超千亿元的企业。乐清电气产业成功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全国25个集群中唯一以县域为主导命名的集群,并列入浙江省首批低碳试点县创建名单、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市。当前乐清正在依托全国首个县级碳普惠市场平台,优化“碳均论英雄”应用场景,高标打造一批示范引领的“近零碳工厂”和“低碳园区”,积极培育储能等新兴低碳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5年来,众多乐清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改、数字化改造,实现制造方式和产品迭代升级,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制造

来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启航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奋斗新目标。

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乐清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开幕。共富路上,打造“醉美之城·幸福乐清”的号角正式吹响,乐清将在新的赶考路上牢记初心使命,锚定新目标,接力奋进,接续奋斗,在新的赶考路上再创乐清高质量发展新辉煌,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

回眸这五年,“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千年古县乐清发展硕果累累,一家家企业发展壮大,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公园绿意盎然,一项项民生举措纷纷落地,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145万市民真切感受着城市的精彩“蜕变”。

聚焦高质量发展争当“排头兵”

只闻轰鸣声,鲜见工人影。正泰“未来工厂”的生产线上,机械手闪转腾挪、施展手艺,丝毫不差地完成冲压、焊接、精准组装等动作。“作为国内首条企业自主设计、制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断路器全制程自动化生产线,项目节省人员759人,每1.2秒即可生产出一个断路器。”正泰电器生产运营部总经理高俊介绍,正泰已投入智能化技改资金40亿元。

5年来,众多乐清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改、数字化改造,实现制造方式和产品迭代升级,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提升了制造精度、生产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德力西建立了自身特色的精益生产体系(DPS),亩均工业增加值达1028万元/亩,同比增加23.96%;天正投入4980万元打造智能工厂,生产运营成本降低8%,能源利用率提升10%;意华股份与华为研发生产的5G高速连接器,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乐清规上企业智能化技改覆盖率达90%以上。

通过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乐清经济总量、增量5年来稳居温州市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规上企业亩均税收居全省各县市第1位,工业总产值迈上两千亿新台阶,市场主体近20万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276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总数达11家,正泰电器已成为温州首家市值超千亿元的企业。乐清电气产业成功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全国25个集群中唯一以县域为主导命名的集群,并列入浙江省首批低碳试点县创建名单、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市。当前乐清正在依托全国首个县级碳普惠市场平台,优化“碳均论英雄”应用场景,高标打造一批示范引领的“近零碳工厂”和“低碳园区”,积极培育储能等新兴低碳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乐清将坚定扛起温州发展排头兵和顶梁柱的使命担当,深入实施谋大招强“一号工程”,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围绕延链补链强链育链,大力招引、培育发展“新基建”、数字经济、临港经济、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慧家居、智能电子终端、未来产业等更多百亿级项目,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最新列、奋进全国县域经济前十强。

除了工业经济外,乐清的农业和商贸业发展也是形势喜人,5年来,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66∶50.99∶46.35调整为2020年的1.7∶46.9∶51.5,不断形成“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大趋势。正大广场、奥特莱斯、天元广场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培育出总部经济园1号楼、农商大厦、德力西大厦等3幢亿元税收楼。

在农村,乐清成功打造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借力铁皮石斛先导区建设,以省级农业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雁荡山铁皮石斛”区域公共品牌为引领,持续发挥聚优品、铁枫堂等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形成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示范基地。以慢方适为代表的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动石斛产业链从种植到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深加工、观光游融合发展,产业链年产值从三年前的20亿元跃升至50亿元,产品附加值增长150%。

一二三产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将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打响“乐耕清耘”区域公共品牌,使“农村让人们更向往”的目标逐步在实现。

乐清市西门头乡村振兴(争当共富路上的县域标杆)(1)

提升城市能级展现“全域美”

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是发展的关键抓手。5年来,乐清大力开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纵深推进“大拆大

整”“大建大美”,完成史上最大规模15个整村1.4万户的城中村征迁,累计开工“大建大美”项目96个,建成96个,完成投资312.58亿元,相继建成投用总部经济园、蝴蝶广场等一批标杆项目,有力破解中心城区半城市化现象,全面提升城市颜值和品位,赢得市民广泛点赞。

12月20日一早,市民周女士从“海岸明珠”的家出发送孩子去实验小学滨海校区上学。驾车行在路上,眼前是宽阔平整的大路,一旁是绿草茵茵的中央绿轴、恢宏大气的体育中心、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几年前,得知村里的老房子要拆时,我们特别不舍。没想到短短几年,生活的环境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作为曾经的征迁户,她笑道。放眼望去,乐清城区大地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令人不敢想象的巨变,源自于乐清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强大决心。

从“大拆大整”到“精建精美”,乐清以翻篇归零的姿态再出发,打开了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空间。随着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乐清“一心两翼”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建成104国道虹桥至乐成段改建六环路段、疏港公路南塘至乐成段、电器城大道等一批域内交通项目,中心城区辐射力、首位度大幅提升,全面迈向“滨海时代”,力争成为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标准制订地。与此同时,乐清湾跨海大桥及连接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绕城高速公路等一批外联交通项目已陆续建成,南接温州都市区、北连沪杭甬地区的沿海交通大动脉加速构筑,未来乐清将加快构建对外交通大通道,力争2022年建成瓯江北口大桥,2023年市域铁路S2线乐清段建成通车,2026年前甬台温高速柳市互通、温乐快速路一期等一批交通主干道建成投用,争取乐清站成为温福高铁起点站,推动杭温高铁和甬台温高铁经乐清站,实现20分钟通行市内“一城三组团”、30分钟到温州主城区、60分钟到杭州、90分钟到上海,构建高铁枢纽。

不止“精建精美”。去年开始,乐清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全域美”建设,聚焦聚力环境卫生整治、靓丽城区建设、美丽镇村建设等八大行动,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塑造“雁荡云起、清湾风扬、双塔宁望、百溪镜流”的全域美丽独特气质。两年来,451个“全域美”建设重点项目开工385个、完工241个,其中清和公园改造提升、8个高速出口和3个动车站绿化景观提升、淡溪石斛特色产业园等一大批“全域美”建设成果精彩亮相,柳市镇、虹桥镇获评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城镇,今年北白象镇、淡溪镇、芙蓉镇、雁荡镇均已完成省级美丽城镇样板乡镇考核验收,处处建美已成为乐清的年度主题词、靓丽风景线。

加大民生投入凸显“幸福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每年新增财力七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8000元现象,并辅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进行精准服务,以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

在乐清市南塘镇有一户四口之家,户主陈某萍患有乳腺癌等疾病,无法劳作;大女儿每年学费支出6000元;小儿子视力残疾三级,又患上恶性肿瘤;丈夫黄某峰边照顾患重病的妻儿边打零工,巨额的医疗负担让四口之家陷入困境。乐清市社会大救助服务中心通过主动医疗预警功能,主动为其在线上申请低保,成功将一家人纳入低保,每月可领取2800元保金。乐清通过实施数字化社会大救助,一年多来已累计投入政府类社会救助资金1.97亿元,已有1.45万人次通“零次跑”“零材料”甚至“免申请”等智配直享方式完成办结。

除了数字化社会救助平台外,乐清的公办幼儿园、远程诊疗已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横向打通6家县级医院数据,纵向联通所有乡镇卫生院医疗终端设备,实现了全市院际电子病历、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跨学科数据共享,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为推进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乐清深入破解阅读存在的“地域、时间、资源局限性”难题,高标准打造“读书之城”,建成图书分馆51个,百姓书屋13家,城市书苑22家,图书流通点78个,实现了25个乡镇(街道)图书通借通还全覆盖。同时打造集“阅读、创意、文化、旅游、便民”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公共阅读新空间,构建“1 30 N”新型公共“乐读”体系,其中清和书苑投入使用短短半年就吸引近10万读者。

此外,乐清还着力改造单村水站166个,30多万名农群众实现从“喝上水”到“喝好水”;建成“污水零直排区”项目497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到16.3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4%。

蓝天、绿地、净水……日益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乐清城乡宜居品质和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镇踏上“时代快车”,乡村悄然“蜕变成蝶”,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省清新空气示范区、省新时代美丽城镇优秀县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展望孕育希望,催人奋进的崭新征程,乐清将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构建山水辉映、蓝绿交织、自然和谐的生态风光。

奋进新征程,惟实干者进、惟担当者赢、惟奔跑者胜。在中共乐清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乐清市委书记徐建兵掷地有声描述五年发展蓝图,站在国家县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的新起点,乐清找准新方位、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砥砺前行,锚定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这一总目标,打好“三升一优”“三比讲”“三学一争”三套组合拳,夺取“十大标志性成果”,在九个方面走前列、当标兵,勇扛使命、勇闯新路、勇当先锋,奋力打造“醉美之城·幸福乐清” 率先展现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乐清图景!

乐清市西门头乡村振兴(争当共富路上的县域标杆)(2)

数读这五年

乐清市西门头乡村振兴(争当共富路上的县域标杆)(3)

乐清市西门头乡村振兴(争当共富路上的县域标杆)(4)

启航“1310”新征程

1

是锚定一个总目标

即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

3

是打好三套组合拳

“三升一优”:产业升级、城乡升质、文化升华,优民生。

“三比一讲”:乡镇(街道)层面要比谁发展质量高、比谁环境风貌美、比谁平安稳定好,讲贡献度;

部门层面要对上比争取、对下比服务、对内比风气,讲执行力;社会层面要比创业创新、比诚实诚信、比友善友爱,讲价值观。

“三学一争”:学理论、学业务、学法律,争做新时代好干部。

10

是夺取“十大标志性成果”

一是冲刺全国十强。到202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超6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2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50亿元。全力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最前列、奋进全国县域经济前十强。

二是打造数字高地。全面落实“152”工作体系,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率先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让城市更聪明、经济更智慧、治理更高效、生活更便捷。

三是落地百亿项目。深入实施谋大招强“一号工程”,大力招引、培育、落地一批百亿级项目,确保实现百亿级单体制造业项目“零突破”。

四是建设未来城市。抢抓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创建机遇,构建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未来工厂等城市未来新场景,赋予城市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品质内涵。

五是重振雁荡雄风。高标打造国际一流休闲旅游康养度假胜地;以雁荡山为龙头,推动核心景区“内外”开发、周边乡镇联动发展,加快形成大雁荡旅游发展格局,全域绘就“山水诗路?诗画乐清”美丽图景。

六是实现乡村振兴。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高标建成一批共同富裕带和美丽乡村风景线,推动农业与工业争辉,率先闯出城乡融合、共富共美新路子。

七是构建高铁枢纽。全力争取乐清站接轨杭温高铁、温福高铁、甬台温高铁,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构建温州北翼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连接沪杭甬、融入长三角。

八是兴建东方大港。推动乐清湾港区全方位提级扩能,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打造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重要口岸。

九是创办本土大学。深化与全国知名大学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实现高等院校“零突破”,为乐清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十是保障山海安澜。开展山溪、水库、河网、海塘、海湾全域综合治理,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谋划打造以滨海大道为主干线的沿海生态走廊、安全屏障,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