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莎士比亚最经典情话(满口都是黄段子)

莎士比亚最经典情话(满口都是黄段子)克蕾雪达成长在贵族的家庭,佩戴手套也不会像劳动妇女那样,是为了保护双手。所以,手套在克蕾雪达这边,正如佩戴在头上的花朵一般,是日常的装饰,是美的修饰。佩戴着绣着美丽花朵的手套,让女性在家庭舞会上大出风头,或许是莎士比亚时代常见的情况。莎士比亚克:这手套也请您永远戴在手上。我什么时候再见您呢?特:我会贿赂希腊的守兵,每天晚上来探望你。可是你不要变心……’”恋人分别,互送定情之物,原本是稀松平常之事。可我们读到此处,心里难免会犯嘀咕?克蕾雪达所送礼物,为何偏偏是手套呢?两人春宵一度,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爱情的甜蜜。恋人的告白,你侬我侬,令人动容。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特洛埃围城记》(又名《特洛埃勒斯与克蕾雪达》,朱生豪译)中,特洛埃勒斯与克蕾雪达好不容易走在一起,春宵一度。“那张床是不会泄露你们的秘密的,你们尽管去成其美事吧”,可是两人一觉醒来,情况却急转直下。因为交换战俘的原因,克蕾雪达成为了筹码。政治正如无情的机器,把两人的恋情撕裂。在潘达勒斯家里,这对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

“‘克:啊!殿下,那您就要遭到不测的危险啦;可是我的忠心是不变的。

特:我要出入危险,习以为常。你佩戴着我这衣袖吧。

克:这手套也请您永远戴在手上。我什么时候再见您呢?

特:我会贿赂希腊的守兵,每天晚上来探望你。可是你不要变心……’”

恋人分别,互送定情之物,原本是稀松平常之事。可我们读到此处,心里难免会犯嘀咕?克蕾雪达所送礼物,为何偏偏是手套呢?两人春宵一度,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爱情的甜蜜。恋人的告白,你侬我侬,令人动容。

莎士比亚最经典情话(满口都是黄段子)(1)

莎士比亚

克蕾雪达成长在贵族的家庭,佩戴手套也不会像劳动妇女那样,是为了保护双手。所以,手套在克蕾雪达这边,正如佩戴在头上的花朵一般,是日常的装饰,是美的修饰。佩戴着绣着美丽花朵的手套,让女性在家庭舞会上大出风头,或许是莎士比亚时代常见的情况。

女人的纤纤玉手,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审美对象。它是通向了情欲的大门,泄露了春色。贾宝玉望见了薛宝钗雪白的隔壁,心里不免一阵恨恨。所以,当一只手套佩戴在手上之时,它的性质就悄然发生变化,不再是单纯的编织物,而是身体的延伸,是道德的捍卫者,是肉体权力的边界。一副手套的领地虽然只有“一亩三分地”,但它所构建的边界线,俨然不可侵犯。手套的遮掩,正是对身体庄严的守护。

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之中,“双手”意味甚多。一旦两只手牵到了一块了,说明了两人经过长久的试探、徘徊、警惕之后,终于开始抹除横亘于两人之间的边界线。牵手,是对作战成果和认可。当然,男女双方也开始分享着各自的身体权力。有了这样的基础,才会作进一步的发展,才会进行共同开发,拓展身体权力的边界。在道德矜持的莎士比亚时期,城市里到处出没的浪荡子,淑女们确实有理由让自己尽可能地远离危险。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若是一个女人未婚生子,所承受的风险该有多大。

如果有人乘坐时光机,在莎士比亚环球剧场里观看了不同时期的《特洛伊围城记》,定然会发现,克蕾雪达的手套,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17世纪之时,克蕾雪达佩戴的是绣着美丽花朵亚麻质地的手套。到了20世纪20年代,克蕾雪达的手套悄然变成了针织手套。或许太难清新的缘故,白色的针织手套还没有戴热,克蕾雪达在一转眼之间就戴上了歌剧手套。这是20世纪的40年代,大众还未从战争的创伤里恢复过来。细长的歌剧手套,遮掩了克蕾雪达雪白的手,增加了几许暧昧又神秘的魅力。到了60年代初期,因为电影《蒂凡尼的早餐》的出现,歌剧手套的流行度持续升温。

在《蒂凡尼的早餐》这部电影里,奥黛丽·赫本饰演一名叫做霍莉的上流社会的交际花。据说,在杜鲁门·卡波特撰写剧本之时,他心目中的的霍莉是那个摁住自己飘扬裙子的玛丽莲·梦露。在卡波特的心中,交际花就应该像梦露那样,生命力旺盛,性感得令男人难以自持,而非如赫本那样优雅高贵,美得一尘不染。在电影海报里,霍莉戴着黑色歌剧手套,一手托腮,一手持着长嘴烟,眼神清澈,面含微笑,天真又深情地注视着你。作为一名观众,焉有不动情的道理?

莎士比亚最经典情话(满口都是黄段子)(2)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剧照

到了70年代,一身朋克打扮的克蕾雪达让他感到震惊——她送给特洛埃勒斯竟然是露指手套!

生死爱情,在这里竟然成为了一个可戏谑的对象。他感到出奇的愤怒,觉得自己受到愚弄,愤而离开座位。就在他即将走出大门之时,深爱莎士比亚的他,忍不住瞥了一眼舞台上的克蕾雪达——她佩戴的手套已经变成了蕾丝手套!若隐若现的双手,顿时勾引了他的内心隐秘的欲望。这是20世纪的80年代,是麦当娜所引发的新的时尚风潮。他踟蹰着要不要返回了座位,可碍于情面,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走出环球剧院。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特洛埃勒斯和克蕾雪达这对战争的情侣身上来。若是你已经认真阅读过剧本,当然不难发现,两人的关系也像是一场拉锯战,充满了机警的攻防。特洛埃勒斯正如当下急不可耐的少年,见了姑娘,脑海里总想着一步到位。而克蕾雪达虽然深爱着特洛埃勒斯王子,却显得夷犹和疑虑重重,生怕自己所托非人。直到她的叔叔保证之下,克蕾雪达才肯献身于特洛埃勒斯。

男女之间的恋情,你进我退,犹如战争。但凡战争,几乎都伴随着惨烈的牺牲。胜利者会会成为失败者的主人。换言之,恋人之间的战争是地位的争夺,是权力关系的延展。两人经过漫长的交战——或以态度冷落之,或以手段折磨之,或借助他人——决定了谁是征服者,谁是臣服者,谁是奴隶主,谁是奴隶。

莎士比亚最经典情话(满口都是黄段子)(3)

电影《危险的关系》剧照

所以,在《危险的关系》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和瓦尔蒙子爵你来我往,处处提防,又处处勾引,煞是好看。或者更进一步,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甚至希望强者通过命令、惩罚等措施来规训自己的行为,来表明对方的爱意。奴隶主给予奴隶奖励,奴隶享受专属的荣光。在《O娘的故事》里,恋人的权力关系,被演绎到极端。O娘通过不断接受、甚至是满足恋人的惩罚,来定位自己准确的位置。

恋人之间从属关系的争夺,本质上是把双方处于对等的位置。鉴于16世纪女性地位低下的事实,在莎士比亚那里,女性是审美对象,是取悦的对象(或许,莎士比亚更多的是在考虑戏剧的张力),而非是完全满足男性欲望的对象。这样的情欲关系,在中国古典文学之中是难以见到的。可能是因为中国是根深蒂固的男权社会,惯于把女性当作是满足欲望的对象——至少,男作家描写女性之美、之欲望的能力,即使在今天也是捉襟见肘的。

出生于1530年的约翰·莎士比亚,虽然是名农民的儿子,却满怀雄心壮志。他希望自己能逃脱农民的宿命,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进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成为镇上受人尊敬的议员。老莎士比亚是典型的大航海时代的商人,崇拜商业的力量,坚信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改变生活境遇。在他20岁左右,毅然弃农,只身来到斯特拉福小镇学习制作软皮手套和皮饰物的手艺。

手套的原材料主要是动物皮。每天都有商人赶往屠宰场,从屠夫那里收购原材料,然后运往工厂,进行再生产。各式各样的皮饰物,也经由商人们销往英格兰各地,甚至是欧洲各地。老莎士比亚是这群商人中的一员,售卖手套等皮饰物让他完成了阶级的跳跃。

莎士比亚最经典情话(满口都是黄段子)(4)

在巴普蒂斯塔之前

屠宰场每天产生大量的膀胱、皮囊等“废弃物”,但屠夫和香肠商人们生财有道。他们秉承着先人的经验和智慧,生产出合乎人类需求的产品——安全套。这些商品当然不会像香肠、皮手套那样大张旗鼓地售卖给消费者,而是隐秘地出售给城市男女。事实上,在16世纪之前,生产安全套还是一个近乎地下的状态。流连于情场的风流男女,对安全套等产品自然是欢迎有加。面对着顽固的教会和无情的税吏,生产者和消费者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若是你穿越到1580年左右,走进老莎士比亚的皮饰店,冲着靠在柜台里老莎士比亚说,给我来双手套。这时,老莎士比亚定会细细打量着你,仿佛要看穿你的一切。若你穿着放浪,老莎士比亚会朝着你挤眉弄眼,然后转身进了内房,拿出“手套”偷偷塞进的手里。错愕之中,你瞧见了“手套”的真面目,顿时羞红了整张脸。而老莎士比亚正靠在柜台上,朝你露出了心知肚明的微笑。

在欢场之中,“香肠”“尿泡”“皮囊”“手套”这些词汇的指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了安全套的委婉的说法。故而,安妮·科利尔认为克蕾雪达送手套是一种性行为的象征。因为“手套就已经在文学作品中拥有了双重含义:一种同时代表着阴茎和阴道的象征,同时代表着男人和女人在性交中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看,莎士比亚无疑是在向观众讲述了一个荤段子。而这样的荤段子,也只有16世纪后期的伦敦观众才能明白。

莎士比亚戏剧里的人物,满嘴都是荤段子?即使是令人心碎的悲剧里,人物也如滑稽丑角一般,时时刻刻逗引着观众的笑神经。——等等,莎士比亚脑子里充满了荤段子,这还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高不可攀的大文豪吗?事实上,莎士比亚的“粗鲁”远超我们的想象。随笔作家小白在《好色的哈姆雷特》一文中,就巧妙地指出好姆雷特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忧郁王子,而是一名油嘴滑舌的放荡子。哈姆雷特、奥菲利亚以及王后上演的那一场戏中戏,简直就是粗俗得不堪入目的调情戏。

出现这种状况,自然是因为“莎士比亚剧本里,有关性的双关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仅仅涉及女性身体私处的双关语词汇短语就有180种以上,如‘玫瑰’、‘指环’等”。历代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也证明了这一点,莎士比亚的剧本里充斥着大量的荤段子。有人把里面的性双关语编纂成书,竟然是“煌煌巨著”——到了今日,有出版社为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出版全集,卖点赫然有“还原‘荤段子’”。

莎士比亚最经典情话(满口都是黄段子)(5)

插图由约翰·吉尔伯特爵士为喜剧的错误由威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钟情于“荤段子” 自然是考虑到戏剧效果。在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看戏成为了伦敦人民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劳累了一天的市民们,花上一便士到剧场里看看戏,那是最好不过的休闲了。莎士比亚要把观众们吸引到剧场里来,当然是要投其所好。市民们喜欢荤段子,那就给他们整几段,让他们彻底忘却烦恼和劳累。顺便一提,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元杂剧作家身上。关汉卿在《窦娥冤》里那句著名的“我是一颗砸不烂的铜豌豆”,就有号好事者考证出来,铜豌豆其实是男性睾丸。

其实,莎士比亚在戏剧里添加荤段子,乃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优良传统”。在几乎与他同时代的拉伯雷、博伽丘的著作里,就充满了市民喜闻乐见的荤段子。这些沾满人的气息的荤段子,就像是尖刀一样,冲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不但如此,荤段子的力量还在持续发酵。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也有荤段子的一份贡献。路易十六和情妇的故事,早就随着情色小册子散播到市民中间。波旁王朝的权威,也随之“下流之事”被瓦解得荡然无存。高贵的王室变成可羞辱、可唾弃的对象,难怪乎路易十六被处决的时候,巴黎妇女争相观看——要知道,她们还一边打着毛衣呢。

马可波罗绝对不会想到,他那本半是纪实、半是虚构的游记,会激起了欧洲大陆无数探险家的野心与梦想,带领着他们进入波浪壮阔的航海时代。在1500年前后,世界的财富还集中在东方。东方是个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但自从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从西班牙启程横跨大西洋之后——一切都逆转了。“新大陆的发现推动了欧亚贸易圈的形成”,商业力量和殖民统治开始把财富迅速集中于欧洲。欧洲大陆也迎来了资本主义爆发性的发展时期。

地理大发现,随着欧洲国际航运和贸易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伦敦因其地理优势(泰晤士河),一跃成为欧洲最主要的港口城市。在16~世纪后期,正是莎士比亚风行的时期,伦敦已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城市的规模,首先体现在人口上。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期,即是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期,伦敦的人口规模从10万增长到20万。可以说,莎士比亚见证了伦敦的快速发展。这些庞大的人口来自哪里呢?除了人口自然增长之外,当然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经济的快速发展,造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批的农民和商人,踏进伦敦这块热乎乎的土地。

莎士比亚最经典情话(满口都是黄段子)(6)

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场

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市民阶层的形成。故而,娱乐需求开始变得迫切起来。市民的文化水平程度并不高,甚至许多学徒、工人文墨不通,看戏自然会成为市民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事实上,学者法拉梅兹·达伯霍瓦拉认为“戏剧是当时最重要的公共媒介”。

市民社会的出现,导致市民趣味的形成。与精致、雅致的文人趣味相比,市民的趣味显然会更加直接、粗鲁,更加“原生态”,追求感官刺激与快乐。一段荤段子,无疑会带给无限的遐想,可以令他们从繁重的日常生活里逃离出来,在头脑里享受一番情欲游戏。

莎士比亚的手套,正是市民趣味的产物——上世纪80、90年代,正值香港三级片大行其道,随便扫一眼电影名,几乎都是豪乳、羔羊、蜜桃等让人想入非非的词汇——或许,我们可以再“大逆不道”一点,莎士比亚戏剧里的某些桥段,对于当时的伦敦市民来说,威力不亚于三级片。

莎士比亚通过语言的二次加工,创造了一个加密的情色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并不难破解。毋宁说,他虚掩了一扇门,便于观众走进那徇烂多彩的情色世界。莎士比亚的手套,正像那逗猫球,处处挠着人心,处处勾引,让观众们欲罢不能。

参考书籍与资料:

1, 《好色的哈姆雷特》,小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03

2, 《性的起源——第一次性革命的历史》,法拉梅兹·达伯霍瓦拉,译林出版社,2015.02

3, 《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杰克·戈德斯通,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7

4, 《论16-17世纪伦敦的成长》,任传永,天津大学,2010.0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