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完全展现了上海人的特色(丑态百出的上海人)
评论完全展现了上海人的特色(丑态百出的上海人)上海之所以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成长为全国经济排名首位的国际大都市,离不开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劳动力。上海不是某些人自己的上海,而是中国人民的上海。这段视频一出,网上一片哗然,大家都说外地人是去援助你们的,不是求你们帮忙的,盛气凌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实在是丢了上海人的脸。“我们上海不欢迎你!”视频中,一位上海大妈用手指着一名外省前来支援的志愿者怒斥:“态度好一点,我已经打12345投诉你们了,你们以为你们到上海来是干嘛来的,为我们服务来的,应该的,我跟你说,否则就回去我们上海不欢迎你。”语气中充满着咄咄逼人的感觉,字里行间无不展示着她作为一名上海土著的优越感。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前段时间,网上有人发的几个视频火了,上海人一个个丑态百出的画面惊呆了众人。没想到疫情中的上海,首先迎来的不是加油与祝福,而是全国网友们的一片骂声。
上海没有疫情之前,大家对上海人的印象总体还是不错的。在疫情期间,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马上改变了大家对上海人的看法。
今年上海疫情比较严重,3月28日5时起,将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
上海不仅因为“疫情”在新闻上频频亮相,还因为“上海大爷大妈”的所作所为再次出圈。
“我们上海不欢迎你!”
视频中,一位上海大妈用手指着一名外省前来支援的志愿者怒斥:“态度好一点,我已经打12345投诉你们了,你们以为你们到上海来是干嘛来的,为我们服务来的,应该的,我跟你说,否则就回去我们上海不欢迎你。”
语气中充满着咄咄逼人的感觉,字里行间无不展示着她作为一名上海土著的优越感。
这段视频一出,网上一片哗然,大家都说外地人是去援助你们的,不是求你们帮忙的,盛气凌人、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实在是丢了上海人的脸。
上海之所以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成长为全国经济排名首位的国际大都市,离不开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劳动力。上海不是某些人自己的上海,而是中国人民的上海。
上海大爷怒摔抗疫物资
还有那个砸鸡蛋的上海老大爷,说“我有三套房,凭什么只能领一份鸡蛋”。视频中,防疫人员正在分发鸡蛋一户一盒,大爷不听劝阻,情绪反而越来越激动,一气之下怒摔三盒鸡蛋。
破碎的鸡蛋散落一地,不仅浪费了粮食,更是损毁了其他家庭的“救急粮”……这位老人的行为,把别人的援助当成了理所当然,把占便宜当成了本事,你摔碎的不只是鸡蛋,同时还有你做人的品质!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还有外卖骑手借机通过收取高额跑腿费、代购物资坐地起价的方式,哄抬物价赚取不义之财。
上海一位居民被封控在小区,在网上下单买了20个鸡蛋和6桶方便面。不过是平时几十块钱的东西,价格变成了270元,更离谱的是外卖小哥的跑腿费也要330元。
外卖小哥把东西送到门口后,坐地起价,跑腿费又多要300元。也就是说,这位居民连鸡蛋方便面加跑腿费一共要给900元。
居民说什么也不愿意了,和小哥争执了起来,两人谁也不愿意妥协。这位居民一气之下报了警。一调查才得知,短短两个星期,这位小哥已经靠索要高额跑腿费,赚了2万多块。
那些发国难财的人有多夸张?一个星期,仅仅是靠卖鸡蛋,就赚150万元,这件事也真实地发生在上海。
上海42岁的高某非法租用他人的食品经营执照,在网上开店卖菜,疫情期间通过大量囤积蔬菜、鸡蛋等食品,再高价卖给居民。
人们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性的良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脆弱的就像是风雪中的残烛。还有人借着疫情,趁机哄抬物价,想从中大赚一笔。几乎是到了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的程度。
上海某一商家,一棵青菜卖到了26元,最后被处以行政处罚。一位超市员工,利用职务的便利大量囤积购买食品,再故意加价售卖以谋取暴利。
一些个体摊主,平时几块一斤的蔬菜,如今要卖到几十块一斤。这个荤素礼包,平日三四百就能买到,如今的价格,却高达上千。
这种不良风气也渗透到了校园,有学生在朋友圈高价出售之前囤的物资。可乐卖到10元一瓶,泡面20元一桶,奥利奥30元一盒。
上海的疫情封控期间,全国各地支援的捐赠物资也源源不断地拉往上海。
辽宁援沪物资是由锦州交警护航蔬菜车队,运行34个小时才抵达上海。上海把辽宁捐赠的蔬菜扔了,说是运输过程中由于高温,蔬菜都烂了。
4月19日,上海网红赵骁雯登上热搜,她的不当言论,惹来了安徽网友们的愤怒。
“我竟然收到了安徽蚌埠的午餐肉,火腿肠,几十年都没碰过手的手抓饼......翘起我的兰花指把这些东西立马送进了垃圾箱。”的上海网红赵骁雯。
“我有肉吃,用不着吃这些东西”,将四川援助的血橙扔掉的是上海某女子。2022年4月13日,有一上海女子,领到重庆人民捐赠的物资后,居然晒出了一则短视频,声称自己将切开的血脐扔进垃圾桶。
网友们都感觉到彻底无语,从而引出了对该女子超过上万条的评论。
还有一位大妈炫耀自己有六套房的资本等等;上海人的举动,将隐藏在内心的优越感和地位感,淋漓尽致地显露出现;从他们鄙视外地人的表情中,可以看出那种得意忘形的丑态。
人生的其正价值观和意义,毁在他们无知的炫耀中。还有当地一些管理层人士的语言,无意中透露出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也在作怪,语言表达也欠妥。
如果不是疫情,不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这些人和事也许不会出现。
在灾难面前,有商家趁机哄抬物价、发灾难财、有优势的本地人、趁机炫耀自己优越感、趁机炫富的等等,如同跳梁小丑,将他们内心的素质表露无遗。
同时,也看出了伪善人群的真面目,让我们对人世百态,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了更加认识的深度。
上海不仅仅是疫情防控,也有那些养尊处优人的嘴脸,以及在灾难面前所演绎的小丑形象。
还有五件事情也引发了众怒。
第一件事情:因为各地援助物资的事情,视频中,上海很多社区给居民发放物资,不给外地人,只给上海本地人。
第二件事情:上海某小区给居民检测核酸的时候,发生了防疫人员和居民的冲突,一名65岁的防疫人员在推搡的过程中死亡事件。
第三个事情:有一位上海男子发布视频到网络上,辱骂外地人,自称外地人在上海只能做一些低级的工作,并且扬言自己是有钱人,就是看不起外地人。这一事件发生后,该男子被众多网友们辱骂。
第四件事情:山东援助上海的10多人医疗人员,在援助上海期间,被上海某社区防疫人员歧视,不给予援助上海的医护人员分发午餐以及晚餐,甚至是连基本的水都不给,这样的行为太寒心了。
第五件事情:也是最让杭州人气愤的。一对上海母女隐瞒自己的行程码和健康码,在上海层层防疫措施的监督下,坐火车跑到了杭州,坐地铁四处游玩,关键是母女二人中有一人核酸检测是阳性。因为这对母女,杭州封禁了各大商场以及其他很多地方。
以上五件事情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无法隐瞒,在网上随处可见。
还有快递小哥帮忙给有听力障碍的老人送外卖,上海女孩因为打赏了二百元话费,竟然遭遇了网暴,被指责不知道感恩,小费太少,甚至被人肉,最后女子跳楼身亡。
这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实,都给上海人民脸上抹了黑,这样的事情其实在哪里都会发生,只不过,把真相放大了。
有些人可能对上海有一些偏见,加上事件的快速发酵,使得这些问题变得突出了,让人们觉得,这样的事情只有在上海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符合上海的特点。
其实,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与地域无关。灾情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生百态。在灾情面前,一些人心底的恶被激发了出来,道德往往退居其次。
这就是疫情期间的上海,瞬间刷新了全国人民对这个一线大城市的印象。
值得庆幸的是,上海疫情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暖心温情的故事。
同样是在上海,志愿者们冒着风险帮大家张罗各种采购、维持秩序;有的房东每天为租客免费提供饭菜;有邻居看到被隔离在毛坯房的装修工人,主动分享为数不多的粮食。
一个很久没吃过肉的女孩,想用2个西红柿换邻居1根香肠,对方还回来的袋子里,西红柿原封不动,却多了3根香肠。
徐汇区某小区内,一户人家6岁的女儿发烧38.4℃,家里缺退烧药,也缺饮用水,夫妻俩在小区群里求助。
邻居们都帮忙想办法:有人拿来儿童退烧药,有人找医生朋友提供建议,还有人把饮用水、备用烧水壶提供出来。在大家的帮助下,孩子第二天退烧了。
卡车司机们因为疫情被困在路边,饥饿难耐只好在路边"偷”菜叶吃。被周边的一对夫妻俩看到,用家里剩得不多的米饭,给他们做了蛋炒饭。
有一位上海阿姨提了一大袋子菜、香肠以及各种零食,送给了楼上的一个外地女孩。
一个业主送给同小区住户的牛奶堆得和人一样高,他说这是他的心意,他有能力搞到牛奶,邻居们有钱也买不到,送给大家表示一下心意。这一刻,大家都感受到了远亲不如近邻。
有人还玩起来爱心大接龙。
囤的可乐喝不完,就放到了楼道,让邻居们自取。有人用辣椒酱换了一瓶可乐,用两瓶奶换了一瓶可乐,用泡面换,用鸡蛋换,用巧克力换......
换来换去,楼道的东西不但不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最后,楼道俨然成了一间杂货铺。我们能清楚的看到:爱心在不断的传递。
深夜里,00后志愿者坚守防疫一线。他在楼道里铺了个睡袋,准备休息。居民看得落泪,马上送上自家毛毯。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主动请缨,写下一封封“请战书”。“疫情就是军号,它在召唤我们迅速集结”。
一位直面疫情的护士,十几天没回家,工作中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她所在的居委会,饱含感情写了一份通知书:危难时一马当先不问归期,我们致敬每一位抗疫一线的无名英雄。
疫情无情,人有情。灾难固然照出了人性的恶,但也更多地彰显了人性里最大的善。
疫情,不分地域,人性的美丑也不分地域。上海这次的某些表现确实应该受到批评和质疑,但是,敢于直面批评,才能做出改变。
面对疫情,从精准防控,到划片筛查,核酸检测 抗原自检的方式,这是上海目前的一种探索。
上海需要鼓励,需要支持,两个多月前,上海迪士尼乐园发现疫情。虽然迪士尼暂时停业,但园内那一夜万圣节的烟花,仍然按计划燃放。
感谢不灭的烟火,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灾难前面的从容淡定,和对未来的信心。那一夜烟花璀璨,我们仍然期待上海的从容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