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初学六爻断卦步骤(除非明白一爻应万象)

初学六爻断卦步骤(除非明白一爻应万象)春秋先秦时,所留下来的易象比较精简,后经历代易学家的增益,易象的数量和种类,变得愈发的驳杂冗繁,让学易的人就如同走入迷阵一样,始终难得其要,甚是头痛啊!说白了,凡耳目所能及,肉眼所能见到的,都叫作象。另一个是全凭人智,以逆数来推算,没有人天交感之说,走的是术数的路,可操作性比较强。所谓“天垂象”,这个象指的就是易象,是《易经》的主体部分,那什么才是易象呢?《系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初学六爻断卦步骤(除非明白一爻应万象)(1)

学《易经》该怎么取象

《易经》原始的卜筮方法,是一种沟通人天的方法,是向天问卦,再由天垂象以成卦,借此来获得智慧上的启示,并不是全凭个人的智慧,去推究古今。

而从汉代以来,所发展起来的占卜术,都已经很完善,但都属于术法,就是用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以人心的智力,来逆推时运事宜的吉凶否臧。

这两者在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

一个是顺天应命,代天言教,即《系传》所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走的是指点迷津,行教化的路;

另一个是全凭人智,以逆数来推算,没有人天交感之说,走的是术数的路,可操作性比较强。

所谓“天垂象”,这个象指的就是易象,是《易经》的主体部分,那什么才是易象呢?

《系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说白了,凡耳目所能及,肉眼所能见到的,都叫作象。

春秋先秦时,所留下来的易象比较精简,后经历代易学家的增益,易象的数量和种类,变得愈发的驳杂冗繁,让学易的人就如同走入迷阵一样,始终难得其要,甚是头痛啊!

就说有人想学《易经》,但在断卦的时候,往往都是弄不清楚这个卦象,它所指的到底是什么,该如何来确定它的卦象?

例如《兑》为少女,也可以是泽,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都行,凭什么就断定是少女?

再者,为什么《乾》就是老人,它也可以是天,也可以是父亲啊?

像这些,在判断的时候,是全凭个人的臆想猜测呢?还是完全靠一时的感觉来断定呢?

这其中,可是有理论上的依据?

其实这个理论依据就放在《系辞》里,只要我们用心把它读透了,并在日常的实务当中多占、多品味,慢慢就会通达了。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系传》】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系传》】

依据就在这里,卦爻只有三百八十六爻(加上用九用六),再加上六十四个卦本身,最多也才有四百五十种变化而已,但世事上的万相,又何止有亿万种啊?

故“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把多得无法计量的现象,用精简的归纳法,统归为八种,也就是八卦,这才有利于我们用来分辨思维和感悟理解。

古人所传下来的卦象那么多,可谓繁杂至极,在取象上如何才能拿捏得准,就要根据当下所问之事来取象了。

《系传》上所谓“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以及“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者也”,讲的便是这一个窍门。

比如得卦为《地水师》,但所问之事为怀孕可否,这时的取象,就要择取其与孕象相似的,这叫作“像其物宜”。

再通过综合思维,我们就可以得到“坤为母,为腹,坎为心,为血,可以类推为血脉,确实是怀胎受孕之象”这个结论了,这就叫作“拟诸其形容”。

以上这些道理,全都写在《系传》里,《系传》两篇,全是心要,唯道无密,悟者自得。

初学六爻断卦步骤(除非明白一爻应万象)(2)

“得象忘理”和“得理忘象”地争辩

我们可以进一步举例来说明这些道理,比如有人给自己卜了一卦,主要是暗恋一个女孩半年了,就是想看看俩人究竟有没有可能,结果得到一个卦象是《大过卦》,只有一个变爻是初六。

像这个卦,在《易经》体系里面,就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就叫作:《大过》之《夬》。

《大过》卦,在形象上,中间有四个阳爻,就好像一根粗壮的大梁一样,如果用这个象来代表人心的话,那将是何等的雄心勃勃、踌躇满志啊!

至于“初、上”这两个是阴爻,阴为柔弱,也为腐朽,就可以把它看作是两面残朽无力、难以支撑的墙垣,因此通过这个爻象,就可以把它断定为“有心无力”。

初六爻,是指祭祀神灵的象,众所周知,神灵只能是给人们用来崇拜的,看不见,也触摸不到,因此断意为:“虽用情赤诚,但只能仰慕,可惜有缘无份”。

“藉用白茅”,其中要意说的是:“只要将供品直接放下即可,现在又给它垫上了白茅,难免给人一种何必多此一举之意。”

虽说多此一举,正好说明其用心之诚谨。

试问哪个少男不相思,哪个少女不怀春?

既然已经知道有缘无份,何不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也不愧为人生一大美事,故“无咎”。

变卦为《夬》卦,有决断和决离之象,“壮于前趾”,心痴痴的,总有一种按捺不住,想要去追求的冲动,“往不胜”,可惜最终是追不到的,只会枉费心力。

另外,变爻在《巽》卦之下,有优柔寡断、畏缩不前之象,而变卦又为《夬》,乃是提醒卦主的性格要果敢些,凡事要知进懂退,敢立敢破。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卦爻辞,不仅仅是在讲理,它本身就是一种象,根据求卦者所问之事,来拟诸其形容,自然能断天下万事。

这是个窍门,也是秘密,但在《系辞》里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何密之有呢?

学易二十多上,而从事占卜实践也有三年,应验者,都说好像亲眼所见到一样,就是因为能做到了得象忘理,卦爻辞虽是文字,但在我眼里却只是一个象而已,所以就不会受到文字的理意所局限了。

像例子所提到的这个《大过卦》,中间那四阳是大梁,上初二爻过于阴柔,看起来就像大梁太重,四墙无力一样,这就很容易被压垮,所以谋事自然是有心无力。

关于这点,《大过》的大象,上泽下木,又叫泽灭木,以及上六爻也含有灭顶之灾的意思,一样可以互为参证。

《周易·系辞》上面提到一点:“圣人设卦观象 系辞焉而明吉凶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如果在断卦的时候,我们把所有学到的卦理都用上,一味地往里面堆积的话,那么这个卦就不用断了,所以断卦,择象择理,其中的取舍,本来就是一个难点。

卦无常例,这次这样解,下次就未必是这个样子了,所谓“周流六虚,变动不拘”,便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一个难点。

《系辞》“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不可远,为道也屡迁。】

世间的事物,时过境迁,但《易》这本书,在应用的时候,不可脱离使用者当前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操作的时候,自然也就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在变化。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更不可以认为每一个易卦,都是有其固定的解法和定理可以遵循的,只有根据当时实际的情境才能确定。

就说《大过》卦,所提到“栋桡”和“栋隆”两种情形,都属于大过,但都有区别。

因为墙垣过于朽弱,如果是栋桡的话,这所房子要建是可以建起来的,也就是有恋爱的机会,但不会长久,因为栋梁和墙垣,都太脆弱了,很快就会塌了。

如果是栋隆,那初上二爻柔弱无力,完全支撑不起来的,所以是有心无力,房子即便建起来,在升梁的那一天就可能垮了,所以只要开始去追求,两人的关系也就注定走完了。

你想,世间属于“大过”的情形,何止百千万种啊,但《易经》只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几种,后人根据卦象和爻象之间的关系,又添加了一些,只是除了这一些之外,其它属于大过的情形,又该怎么去理解呢?

所以,在《易经》里,和古人所留下来的那些易象,都只是案例,只能提供我们参考研究的时候用,跟医生研究医案是同一个道理。

我们所要掌握的是入其内,后出其外,从而通达其它万象,以一爻含万象,才能用来定断万事,这叫作“得理忘象”。

本来“得象忘理”和“得理忘象”,都是断卦的心法,不足以为外人讲的,但研究易经的人,总是拿它们来争辩不休,奇了怪去了。

初学六爻断卦步骤(除非明白一爻应万象)(3)

“一爻应万象”才是正理

假如每一个卦,每一个爻,都有固定的理和象,那只要有人把他们全都详细地写出来,然后我们在断卦的时候,就像去查字典一样来查询,这该多方便啊?

只是这样,你们说可能吗?

像日本的高岛,他把他的一些卦例写了出来,但同卦不同解,都很正常,算卦和研究学理本来就是两回事。

学《高岛易断》,要把它当作个案来研究,领悟心要,如果仅是把它当作卦书,占一卦,查一卦,肯定不准,因为每人所占问的事项不同,当下的时位也已经不同了,早就不是一回事了。

记得我有一次,两个人占到同一个卦,同一个变爻,是家人替他们占得的,本人我没见过,都是《鼎》卦,变爻忘了。

我断出一个身体瘦弱,食欲不振,而断另一个却是体型肥胖,肉食吃太多,同样两人都影响到了自身的健康,结果一问,都准,我也觉得神奇,我也说不起原因来。

凡事都有一个理路,理不辨无以明,想要更好地解开这个疑惑,就要先来弄明白这个解卦和断卦的道理,才好更进一步来详述。

断卦,本来就是变化无穷,玄之又玄的,所以我的占卜术,外人很难理解的。

古人所说感而遂通,也是真有其事,普通人都能做得到,只是做不到的,才认为这是玄幻。

要是了解了以上这些道理,就会明白,为什么《易经》如何来预测未来。

大家也可以细想一个问题,像《大过》卦的初六爻:“藉用白茅,无咎。”

爻辞就只有这六个字,不会变的,但求卦的人所要占问的事情,却都是不一样的,包括其它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占到这一爻。

世间有那么多事物,而爻只有这一个,这不就是以一爻应万象了吗?

哪该怎么办呢?

《易》无定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注《易》的书,多如牛毛,为什么两千年了,始终找不到一个统一的解释。

但因为不明白这些道理,这家就说那一家是错解的,那一家又说这一家是解错了,难不成历经千年,就没有一个智慧能人出现吗?

有人说,有啊,那就是孔子啊,但道家,包括现在很多专家,同样也有很多人不完全认可孔子的啊。

易有《谦》卦,大象曰“山在地中”,乃指高山纵有万屻,却能深蕴于大地之中,丝毫无险峻之象。寓意学人,才德虽然卓越超群,意境反而平淡无奇。

一个读书人,尤其修习传统文化的学者,一旦养成了脾睨古今、舍我其谁的气概,峰岩早已显露,自然一览众山小,再也无法从别人那里学到新的智慧见解。

此时,即使言行极尽谦卑,又何尝不是慢心自傲的另一种呈现呢?

据说,在华夏大地,自有始以来,直至永穷,前后只出现过三位圣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以及一位称号为“我”的神人,除此之外,再无他圣了!

毎每思及于此,顿时“惊汗落如雨,神魂几飞越。”

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啊!真是奇哉!怪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