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恒辉编织(恒辉编织赶制今年最后一批订单)
徐州恒辉编织(恒辉编织赶制今年最后一批订单)凭借20余年的专业编织机械研发实力与生产经验,恒辉编织已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编织机械研发与生产基地,走在编织机械技术领域的前沿。“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从1177万元增至2389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始终处于行业高水平状态。”韩金辉介绍,面对疫情冲击,今年公司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依旧不减,特别是医疗领域的导丝介入取得了新突破。“镇里有专班对我们进行帮扶指导,并派专人帮助我们准备各级评优材料,是我们最稳妥有力的‘后勤保障’。”韩金辉说,目前,恒辉公司已与包括上海东华大学在内的多所国内高等院校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未来,还将以产学研联合开发为发力点,专注于高效节能先进的编织机械及配套设备研发,在工业设计上再精进,在科技水平上再突破,扛起更大使命和担当,为沛县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朱睿)
临近岁末,位于龙固镇的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十分忙碌。厂区内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加紧生产赶进度,冲刺今年最后一批订单。
“上周,我们在全力克服人员短缺的困难。”恒辉编织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韩金辉中肯地说。为力保生产进度不滑坡,恒辉编织4个厂区600余名员工进行备份分组,尤其是电力维护、产品检验等重点岗位,确保24小时轮班值守,在赶工期的冲刺阶段力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错峰分餐、按时监测、发放防疫包、做好防疫宣传……在这个年营收超3.8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一场齐心协力、爬坡过坎的年末冲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恒辉编织是龙固镇的龙头企业,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编织机械。从鞋带到渔网,从口罩耳绳到血管介入医疗,从电线电缆到石油化工,从船用缆绳到航空航天。不同细分领域,不同产品类型,恒辉生产的编织器“编”出了行业领先的先进技术,“织”出了覆盖多个国家的销售网,也走出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面对当前许多不利因素,恒辉积极整理思路、调整战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生产厂长王继强这样比喻公司近段时间购买原料时所采取的措施,“当一些采购地快递运输受阻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备用‘选项’,对接苏州、无锡等地电子元件厂商,用最短的时间调货,确保生产进度。”作为编织行业上游企业,机器能不能按时交付,决定了许多订单企业的产品生产,对于恒辉而言,压力非同小可。“近期的一个出口订单,由于装载整机设备的柜子体积较大,运输遇到困难。”王继强介绍,通过技术调整,恒辉将整机拆解,分装发货,不仅仅降低了运输成本,更吸引了其他下游企业的关注,带动了出口。
凭借20余年的专业编织机械研发实力与生产经验,恒辉编织已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编织机械研发与生产基地,走在编织机械技术领域的前沿。“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从1177万元增至2389万元,研发投入占比始终处于行业高水平状态。”韩金辉介绍,面对疫情冲击,今年公司对新产品研发的投入依旧不减,特别是医疗领域的导丝介入取得了新突破。
“镇里有专班对我们进行帮扶指导,并派专人帮助我们准备各级评优材料,是我们最稳妥有力的‘后勤保障’。”韩金辉说,目前,恒辉公司已与包括上海东华大学在内的多所国内高等院校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未来,还将以产学研联合开发为发力点,专注于高效节能先进的编织机械及配套设备研发,在工业设计上再精进,在科技水平上再突破,扛起更大使命和担当,为沛县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