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杨七郎大战牛魔王(杨七郎力劈潘豹惹祸端)
杨家将杨七郎大战牛魔王(杨七郎力劈潘豹惹祸端)屋里密不透风,七郎又喝多了不一会儿就醒了。七郎一看外面还黑着呢,喝光了水又睡着了。只是屋里太热,根本睡不着,再喝水又没了,大叫送水来。半天没人回应,七郎急了,伸手拉开门,却见外面还亮着。在外面打盹的杨洪也惊醒了,让七郎赶紧进屋睡觉。这还睡什么啊,七郎一把抓住杨洪问他兄弟几个去哪了。杨洪只得告诉了他,七郎一听也要出去看热闹,怕杨洪告诉老太君,还把他捆了起来塞住嘴放进了屋里替自己睡觉。其实,杨家兄弟和杨洪都挺亲的,可没人敢动他,也只有七郎虎了吧唧的。杨洪是天波府的管家,实际亲如家人。八岁的时候,杨洪就给杨继业当书童,伺候他念书练武,长大了给牵马坠锤,从河东到宋朝,忠心耿耿。杨家的兄弟都是他看着长大的,都拿他当长辈,就是老令公、老太君都尊重他。杨洪对杨家几兄弟也是无比疼爱,平时有错都瞒着,怕他们受罚。这时大郎让杨洪看着七郎,他也有点懵圈,知道七郎一醒肯定看不住。杨洪就用棉被把窗户都挡上了,不透一
宋太宗时期,辽国举大军侵犯中原。边关告急,请求朝廷派兵抗击辽军。
宋太宗急忙召见文武大臣,问哪位愿意领兵挂帅。尴尬的是没人搭理他,实际上这时朝廷中有不少开国老王爷,像呼延赞、杨继业、高怀德、高怀亮、郑印等都是能征惯战。只是他们一时谦让,才没有请旨。呼延赞正想推荐杨继业时,宋太宗的老丈人潘仁美请旨挂帅,还推荐了自己的三儿子潘豹为先锋。
宋太宗非常高兴,立即准备进行册封。只是有人不乐意了,正是八千岁赵德芳。那潘豹上殿表演了一番武艺,呼延赞一看就撇着嘴,送死的货。八王不懂武艺,但他看呼延赞撇嘴就知道什么意思,上前进谏道让潘豹在天齐庙立擂一个月,能不败再封为先锋。宋太宗也有点怕八王,不得不同意。潘仁美也知道自己儿子的斤两,请旨道不许大臣的儿子上台打擂,他主要是害怕朝中武将的少令公前去。宋太宗也同意了,下旨道不许朝中大臣子孙比武,上擂台就全家抄斩。
天齐庙立擂比武夺先锋,各地武士齐聚京城。正是这场比武,让杨家生出了一场大祸端。
京城之中最厉害的要数杨家,老令公杨继业金刀无敌,七郎八虎个个勇猛善战。老令公下朝回家后,叫来了夫人老太君,对她说了朝中之事,让她看好八个儿子,不要出去打擂。老太君又叫来了大郎和六郎,让他们两个看好几个兄弟,不能出门。
杨家的八个儿子中,大郎最长,兄弟们都得听他的。不过,这几人中五郎和七郎都是性如烈火之人,尤其是七郎,最是莽撞,根本就讲不了道理。老令公最担心的就是七郎,因此老太君才让足智多谋的六郎帮大郎一起看着他。六郎就给大哥出了个主意,几个兄弟天天在后花园喝酒练枪。七郎本就是见酒如命的人,只是老太君不让他喝,这时天天喝酒可高兴了。不过时间一长也没意思,但大郎不让出去也没办法,杨家规矩极严,父亲不在家就得听大哥的。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第二十九天。这时,几兄弟都憋坏了,但不敢说,又正巧六郎有事出去。五郎拉着大哥的手走到外面,说要出去看看。大郎不放心七郎,他一出去谁能管得住。五郎就出了个主意,几个兄弟灌醉他,把他留在家里。大郎是个性情温和的人,看几兄弟都憋坏了,就同意了。五郎又偷偷告诉了其他几个兄弟,几人轮番敬七郎酒,不一会就把他灌趴下了。几兄弟把七郎架到屋里,喊都喊不醒。不过,大郎还是不放心,叫来了管家杨洪让他看着七郎。
杨洪是天波府的管家,实际亲如家人。八岁的时候,杨洪就给杨继业当书童,伺候他念书练武,长大了给牵马坠锤,从河东到宋朝,忠心耿耿。杨家的兄弟都是他看着长大的,都拿他当长辈,就是老令公、老太君都尊重他。杨洪对杨家几兄弟也是无比疼爱,平时有错都瞒着,怕他们受罚。这时大郎让杨洪看着七郎,他也有点懵圈,知道七郎一醒肯定看不住。杨洪就用棉被把窗户都挡上了,不透一点光,又在床头放了一壶茶水,坐到了门口。
屋里密不透风,七郎又喝多了不一会儿就醒了。七郎一看外面还黑着呢,喝光了水又睡着了。只是屋里太热,根本睡不着,再喝水又没了,大叫送水来。半天没人回应,七郎急了,伸手拉开门,却见外面还亮着。在外面打盹的杨洪也惊醒了,让七郎赶紧进屋睡觉。这还睡什么啊,七郎一把抓住杨洪问他兄弟几个去哪了。杨洪只得告诉了他,七郎一听也要出去看热闹,怕杨洪告诉老太君,还把他捆了起来塞住嘴放进了屋里替自己睡觉。其实,杨家兄弟和杨洪都挺亲的,可没人敢动他,也只有七郎虎了吧唧的。
七郎这一出去,可惹出了祸端。大街上的人都去天齐庙看打擂去了,七郎正要前去,被登瀛楼的店小二抓住了。登瀛楼是杨家兄弟常去的地方,店小二认识七郎,拉着他上楼给他敬了碗酒。原来潘豹打擂仗着自己是国舅,打死了好几个人,小二的表哥就被打死了,告官又没处可去,就请七郎给自己报仇。七郎一听可气坏了,就要去打擂,小二又敬了他一碗酒,叮嘱他不要打擂报名字。
七郎来到擂台前,没有人上台打擂。只见潘豹正在台上狂言没人敢上台,七郎大喊一声,跳上了擂台。七郎的样貌犹如张飞再世,吓得潘豹连连后退。七郎也不报名,上前就打,只是两招就被潘豹踢下了台。潘豹是有两下子,但比七郎还差远了,七郎这在家喝酒还没醒酒又被小二敬了两碗,头重脚轻又怎能施展手段。一个老头看七郎喝酒了,就让他用手指扣嗓子倒酒。
七郎倒出酒后再次上台,一套罗汉拳就把潘豹打趴下了。潘豹被七郎踩在脚下,还叫嚣着自己是国舅,要他赶紧放了自己。台上的人纷纷叫道潘豹打死了自己家人,打伤了自己亲人,要七郎报仇。七郎提着潘豹的脚就要劈了他,他却两腿一别别成麻花。看热闹的不嫌事大,让七郎在他肋骨上来一拳卸了他的劲。七郎一拳下去,潘豹断了三根肋骨,腿也别不住了,直接被七郎劈成两半。
潘豹一死,台上台下立刻乱了。台上的潘仁美可气晕了,手下亲信立刻带兵要捉拿七郎。七郎也愣了,幸亏台下有人让他快跑才醒过神,上马而去。只是军兵众多,把七郎围了起来。关键时刻,“六郎”赶来,军兵知道他是郡马,没人敢动手,两人就此离去。事实上这个人并不是六郎,而是他的结拜兄弟任堂惠,两人长得一模一样。潘仁美却不知情,看到是六郎,就上皇宫去告杨继业了。
七郎劈了潘豹也知道惹祸了,回家放了杨洪又躺下装睡了,还嘱咐他不要说自己出去了。这时其他哥几个也回来了,看七郎还在睡觉,也就放心了。
老令公在巡街时,听说有个黑小子劈了国舅,抓紧回家看看是不是儿子惹祸了。老太君向他保证几个儿子都没出去过,老令公不放心,叫来了大郎几人,只有七郎装睡没来。老令公听说七郎在睡觉,还不放心,又去看他,杨洪也保证他没出去,才放心了。正在这时,皇帝派人传唤老令公,正是潘仁美告了他纵子行凶。老令公刚回家问了,但见潘仁美说是六郎救了七郎,报了名号,也不敢肯定了,要回家再问情况。
再回天波府,老令公大动肝火。七个儿子看见父亲的脸色,承认出去了,但保证没闹事,六郎也保证没有救七郎。老令公又叫来了杨洪,问他七郎出去了没有,杨洪还是说没出去。老令公又告诉杨洪,潘仁美已经状告了七郎劈死潘豹,有事千万别瞒着。这下,杨洪只能说出了实情,说他出去了。老令公又问他为什么不来报信,杨洪说自己被七郎捆住了,回来放的自己,报信也晚了。老令公和老太君都急了,让六郎立即去叫来七郎。
六郎来到后花园,七郎还在装睡呢。听到六郎喊叫,七郎让他别推,自己睡着了。六郎乐了,睡着了还说话,找你来了。七郎一听坐起来了,问是不是潘仁美找自己了。六郎一听就知道坏了,急忙让他去见父亲。众人一看前来的七郎都愣了,他身上都是血,老令公一拍桌子问他身上的血怎么来的。七郎知道瞒不住,就讲出了实情。老太君怒了,他竟然敢捆杨洪,劈潘豹,上前给了他一耳光。老令公又问七郎,是不是六郎救了他,七郎说是任堂惠救的他。
事已至此,就很明了了。老令公让杨洪立即派人取一百两银子给任堂惠让他出京,他要绑两个儿子上殿请罪,毕竟任堂惠是为了救七郎,只能让六郎顶罪。
老令公绑子上殿,请求责罚。宋太宗问六郎,他承认自己救得七郎,认可伏法。七郎却是满不在乎,四处打量着,皇帝问他是不是他劈的潘豹,他也承认,问他知道不知道不让大臣后人打擂,他说不知道,反问凭什么自己不能打擂。宋太宗告诉他因为他是少令公,七郎又反驳道你也没封我啊,一年给我多少俸禄。这可把宋太宗气坏了,下令就要把他推出去斩首。
宋太宗御审杨七郎,反被问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就要把他斩首。六郎知道七郎是家里的老疙瘩,被杀了父母得气死,上前说道是自己要七郎劈的潘豹,愿意替他顶罪。潘仁美一听气坏了,杨六郎更可恨,也要杀。就这样,六郎、七郎都被绑了出去。老令公一看两个儿子要送命,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再说也没脸回家了,也请死愿意和儿子一起死。宋太宗也是不念杨家的功劳,直接让他去领死了。
杨家父子三人被绑在法场,杨洪来了。杨洪是来打探消息的,老令公让他抓紧回去,让老太君准备准备,来祭奠法场。杨洪岁数大了,给听成劫法场了,一路小跑回去敲起了天波府的钟鼓。
钟鼓只在大事来临前能敲,这一敲杨家满门全部穿好盔甲聚集。老太君、少令公、少夫人、八姐九妹、杨排风全部聚集在大殿,外面还有当初从河东带的五百兵。杨洪立即告诉老太君说老令公父子三人要被斩首了,老令公让他送信劫法场。老太君一听立即让众儿郎取兵刃去救人,她还不放心,问杨洪听准了吗,杨洪一口咬定没错。不过,杨家这么多人出去肯定大乱,老太君就带了大郎几个兄弟前去。
老太君几人来到法场,第二声追魂炮已响。几个兄弟摆动大枪就要向前冲,老太君拦下了他们,她要去问个明白。这时有军兵喊道有没有祭奠法场的,老太君带领几个儿子前来。这可把周遭的军兵吓坏了,这哪是祭奠法场,都穿着盔甲带着兵刃,分明是劫法场,立马跑开了。
大郎带着几兄弟跪下,五郎高喊我们救你来了。老令公睁眼一看呆了,问老太君你们怎么都来了,不是让你们祭奠一下。老太君一听知道不对,改口道就是祭奠来了。老令公一瞧,没有烧纸、棺材,孩子们盔甲在身,这分明是劫法场。老太君也不瞒了,是杨洪传错了口信,既然皇帝无情,咱们也无义,说不得就要造反了,大不了带人再回河东。
老令公却是不同意,杨家保赵家渊源极深不能反。当初火山王杨衮与赵匡胤铜锤换玉带,许诺后人扶保大宋,赵匡胤三下河东被杨继业所败,拿出铜锤要他归宋他不从。后来赵匡胤找到北汉王,许诺给了杨家将河东不用进贡,不给必然扫灭,北汉无奈才给了杨家将。杨家将未入宋先修天波府,杨继业被封金刀令公世袭爵位,佘赛花被封无佞侯一品诰命夫人。这样的情义,老杨家又怎么能反。老太君没办法,只能看着老令公三人即将被斩,几个儿子气得不行,却不敢违抗父命。
关键时刻,八王赶来了。八王是赵匡胤的儿子,宋太宗的侄子,这皇位本该是他的。宋太宗即位后,觉得对不起八王,封他为八千岁,御赐王命金锏。八王一看老令公几人要被斩,直接扯破了圣旨,打跑了监斩的潘仁美,西宫娘娘潘素蓉也被他追得乱跑,又拿着金锏吓唬宋太宗。
叔侄两人较气之时,呼杨高郑曹几家老王爷都赶来了,都要死保杨家将。尤其是汝南王郑印,他是赵匡胤结拜兄弟郑子明的儿子,当年赵匡胤假装醉酒斩郑子明,对不起兄弟,御赐给了郑印打王钢鞭。这些人都是老太君请来的,这下让宋太宗为难了。潘仁美一看知道肯定没戏,就上奏道放了杨家父子,把他们父子九人贬出京城就可以了。
这件事暂时告一段落,但没有结束。幽州之围时,宋太宗再次启用杨家父子,潘仁美力主双龙会致使七郎八虎凋零。其后,老令公被困两狼山,潘仁美又公报私仇射杀搬救兵的杨七郎,致使老令公撞死李陵碑,又陷害杨六郎。最后,经寇准夜审,出计,六郎才在黑松林结果了潘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