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的儿子谈父亲(父亲自我要求很严格)
钟南山的儿子谈父亲(父亲自我要求很严格)钟南山热爱运动,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400米跨栏全国纪录的保持者。1955年,钟南山考入了北京医学院,酷爱体育的他在校期间经常参加田径比赛,而且成绩不错。1958年,因体育成绩突出,钟南山被抽调到北京市集训队训练,准备参加第一届全运会。400米跨栏全国纪录保持者“我们希望,将南山风格构建为广州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通过宣传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抗疫先进模范人物,凝聚时代力量,弘扬南山风格,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声势和精神氛围。”书的作者、广州医科大学前任副校长魏东海说。一位在抗击2003年SARS病毒、2020年新冠病毒的两场战役中两次挂帅的院士,如何屡次成为国人信赖的健康守护神?除了对科研工作的孜孜以求,钟南山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或许早已为他的抗疫故事,埋下了伏笔。●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郭苏莹 郎慧
5月23日 《还是钟南山》新书首发式与广州市第111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
《还是钟南山》首发,读者在购书中心翻阅新书。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
一场主角“缺席”的发布会,引来诸多游客驻足观看。近日,由魏东海博士撰写,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经济日报出版社共同策划的《还是钟南山》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钟南山之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钟惟德表示,父亲钟南山甚至不知道人们举办了这场关于他本人传记的新书发布会。正是在这场发布会上,社会各界人士结合钟南山的生动故事,畅谈自己眼中的“南山精神”。
“我们希望,将南山风格构建为广州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通过宣传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抗疫先进模范人物,凝聚时代力量,弘扬南山风格,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声势和精神氛围。”书的作者、广州医科大学前任副校长魏东海说。
一位在抗击2003年SARS病毒、2020年新冠病毒的两场战役中两次挂帅的院士,如何屡次成为国人信赖的健康守护神?除了对科研工作的孜孜以求,钟南山日常生活和成长经历,或许早已为他的抗疫故事,埋下了伏笔。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郭苏莹 郎慧
400米跨栏全国纪录保持者
钟南山热爱运动,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400米跨栏全国纪录的保持者。1955年,钟南山考入了北京医学院,酷爱体育的他在校期间经常参加田径比赛,而且成绩不错。1958年,因体育成绩突出,钟南山被抽调到北京市集训队训练,准备参加第一届全运会。
全运会上,他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跨栏的全国纪录。“后来400米跨栏项目取消了,这个记录保持者就永远是钟南山了。”发布会上,魏东海说道。
“这也许是我五年大学生活中最光辉的一笔吧。”钟南山在《还是钟南山》的开篇序言中提到,正是由于注意锻炼身体,为以后完成繁重的医疗科研任务打好了身体基础。
钟南山带研究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个星期他都要和研究生们打一场篮球赛。每个星期五的下午,钟南山只要不出差,都要赶回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下称“呼研所”),与等候在球场边的研究生们打场篮球赛。
“别小看这一场篮球赛,它是钟南山的研究生们的一门‘必修课’。”《还是钟南山》披露,钟南山认为,一个全面、健全的人,应该是身体健康、知识丰富的结合体。
除了在体育运动方面小有所成,钟南山的舞蹈也跳得不错。《还是钟南山》记载,呼研所每次重大节目总少不了他。有一次,呼研所排练新疆舞,他头戴小方帽,蹬着一双长长的靴子,手举响槌,踢踏起舞,活脱一个“买买提”。即使到钟南山67岁的时候,在呼研所的春节联欢会上,他领衔表演的西班牙热舞,依然得到了全场喝彩。
在钟惟德眼中,运动是钟南山的信条之一。钟南山每天无论多忙,都有20分钟的运动时间。“我们家会专门腾出一个房间,有划船机、跑步机器、单双杠,就是用于父亲健身。”钟惟德说,这或许是钟家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
以身作则传承严谨好家风
“虽然本书挂了我的名,但真正的作者有两个:一个是钟南山院士本人,他自己那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不管是谁来写、谁来说都会生动感人;另一个作者是为本书提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同事、朋友、学生和出版社的编辑们。”魏东海说。
钟惟德正属于魏东海所说的“另一个作者群体”。由于平日里父子工作都很忙,相处的时间并不多。除了父亲“爱运动”外,钟惟德印象中,父亲还有另外一些特点。
钟院士年逾八旬依然坚持坐诊,但由于声名远扬,找他看病排号甚至需要等待两年时间。有时,亲朋向钟惟德打听“能否经由您向钟院士加塞排个号?”钟惟德会犯难,近十年他还没有因为是钟南山的儿子,而在帮人插队看病方面成功过。“他看病细心、耐心。对领导干部、群众都一视同仁。”
在饮食方面,钟家的菜比较固定,唯一的要求是比较软。虾蟹的东西不能吃,因为易过敏。吃饭是很简单的。
“他既是普通的科学家,也是严于律己的科学家。我们是普通的医学家庭。他的付出使得我们的病人、群众对他有更多的信任,这是我们作为家人值得骄傲的。”钟惟德说。
在教育孩子时,钟南山也有与普通父母类似的一面。“父亲打过我,打过很多次,而且下手比较重。因为我小时候比较调皮,能做的坏事我在学校都做过,所以挨过的打也不少。”钟惟德回忆。
工作后,钟惟德下乡扶贫,用便宜的药给人治病。“虽然不是很高级的研究,但父亲很高兴。”钟惟德说,因为父亲认为,这是他第一次做得比较正经的事情——用最小的成本为病人祛除病痛,儿子的医德让钟南山感到欣慰。
身教胜于言传,钟南山即使在孩子们面前,也会保持科学家的严谨。“我听到他讲得最多的事就是责任很大。一般情况下,他不怎么和我们提起工作,他怕传递出不准确的信息,对大家造成了误导。所以在和家人交流时,父亲也比较慎重。”钟惟德坦言。
代代相传治病救人梦
钟南山从事内科工作,钟惟德则自主选择了另一个领域——泌尿外科。他坦言,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仗着父亲在医学界的地位而取得成功。
深耕领域各异,医者仁心相同。钟南山的言传身教还是会影响到钟惟德的职业规划、行动风格。“父辈的影响,对子女职业的选择会有很大的引导作用。这也是中国医生世家形成的共同原因。”钟惟德说。
“父亲自我要求很严格,必须要有证据才能相信一件事。但他不轻易否定一个东西。”钟惟德说,“这就让他有强烈的动力去探索,同时尊重事情的规律、真相。因此他的判断是建立在证据和科学之上。”
以连花清瘟为例,钟南山曾表示:“进行实验后,我有底气、有证据来说,连花清瘟真的有效。”钟惟德强调,父亲推荐的清瘟是做过动物实验的,而且父亲没有说该药物是对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它只是对炎症有一定疗效,可以减缓病情的加重。
对于医生而言,他们往往能从病人脱离痛苦中得到满足。作为医学世家的钟家,祖父孙三代人都选择了从医的道路,而且领域各有专攻。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为中国儿科学,特别是在病原微生物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钟惟德的名字,正是祖父起的。“我的名字来源于《陋室铭》,惟德是以德为重,祖父也是希望父亲严格要求我。”钟惟德说。
生活在战乱年代,钟世藩一心想救治国民,因此走上了从医的道路。生长在新中国,钟南山继承父亲的衣钵,在医术方面进一步精进,成为国内呼吸疾病医学界的泰斗。成长在改革开放后,钟惟德尽管擅长写作,但他受父辈祖辈的鼓舞,依然决定从医。
从业期间,父亲的处世方式、职业精神成为钟惟德进步的重要指引。“‘南山精神’是蕴存于广东精神之中的,只是以他(钟南山)的名字来表达我们广东人对生活的一种执着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以及做人做事的正直态度。”钟惟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