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丝路精神为话题(弘扬丝路精神书写壮美诗篇)
以丝路精神为话题(弘扬丝路精神书写壮美诗篇)广西海事局“海巡1001”轮和广东海事局“海巡31”轮四是抓现场严执法。继续加强电子巡航和现场巡航,与广东海事在北部湾和西江航运干线开展联合巡航,整体监管功效有效发挥。一是抓责任严落实。推动自治区政府开展全区水上安全专项治理,首次借助自治区党委督查平台开展水上安全专项督查,助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地方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组织开展海船体系公司交叉检查和通航管理调研检查,从源头督促企业落实责任。加强与涉水单位联动协作,辖区水上安全管理共建共治格局不断完善。二是抓隐患严整治。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定期更新公布制度,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隐患“清零”行动,排查治理水上交通安全隐患675项,辨识和评估重要风险89项,有力推进解决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三是抓源头严管理。加强船公司审核监督和船舶安全检查,全面推进船舶和检验质量监督。大力开展船员服务资历真实性核查、船员实操检查、船员
2017年4月19日,距离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冒雨考察了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和铁山港。这一考察,蕴含着特殊的意义。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端的起点,在2100多年前就成为了中外通商往来的重要门户。在汉代文化博物馆,要求“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讲文化说话”;在铁山港,提出“打造向海经济”,“北海具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我们现在要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
服务发展,时不我待。作为国家口岸管理成员单位和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主管机关,广西海事局牢记建设人民满意海事的宗旨,勇立潮头,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两年来,在新时代弘扬丝路精神,全力支持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热流中,奋力书写好了“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交通强国海事篇的壮美华章。
海事执法人员在钦州保税港区码头巡查
1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趋好
一是抓责任严落实。推动自治区政府开展全区水上安全专项治理,首次借助自治区党委督查平台开展水上安全专项督查,助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地方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组织开展海船体系公司交叉检查和通航管理调研检查,从源头督促企业落实责任。加强与涉水单位联动协作,辖区水上安全管理共建共治格局不断完善。
二是抓隐患严整治。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定期更新公布制度,建立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隐患“清零”行动,排查治理水上交通安全隐患675项,辨识和评估重要风险89项,有力推进解决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
三是抓源头严管理。加强船公司审核监督和船舶安全检查,全面推进船舶和检验质量监督。大力开展船员服务资历真实性核查、船员实操检查、船员违法记分工作,狠抓船员培训、考试发证质量,源头治理更加扎实。
四是抓现场严执法。继续加强电子巡航和现场巡航,与广东海事在北部湾和西江航运干线开展联合巡航,整体监管功效有效发挥。
广西海事局“海巡1001”轮和广东海事局“海巡31”轮
对涠洲海上钻井平台海域开展联合巡航
海巡艇巡航在风景秀丽的漓江上
强化水工活动事中事后监管,通航环境不断优化。探索现场执法新模式,梧州长洲枢纽现场综合执法点顺利运行。对违法行为处置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五是抓整治破难题。围绕“平安交通”建设,统筹开展渡运安全月、中小型船舶专项整治、船舶进出港报告等专项活动,广泛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防范商渔船碰撞等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系列“猎狐”行动,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海上运输专项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圆满完成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查处6艘非法跨省转移倾倒固体废物船舶,得到社会称赞。2018年,广西辖区共安全监管船舶进出港132.4万艘次 监管进出港货物4.16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80.9万标箱,旅客4616万人次。发生一般等级水上交通事故10起,死亡失踪10人,沉船3艘,直接经济损失81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0%、60%、40%、19.68%,四项指标大幅降低。
2应急搜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应急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制(修)定内河船舶防汛应急预案等一批预案制度。推动地方政府部署充实内河应急力量,大力扶持社会救助力量,协调确立广西北部湾海域6个救助直升机临时起降点。
二是VTS中心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并运行广西沿海VTS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值班值守和预防预警,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开展值班“三抽查”工作,现场巡航监管与指挥联动得到强化。
沿海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值班员指挥船舶进出港
三是演习演练广泛开展。开展多科目应急搜救演练120余次,组织年度搜救后评估,成功举办全区海(水)上搜救志愿者搜救技能培训和演练,应急能力有效提升。
四是应急处置科学有效。成功组织防御“贝碧嘉”“山竹”等台风,台风期间无伤亡、无沉船、无污染。成功处置“安吉8899”货轮横压梧州西江大桥桥墩承台、7万吨级散货船“新五洲1”搁浅、“柳州鸿运638”船沉船溢油等险情。成功处置2019年“3.23北游25搁浅险情”,帮助794名乘客顺利脱浅。2018年共组织开展搜救行动98次,救助遇险船舶95艘、遇险人员338人,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6.75%。广西海事局指挥中心、防城港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荣立自治区应急管理系统集体二等功。
3事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一是海事“三化”建设不断深入。全面推进基层执法机构建设,印发实施基层执法机构分类建设标准,持续推进“四统一”建设,确定并部分验收了34个基层执法机构建设示范点。钦州海事局王胜科同志荣获全国海事系统第三批海事“三化”好形象好品牌先进个人。组织开展“三年争先进位六大攻坚行动”,编制出台218项举措,不断推动“三化”建设难题破解。
二是改革举措稳步落地。深入推进基层执法模式改革,基层执法机构平稳运行。主动与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对接,顺利完成南宁通信中心管理关系交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资政策。
三是“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扎实开展。强化学习教育,深入调查研究,推动工作落实,形成调研报告32篇,部分调研成果已成功转化运用并初见成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海上交通安全法》立法调研组到铁山港调研
四是开放合作持续深入。代表部海事局承办中越落实北仑河口自由航行区自由航行协定第二轮磋商和中新海事高官磋商会第十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海事局、新加坡海事局在广西海事局举办中新海事高官论坛
越南海事局局长带队到南宁参加北仑河口自由航行协定磋商会
广西海事局与北部湾大学留学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巴拿马海事局学员到广西海事局交流
与梧州、钦州、防城港、南宁等市政府互访,推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有关工作的落实。深化滇黔桂三省区共管库区联席会议机制,对接北部湾港口管理局等单位合作开展防治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和船用燃油质量监督检查;深化与广东海事局、南海救助局战略合作,合力打造粤桂海事合作示范区。
4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一是全力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落实广西海事服务广西面向东盟参与“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建设“15条措施”,全力助推“一带一路”“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及“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广西海事局对抵港外轮实施监督管理
钦州保税港区海事执法人员现场监护集装箱船安全进港
全力做好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等自治区重大项目监管服务。助力北海口岸、防城港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准,协助完成梧州赤水港码头开放。加强“单一窗口”建设,提升了通关效率。
“天锦河”轮船长采访,评价广西海事服务“一带一路”十五项措施成效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启动“V蓝政务”服务文化品牌创建,推进“一事通办”改革,开展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完善“四统一”服务标准体系,公布服务清单,政务办理数据共享完成率荣登全区政务数据共享年度红榜。强化港建费征收,2018年度共征收港建费7.83亿元,同比增长16.2%,位居直属海事系统首位。完成远程考场建设项目,建成使用船员考试远程缴费系统,初步实现内河船员实操考试电子化,“船员口袋工程”不断深化。
三是保护绿色江海。助力环保攻坚,积极参与河(湖)长制工作,代表自治区完成对钦州、来宾、河池三市全面建立河长制工作中期评估核查,落实推动砂石船、餐饮趸船、水上船舶修造拆解点等突出问题整治。
四是保障重大水上活动安全开展。加强第15届中国—东盟“两会”、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等水上安保,为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政府主席陈武、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等领导考察邕江做好服务,成功保障辖区“三月三”、龙舟赛等重大涉水活动安全。
五是深度参与精准扶贫攻坚战。选派扶贫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加强扶贫工作,用好扶贫政策,定点扶贫村贫困发生率降至8.15%。
5综合管理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及时公布实施、调整两级海事权责清单,执法权责边界更加明晰。代部海事局制定的《船员远程计算机终端考试管理办法》已颁布实施,修订出台《广西海事局内河船舶进出港报告规则》等5个规范性文件,清理废止《广西海港引航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工作,2018年度评议排名系统第7,较往年有较大进位。常态化开展“每月一察”和行政处罚案卷“双月两级评查”,执法督察力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二是加强国际海事事务研究,全面完成履约评估,首次举办IMO提案编写培训班,向中国海事局报送9份国际履约提案,1项提案纳入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船检分委会2018年重点工作 完成《越南对国内外航行船舶安全监管调研》等3份研究成果。内河海事调查委员分会正式成立运行,起草并通过内河海事调查委员分会章程。
广西海事局举办海事履约英语技能比赛
三是基础装备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积极做好“十三五”建设规划中期调整,将13艘内河20米级巡逻船等6个项目纳入建设规划。建造完成4艘巡逻船艇即将交付使用,开工建造8艘巡逻船艇。
40米“海巡1005”船列编北海海事局
完成局指挥中心智能化改造、协同办公平台二级门户建设,“智慧海事”监管平台在梧州辖区试点应用。加强工程验收管理,桂林海事监管救助基地、桂林漓江海事处和北海侨港海事处业务用房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北海海事码头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柳州监管基地即将交工验收。
广西海事局全面推进“智慧海事”建设
6培塑“壮美”品牌,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深入开展海事核心价值体系培育践行工作,大力倡导“敬业、工匠、团队、奋斗”精神,“双基”工作扎实有效。培树评选出20名第一届“壮美海事人”先进典型。建成广西海事局文化荣誉展示厅等一批文化宣传阵地,“壮美·广西海事”文化品牌荣获2018年度全国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十大品牌称号,局机关及局属单位共20个集体和个人获评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成果。
“壮美·广西海事”文化品牌建成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优秀文化品牌
打造“海事清风”文化品牌和柳州海事监管基地项目“廉洁样板工程”。廉政山歌文化建设成果突出,广西海事局“廉政山歌”文化品牌和百色海事局“白莲”廉政文化品牌被评为交通运输行业优秀廉政文化品牌。
回顾两年,广西海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向打造人民满意一流海事机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展望未来,广西海事仍将全面履职,服务发展,弘扬丝路精神,书写壮美诗篇!
信息来源:广西海事局宣传处
审 核:莫卫华
编 辑:钟子然
-文末征稿-
2017年广西海事微信公众号创号以来,记录了许多广西海事系统的动态资讯和海事风采。广西海事微信粉丝平台,为您提供发声的的平台。每一个你,都是故事的主角,快来投稿吧!
投稿邮箱
3064076728@qq
1.题材:可以是“水上交通安全”、“海员日记”、“船员心声”,也可以是与海事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节选。
2.体裁(包括但不限于):小说、诗歌、散文、摄影作品等。
3.字数:300字以上,具体视文章内容为准。
4.作品必须原创,不得抄袭、套改;投递文档请采用“标题 姓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