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学习(分享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小技巧)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学习(分享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小技巧)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教师:哦,他昨天没来。××,你昨天去哪儿了?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
常用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
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 、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小技巧
情境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昨天来了没有?
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你昨天去哪儿了?
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小技巧
语境教学法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造语境。
课堂案例: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
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小技巧
例如:“妈妈平时总唠叨我找对象的事,这次听说有人要给我介绍,简直不知道怎样打扮我好了。”
该句说明了“妈妈”天天急着让我找对象,“简直”的强调,夸张语气也就突显出来了。
活动教学法如练习“把”字句,同时也复习有关房间名称和家具名称的词汇。
教师先展示各种家具(包括部分家用电器)的图片,让学生每人抽取一张粘贴在黑板上,然后在家具图片的下方写上家具的名称。如:书桌、椅子、沙发、餐桌、床、衣柜、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等。遇到学生不会写的,教师可以帮助书写并注上拼音。
教师再展示一套住房的截面图,让学生说出其中各房间的名称,如:客厅、卧室、厨房、书房等。
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小技巧
然后教师让学生假定自己是房子的主人,现在指挥搬家公司的工人摆放这些家具。要用“请把„„”这样的句式。
教师可先要求学生A指挥工人把家具搬到合适的房间里,再要求学生B进一步指挥工人把家具放在房间里合适的位置上。
智力游戏教学法如操练“把”字句,集中练习“S 先(再) 把 O 带(运、送) 过去(来)”这种句型。
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小技巧
⑴教师准备三张图,分别画有一只虎、一只猪和一筐白薯。
⑵教师告诉学生情景:
一个农夫带着一只虎、一只猪和一筐白薯去集市。来到河边,农夫租了一条小船,由于船很小,农夫每次只能把一只动物或白薯带过河。如果先把虎带过去,留在岸边的猪就会把白薯吃掉;如果先把白薯带过去,留下的虎就会把猪吃掉。农夫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三样东西都带过河去呢?
⑶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哪个小组先找到解决的办法,并用“把”字句正确描述出全部过程,哪个小组就获胜。
演绎法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先让学生接触范句,然后通过模仿、类比、替换、操练,让学生掌握。
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小技巧
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出格式。
格式1:A比B 形容词
如“他比我高”;“今天比昨天热”;“这件衣服比那件贵”;等等,并引导学生自己生成句子。
格式2:A比B 形容词 补语
如“他比我高一点儿”;“他比我高得多”;“他比我高12厘米”;等等,并引导学生造句。然后再给出“比”字句的其他形式以及否定的格式等。
归纳法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必要时还可以推导出具有代表性的语法结构公式。
演绎与归纳相结合先采用演绎法,简要揭示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在初步掌握语法规则的情况下,再做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小技巧
更多对外汉语相关信息,请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