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庐剧合肥地方剧种(发现非遗之美合肥庐剧)

庐剧合肥地方剧种(发现非遗之美合肥庐剧)唱腔。由于庐剧形成于民间,剧目内容、声腔特色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演唱风格淳朴、浑厚。许多以山歌为元素的曲牌,多出现小六度、小七度、八度、十度等大跳音程,唱腔高亢,假声使得唱腔的山歌味、民歌味极浓。另一方面,庐剧曲牌中的悲调较为典型,特别是表现剧中人物的哭诉,如上坟、吊考、落难等场景。所以外界普遍认为,假声的运用和善唱悲调,是庐剧唱腔独具的鲜明特色。合肥庐剧《江姐》剧照1951年成立安徽省倒七戏剧团(后改名“安徽省庐剧团”)。其后,全省成立专业庐剧团34个,主要分布于合肥、肥东、肥西、长丰、巢湖、无为、庐江等地。当下,庐剧的流行分布区域没有太多变化,但专业庐剧团锐减,全省仅有专业剧团5个,常年演出活动较少。但仍有一大批民间业余班社(约200多个)常年活跃于广大农村、县城和城市城郊。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武克英尽管庐剧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汲取过多种戏剧的营养。但庐剧形

合肥庐剧,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其主要流行地区在古庐州府治内,故1955年更名为庐剧。庐剧发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庐剧最初活跃于大别山的霍山、金寨和河南省商城、固始一带。19世纪中期,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等地,尤以皖中合肥一带的庐剧演出最为盛行。

庐剧合肥地方剧种(发现非遗之美合肥庐剧)(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合肥庐剧

清光绪三十年(1904)间,庐剧进入城市。庐剧艺人王业明、傅昌柱所领班社,先后演出于芜湖大花园,王四班社在南京鼓楼巷等茶社演出,之后艺人王本银还跟班到上海与淮剧同台在“大世界”演出。另外,丁友和班、孙廷榜班等十多个班社,均以合肥为中心在合肥、定远、寿县、巢县、含山、和县、全椒等地进行演出。

庐剧合肥地方剧种(发现非遗之美合肥庐剧)(2)

“庐剧皇后”丁玉兰(右一)

1951年成立安徽省倒七戏剧团(后改名“安徽省庐剧团”)。其后,全省成立专业庐剧团34个,主要分布于合肥、肥东、肥西、长丰、巢湖、无为、庐江等地。当下,庐剧的流行分布区域没有太多变化,但专业庐剧团锐减,全省仅有专业剧团5个,常年演出活动较少。但仍有一大批民间业余班社(约200多个)常年活跃于广大农村、县城和城市城郊。

庐剧合肥地方剧种(发现非遗之美合肥庐剧)(3)

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武克英

尽管庐剧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汲取过多种戏剧的营养。但庐剧形成的基本元素是合肥地区门歌、秧歌、巢湖民歌、大别山山歌等皖中、皖西的民间歌舞。因此,庐剧与民间群众生活的关联性十分密切。

庐剧合肥地方剧种(发现非遗之美合肥庐剧)(4)

合肥庐剧《江姐》剧照

唱腔。由于庐剧形成于民间,剧目内容、声腔特色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演唱风格淳朴、浑厚。许多以山歌为元素的曲牌,多出现小六度、小七度、八度、十度等大跳音程,唱腔高亢,假声使得唱腔的山歌味、民歌味极浓。另一方面,庐剧曲牌中的悲调较为典型,特别是表现剧中人物的哭诉,如上坟、吊考、落难等场景。所以外界普遍认为,假声的运用和善唱悲调,是庐剧唱腔独具的鲜明特色。

庐剧合肥地方剧种(发现非遗之美合肥庐剧)(5)

合肥庐剧《梁祝》剧照

服饰。早期庐剧演出,因为生活小戏居多,服饰款式贴近现实生活,以自制和在当地向群众借用为主。如旦角头戴色布扎成的球花,上穿大襟褂,下着百折裙(自带或借用农村新媳妇所用),老旦头戴用布骨自制的络子,生角常着长衫、头戴礼帽,后来随着大型剧目的演出需要,服饰日趋华丽。

庐剧合肥地方剧种(发现非遗之美合肥庐剧)(6)

国家一级演员段婷婷(右一)在《孔雀东南飞》剧中饰演刘兰芝

乐器。传统的庐剧唱腔没有丝、管乐器伴奏,只有堂鼓、大锣、小锣三件乐器,后来又增加了钹,由不上场的演员兼打。1952年后,许多庐剧团相继建立了民族管弦乐队,充实了打击乐器。后来一些剧团又引进了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现在管弦乐队的伴奏已成为庐剧艺术整体不可缺少的部分。

庐剧合肥地方剧种(发现非遗之美合肥庐剧)(7)

《发现非遗之美》主编在安徽合肥城隍庙采访

(责任编辑/姚泽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