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天津阳光海滩美景(让天津既有临海之名又有亲海之实)

天津阳光海滩美景(让天津既有临海之名又有亲海之实)“天津传统上有153公里海岸线,北起涧河区域,南到北排河区域,但由于主要是粉沙淤泥质滩涂,常有人说‘靠海不亲海、临海不见海’。2019年以来,天津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17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出台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着力进行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和合理开发利用。”王正江告诉记者。由于水交换能力弱、沿岸经济和人口压力大等特点,渤海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海域,渤海生态环境治理也成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2018年,国务院批复《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把渤海生态修复放在首位,确保渤海生态不再恶化。随着整治的推进,天津开展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生态廊道”“岸滩修复”“减排降污”“智慧海洋”等四大类35项工程;一批湿地系统、景观步道、观海平台和海洋主题广场、人工沙滩初具规模;天津近岸海域生态逐渐有了改善。2019年,天津近岸海域水质大幅度改善,海水优良比例提高50个百分点

来源:科技日报

天津阳光海滩美景(让天津既有临海之名又有亲海之实)(1)

图为生态城东堤公园的人工湿地景观,沿海一侧种植了耐盐碱的柽柳。受访者供图

“以前临港工业区海岸区域是一片烂泥滩,沿岸散落各类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渔港废弃船舶、海漂垃圾、建筑废渣等。2019年改造成湿地公园后,把工业废水处理后排入湿地循环,通过植物吸收净化,达到优质水标准再利用,鸟语花香,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目前二期公园建设正在收尾期,今年五月预计向社会公众开放,三期正在冬植,这里不仅环境优美,每年也会吸引大批候鸟聚集。”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域管理与预警监测处处长王正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临港湿地公园只是一个缩影。生态治理入海河流河道,修复被损毁的海岸线,清除环境破坏大的滩涂渔业养殖,恢复自然滩涂和湿地景观面貌,建设水体、植被为要素的生态公园廊道……近年来,沿着153公里海岸线,天津打响了近岸海域生态修复攻坚战。

随着整治的推进,天津开展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生态廊道”“岸滩修复”“减排降污”“智慧海洋”等四大类35项工程;一批湿地系统、景观步道、观海平台和海洋主题广场、人工沙滩初具规模;天津近岸海域生态逐渐有了改善。2019年,天津近岸海域水质大幅度改善,海水优良比例提高50个百分点。

攻坚:整治修复生态最脆弱海域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承载着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环渤海三省一市依托渤海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对渤海海洋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带来了沿岸海域开发建设、自然侵蚀造成的岸线岸滩、滨海湿地受损,围填海建设对岸线岸滩、滨海湿地的占用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水交换能力弱、沿岸经济和人口压力大等特点,渤海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海域,渤海生态环境治理也成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2018年,国务院批复《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把渤海生态修复放在首位,确保渤海生态不再恶化。

“天津传统上有153公里海岸线,北起涧河区域,南到北排河区域,但由于主要是粉沙淤泥质滩涂,常有人说‘靠海不亲海、临海不见海’。2019年以来,天津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17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出台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着力进行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和合理开发利用。”王正江告诉记者。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域管理与预警监测处四级调研员刘莉介绍,按照保证生态安全功能、突出生态系统功能、兼顾生态景观功能的次序,天津市制定了4个具体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以修复岸线岸滩和滨海湿地,提升海洋资源环境及生态价值,将天津渤海沿岸打造成“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蓝色海湾。

规划:从“利用保护并重”到“保护优先”

“天津海域管理逐步由‘边开发边保护’的思路,转变为现在的‘保护优先、注重修复、兼顾利用’,可以看出,‘利用’往后排了。”王正江说,目前除港口岸线外,其他岸线主要以保护和生态恢复为主,确保全市自然岸线保有量在原有18公里的基础上只增不减,自然岸线保有率在国家规定的5%基础上不断提高。

本世纪初以来,“向海要地”成为解决土地需求的一种手段,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带来了滨海湿地的占用及退化形势严重,岸线破坏或侵蚀严重,堤岸防浪防潮功能较低,堤岸生态化建设欠缺等生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天津已经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禁止新增围填海,“一锹也不能新增”。

2019年4月天津印发实施了《天津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9—2035)》,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开展岸线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制定

了“生态廊道、岸滩修复、减排降污、智慧海洋”等4类提高海洋(岸)生态功能的整治修复工程。

“在这次规划编制中,将全部岸线分为32段,分别通过项目化实施生态修复,目的就是解决保护和利用的矛盾。”王正江表示,天津尚未开发的岸线列为严格保护岸线,提出了最严格的管控要求,规划期内除国家重大项目外禁止开发利用;对适宜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岸线,提出人工修复的要求,由属地功能区进行修复后,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让天津既有临海之名,又有亲海之实。”

修复:逐步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

“通过清淤、恢复湿地植被、岸线修复等措施,清除生产效益低、环境破坏大的滩涂渔业养殖,恢复其自然滩涂和湿地景观面貌,改善动物栖息环境和生物资源养护,逐步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海湾。”刘莉表示。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临海新城西侧湿地修复项目为例,该项目紧邻遗鸥公园,而遗鸥公园东侧水系水位较高,鸟类无落脚点。为了给鸟类提供更多的栖息空间,完善鸟类栖息地,利用疏浚物在遗鸥公园附近进行地形改造,最终实现湿地的生态修复。

据了解,海鸟的繁殖期为5—7月初,5月初即见有个体开始营巢。为了有效避免陆地生物的威胁,海鸟通常在水域高地中进行筑巢繁殖,海鸟巢穴主要由枯草构成,里面垫有羽毛。地形改造也主要针对这些海鸟的这种需求,植物种类优先选择能够为海鸟筑巢提供柔软枯草的植物,同时也要满足滩涂湿地的生长条件,因此根据现状岸线初步选择盐地碱蓬和芦苇等植物种类。

此外,大神堂牡蛎礁区域,是牡蛎、扇贝、红螺等海洋生物的生活场所,也是渤海湾唯一的牡蛎和栉孔扇贝栖息地。大神堂特别保护区的牡蛎礁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北方纬度最高的现代活牡蛎礁。正在建设推进中的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设立了4个制式浮标,明确保护区范围,投放了中国对虾、花鲈、梭鱼、青蛤、毛蚶、花蛤等本地海洋生物苗种,投放人工牡蛎增殖礁39000包,建设了总面积0.9公顷的人工牡蛎礁群。

亲海:拓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

“天津临海,但很多天津人没有见过天津的海。一方面通过整治恢复一部分海岸线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通过人工设施让人们亲近海洋。”刘莉介绍,规划中“生态廊道”工程自然生态景观廊道、游憩休闲景观廊道、工业岸线景观廊道和生态公园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多种功能。

2019年已经完成了南港工业区生态湿地公园、中新天津生态城遗鸥公园一期等生态工程。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遗鸥公园一期项目修复缓冲段落面积22万平方米,保留自然本底,适当进行绿化提升,满足遗鸥栖息的功能需要,并为专业科考人员提供观鸟场所,在海堤沿线建设遗鸥科普博物馆,及景观设施、休闲设施等,打造“靠海亲海”的休闲娱乐海岸景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岸生态公园。

王正江说:“2020年,天津计划完成东疆东部沿海岸线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生态修复、中新天津生态城东堤路生态岸线修复、中新天津生态城临海新城西侧湿地修复和永定新河入海口左岸滨海湿地修复4项重点工程,完成4公里海岸线修复和400公顷滨海湿地修复,进一步打造亲水、滨水、看水的生态环境,构建以海洋、河流、湿地、湖泊为基础的亲海旅游空间,让人们真正享受到大海之美。”

据介绍,到2025年,整治修复岸线不少于24.5公里,自然岸线不低于18.63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占管理海域面积的比例保持在10%以上;到2035年,整治修复滨海湿地2600公顷,清除南北两侧海岸线构筑物,实施退养还滩(湿)、逐步恢复部分海域的海湾纳潮量和湾内海洋动力环境,使海洋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加强。(记者 陈 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