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猴桥最新规划(保山猴桥社区迎来发展新机遇)
保山猴桥最新规划(保山猴桥社区迎来发展新机遇)整合资源 推进项目促“输血”目前,省政协常驻猴桥社区的8名驻村工作队员,仍然分布在猴桥社区的8个村民小组,挂包到组、到户、到具体的项目,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督、协调,及时反映群众的需求和帮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履职担责没有一丝松懈。自去年8月省政协与猴桥社区结对帮扶以来,省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按照省政协主席罗正富提出的“精准到自然村、精准到户到人、精准弄清贫困原因、精准制定扶贫政策、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确定扶贫方式方法、精准落实扶贫责任”的“七个精准”要求,深入开展摸底调研,积极谋划发展思路,做到了帮扶规划、脱贫项目、扶贫资金、政策措施、责任落实“五个到村到户”,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省政协大力推进机关各级干部帮扶责任落实到位,实现省政协与市、镇、社区四级联动,确保贫困县有领导挂联,贫困乡村有领导和单位挂包,贫困户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重要项目有领导干部和部门
省政协办公厅“挂包帮”“转走访”项目启动会在猴桥社区召开
4月8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对于傈僳族边境村寨——猴桥社区来说,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发展的史册。当天,省政协在这里召开“挂包帮”“转走访”项目启动会,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猴桥社区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精准帮扶 勇于履职担责
猴桥社区位于腾冲市猴桥镇西北边陲,与缅甸接壤,辖8个村民小组,有375户1735人,其中,97%为傈僳族,是典型的傈僳族边境村寨。2013年,有贫困人口189户833人。
自去年8月省政协与猴桥社区结对帮扶以来,省政协办公厅、研究室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按照省政协主席罗正富提出的“精准到自然村、精准到户到人、精准弄清贫困原因、精准制定扶贫政策、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确定扶贫方式方法、精准落实扶贫责任”的“七个精准”要求,深入开展摸底调研,积极谋划发展思路,做到了帮扶规划、脱贫项目、扶贫资金、政策措施、责任落实“五个到村到户”,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
省政协大力推进机关各级干部帮扶责任落实到位,实现省政协与市、镇、社区四级联动,确保贫困县有领导挂联,贫困乡村有领导和单位挂包,贫困户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重要项目有领导干部和部门抓落实。
省政协办公厅派驻猴桥社区扶贫工作队队长陈万家介绍,去年8月以来,帮户干部与贫困户顺利结对,并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摸底调研,理清了172户贫困户的贫困情况、帮扶需求和发展愿望,为发展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省政协常驻猴桥社区的8名驻村工作队员,仍然分布在猴桥社区的8个村民小组,挂包到组、到户、到具体的项目,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督、协调,及时反映群众的需求和帮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履职担责没有一丝松懈。
整合资源 推进项目促“输血”
走进国门新村——猴桥社区黑泥塘自然村,记者瞬间感受到了该村正在掀起项目建设的热潮:在村口的一片缓坡地带,挖掘机、推土机机器轰鸣,工人正忙着挖高填低,好不热闹。
猴桥镇副镇长金建祖说,在省政协的帮助协调下,这里将投资660万元,新建集停车场、刀杆广场、傈僳族风情街、民俗文化博物馆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广场,不久的将来,这片荒坡地将成为热闹繁华的区域。
省政协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刘建华说,项目建设是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支撑,也是关系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民心工程。今年内,省政协办公厅、研究室拟在猴桥社区进行“国门新村”建设、麻力坝村容村貌改造、“国门新村”养殖小区建设、麻力坝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麻力坝至腾密公路建设、长塘至腾密公路建设、木居寨至河心寨道路硬化、木居寨和窦家寨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猴桥社区卫生室建设、建档立卡户草果提升改造等10个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陈万家介绍,提升家居环境,达到村庄与国门的协调统一是目前工作的重点。计划投资450万元通过实施屋面加固(罩筒瓦)、厨卫入户、庭院硬化美化、人畜分离等,改造113户农户的住房条件,控制村内建筑的风貌。目前,已完成25户。下一步将在村庄主要路段架设太阳能路灯,采用木瓜树、棕包树、格桑花、藤蔓植物对村内空闲土地进行绿化,提升村庄品质,把现代文明引入农村。
牵线搭桥 引进产业助“造血”
在启动会上,省政协副秘书长颜希权代表省政协办公厅与昆明晨农集团、云南白药集团、云南农趣渔业公司分别签订了《帮扶合作协议书》。省政协通过积极努力,引进昆明晨农集团在猴桥社区的三个片区种植蔬菜,引进云南白药集团发展中药材,引进云南农趣渔业公司开发水产养殖。
为帮助猴桥社区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省政协充分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产业扶贫这一重点组织调研,开展项目策划,为社区脱贫发展出谋划策。省政协办公厅在深入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认真吸纳腾冲市、猴桥镇、社区的意见,提出了猴桥社区产业扶贫规划、结对村组及农户传统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为政协机关帮扶工作明确工作任务,为帮扶地区确立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培育优势产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们前期试种的豌豆已经上市,市场前景广阔,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种植力度,实现规模化生产。”昆明晨农集团副董事长何伟介绍,支持脱贫攻坚工作是企业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但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便利的通关条件也深深地吸引了晨农集团,发展生态农业,并通过猴桥口岸,有效辐射南亚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
同时,省政协办公厅邀请云南知名企业、院校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到猴桥社区进行实地调研,把能种养的产业引进种养,把能开发的产业进行开发,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努力提升打造本地优势产业,通过筹集资金、技术提升改造,组织种养骨干进行观摩学习等方式,争取将草果、红花油茶、核桃、木瓜、生猪养殖等品种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记者 朱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