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马丁桥 比萨戈拉门是唯一进入古城的通道,门洞上雕塑着卡洛斯王朝的双头鹰标识,还有一处陶瓷墙壁上留下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为托莱多所提:西班牙之荣耀!西班牙城市之光!阿尔卡萨城堡 古城中最厚重的建筑是阿尔卡萨城堡,城堡方方正正雄踞整座城市的最高处,以自己亲身经历见证那血与火的往事。公元3世纪,罗马人修建为宫殿,13世纪阿拉伯人改作防御工事,15世纪西班牙的光复运动统一全国,定首都为托莱多,16世纪将城堡重新装修为皇宫,刚刚修缮一新还没有入住,腓力普二世决定迁都马德里,皇宫变身为监狱,20世纪的内战中佛朗哥做军事保垒,先占领托莱多再进攻马德里,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现在所见到是重修后的军事博物馆。比萨戈拉门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1)

托莱多古城

西班牙最著名的文学家塞万提斯之所以将托莱多(Historic City Toledo)称之为"永恒之城",是因为这座不大的古城在西班牙国家历史的象征意义犹如中国的西安,或者是洛阳。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2)

塔霍河环绕

从首都马德里的西南方向驱车约70公里,登上观景台(曾经是中世纪驿站Conde de Orgaz),看着东、南、西三面被塔霍河(Rio Tajo)轻柔环绕,北面建有两道城墙,顺山势而错落有致的古城建筑,犹如一幅历史浩瀚而沧桑的巨画呈现于面前。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3)

阿尔卡萨城堡

古城中最厚重的建筑是阿尔卡萨城堡,城堡方方正正雄踞整座城市的最高处,以自己亲身经历见证那血与火的往事。公元3世纪,罗马人修建为宫殿,13世纪阿拉伯人改作防御工事,15世纪西班牙的光复运动统一全国,定首都为托莱多,16世纪将城堡重新装修为皇宫,刚刚修缮一新还没有入住,腓力普二世决定迁都马德里,皇宫变身为监狱,20世纪的内战中佛朗哥做军事保垒,先占领托莱多再进攻马德里,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现在所见到是重修后的军事博物馆。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4)

比萨戈拉门

比萨戈拉门是唯一进入古城的通道,门洞上雕塑着卡洛斯王朝的双头鹰标识,还有一处陶瓷墙壁上留下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为托莱多所提:西班牙之荣耀!西班牙城市之光!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5)

马丁桥

站在圣马丁桥(Puente de San Martin)上,望着滚滚而逝自西向东,横穿西班牙和葡萄牙注入大西洋,并不清沏的塔霍河水,你无疑会很想知道这些荣耀,这些光芒来自何方?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6)

托莱多大教堂

托莱多大教堂(Ia Catedral)从规模上位列塞维利亚大教堂之后,但是基督教西班牙教区首席红衣大主教在这里办公,这座教堂本身就证明宗教的对立统一性,1226年开始建设,到15世纪完工,后经多次重建,形成主体哥特式,内部穆德哈尔风格,礼拜堂中祭坛又有巴洛克特点,其中木雕艺术堪称西班牙瑰宝"世界第八大奇迹",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7)

首席红衣大主教住所

而且摩尔人后裔阿方索六世占领托莱多后,下令保护当地风俗人情、宗教信仰、历史遗产,从而形成500年期间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教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局面。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8)

大教堂内的木雕"世界第八大奇迹",

从比萨戈拉门到太阳门,从基督之光清真寺到苏克德贝尔广场,沿石板铺就的台阶和小巷慢慢穿行在70多处犹太教堂、清真寺庙、天主教堂之中,都在让人感受宗教永恒!文化永恒!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托莱多城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同一种环境下孕育了不同时期的文明,而产生多种文明的主要原因是三种主要宗教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存在"。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9)

犹太教堂、清真寺庙、天主教堂

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认可的发祥圣地,也曾和睦相处,却又反目为仇,刀剑相加,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又掀起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腥风血雨,1492年西班牙完成统一之后,才开始独尊天主教强迫和驱赶伊斯兰和犹太教的运动。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10)

铸剑作坊

塞万提斯不朽的巨著《堂基珂德》中那熟悉的集市、客栈、铸剑作坊在古城一幕幕闪过,几乎每一块石头都在向游客讲述几百年前的历史,(除了古城进出口那座现代化的大型上下白动扶梯)沿街纪念品商铺里陈列最多的是模仿堂基珂德使用的骑士刀剑和金属铠甲,走火入魔的骑士代表了西班牙日趋衰败的破落贵族,就像《红楼梦》中四大封建家族外盛内空的必然趋势一般。

永恒之城罗马千年历史(永恒之城西班牙托莱多古城)(11)

《托莱多景色》格列柯

返回马德里的途中,看到公路两边略显干旱的田野里生长大片的橄榄树,和成捆成捆的牧草整齐排放,下午的太阳光很强将六月的风烤的温度升高,既觉得陌生又有几分熟悉,陌生是想到西班牙大画家格列柯的名作《托莱多景色》,那大片的绿色植物生动的将古城包围其中,而熟悉的是内蒙古和新疆草原也有这种味道,原来都在北纬40_45度之间,这也许是迁都的原因之一。

2018.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