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乐万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移风易俗乐万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刘余莉教授
《礼记》上说,“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意思是说,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培养出正确的好恶观,返回到人道的正路上来。所以,音乐并不是为了娱乐这种单纯的目的,它也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
《孝经》上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老夫子到了一个地方,还没有问这个地方的政事办得如何,只是听一听此地的音乐,他就能够判断出这个地方的民风如何了。《论语》上讲,“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意思是,礼啊!礼啊!难道就是呈献玉帛这个仪式吗?乐啊!乐啊!难道就是敲钟打鼓吗?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是道德,它具有培养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内容。
所以说,音乐歌舞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耳目口腹的欲望,而是要教导人们培养起平和的性情,唤起人们孝悌廉耻的意识。《礼记》记载着关于音乐和政事相通的论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治世的音乐安详而愉快,因为它的政治祥和;乱世的音乐哀怨而愤恨,因为它的政治不和谐;亡国的音乐哀痛而愁思,因为属地的百姓过着流离的贫困生活。这就是告诉我们,音乐和政事是相通的。
由此可知,礼乐的确能起到陶冶人的性情、宣讲道德仁义的作用,并不是娱乐至上的。
———刘余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