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古楼(江西探秘之古楼塔篇)
江西 古楼(江西探秘之古楼塔篇)它是南昌市美丽的古典建筑绳金塔为砖木结构式楼,古朴秀丽,具有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塔高50.86米,塔身为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内正外八形,其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及鉴金葫芦型顶,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飘逸的飞檐,并悬挂铜铃,每层一个音阶,七层七音,微风吹过,悦耳动听。葫芦铜顶金光透亮,通身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古朴无华。塔身每层均设有四面真门洞、四面假门洞,各层真假门洞上下相互错开,门洞的形式各层也不尽相同。第一层为月亮门;第二、三层为如意门;第四至七层为火焰门,三种拱门形式集于一塔。塔内旋步梯直通顶层,可鸟瞰全市,是南昌市美丽的古典建筑。相传有搓绳献金,挖地又有金瓶、金绳,谓之“绳金塔”。相传古时候的南昌是个水乡泽园,素有“木排之地”之说。常有蛟龙精作怪,闹风、水、火三灾,称为“三害”。被三害夺去生命的人不计其数。当时豫章郡牧刘太守,为了安抚百姓,开仓赈灾,贴榜招贤治理三害。却说进贤门外一老人
绳金塔坐落在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古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祐年间(904—907),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该塔素有“水火既济,坐镇江城”之说,是南昌人的镇城之宝。
绳金塔全貌
绳金塔历经沧桑,屡毁屡兴,经历过多次建筑。第一次重建是在元末明初,当时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南昌,绳金塔毁于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1368)重建。此后乾隆四年(1739)、乾隆二十年(1755)、道光二年(1822)、同治七年(1868)多次重修,光绪二十二年(1886)绳金塔遭雷击起火,部分本质结构被焚,嗣后又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劫难,整座塔仅存砖砌塔体及葫芦形塔刹。1985年,国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绳金塔,历经十余年,自然损坏较为严重,由于当时木材未经防腐处理,木构件被雨水、潮湿等侵蚀而糟烂,有的被虫蛀、蚁啮而空朽,镏金铜皮(塔刹)锈损,油漆斑驳、脱落,砖石风化。2000年6月,在南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绳金塔重焕勃勃生机,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
绳金塔公园夜景
它是南昌市美丽的古典建筑绳金塔为砖木结构式楼,古朴秀丽,具有江南建筑的典型艺术风格。塔高50.86米,塔身为七层八面(明七暗八层)内正外八形,其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及鉴金葫芦型顶,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飘逸的飞檐,并悬挂铜铃,每层一个音阶,七层七音,微风吹过,悦耳动听。葫芦铜顶金光透亮,通身朱栏青瓦,墨角净墙,古朴无华。塔身每层均设有四面真门洞、四面假门洞,各层真假门洞上下相互错开,门洞的形式各层也不尽相同。第一层为月亮门;第二、三层为如意门;第四至七层为火焰门,三种拱门形式集于一塔。塔内旋步梯直通顶层,可鸟瞰全市,是南昌市美丽的古典建筑。相传有搓绳献金,挖地又有金瓶、金绳,谓之“绳金塔”。相传古时候的南昌是个水乡泽园,素有“木排之地”之说。常有蛟龙精作怪,闹风、水、火三灾,称为“三害”。被三害夺去生命的人不计其数。当时豫章郡牧刘太守,为了安抚百姓,开仓赈灾,贴榜招贤治理三害。却说进贤门外一老人,姓金名牛根,生性聪明,略通文墨,还懂得一些风水。以搓牛绳为生,独生儿子丧生于四十年前的火灾之中。金老头立志誓除三害,造福子孙。便一边搓牛绳,一边研究天文地理知识。三年的时间跑遍七门九州十八坡,走遍了三街六市和所有的里巷,考察了三湖九津的地形地势。绘制了豫章地理图和治水图,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适合的除害方法。一天,金牛根梦一高僧,用禅杖在他家菜地重敲三下,说:“进贤门外,吾佛重地,水火既济,坐镇江城,在此建一塔,便永保平安。”老人立即挖地三尺得铁函一只,函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每一剑柄上镂刻着两个字:“驱风”“镇火”“降蛟”;金瓶舍利三百个;竹简一块,上面刻着二十个字的偈语:“一塔镇洪州,千年不漂流。金绳勾地脉,万载永无忧。” 次日,金老头便揭榜献策,太守便命人破土动工造塔。经过三年的时间,一座十七丈高,方圆十丈另八尺的七层宝塔和塔下寺终于建成。那四根金绳在塔基底下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勾锁地脉;那三把宝剑高悬在法华殿上;那净重六十两的金瓶和金老头捐的四两黄金一起溶镀在塔顶上;那三百粒珍珠镶嵌在佛台上。因金老头搓绳献金,挖地又挖到金瓶、金绳,所以就命名为“绳金塔”。绳金塔庙会已成为南昌市的城市名片为进一步发挥绳金塔的历史文化功能,南昌市政府建立了以绳金塔为主轴线,由鸣江园、民俗村、文庙、隆兴院为四大区域组成的绳金塔公园格局,形成一塔一寺(绳金塔、千佛寺)、一园一庙(鸣江园、文庙)、一台一村(古戏台、民俗村)的总体布局。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都在这里举办绳金塔庙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游览、品尝。如今,绳金塔庙会已成为南昌市“城市的名片、招商的盛会、企业的平台、市民的节日”一大品牌。
古色古香的绳金塔美食街
香樟翠竹摇曳,塔尖风铃叮当。绳金塔古朴的建筑风格与周边现代的商业气息相得益彰,无不印证着南昌城往日的富庶和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