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丝绸之路的古城(古丝绸之路的宁夏段)
宁夏丝绸之路的古城(古丝绸之路的宁夏段)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条因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作用而闻名于世的路,它就是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古“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就以盛产丝绸而被外国人称为“丝国”。外国人非常喜欢这些华美的丝绸料子,需求量很大。于是,一条绵长的交通货运的丝绸之路便就此诞生了。“丝绸之路”横跨亚欧15个国家,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千米。它沟通了亚、欧、非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往来,成为东西方交流的第一大通道。2014年6月,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的最早开辟者为汉武帝时的使节张骞,他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最初的线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至君士坦丁堡,横跨欧亚大陆。一般将这条丝路划分为三段,即:东段,关陇河西道;中段,西域道;西段,中国境外道。其中东段又分为南、中、北三道。南道过于迂回绕远,中道则易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与之相比,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固原有着明显的优势,道路多数地段沿河而行,平坦易行,更重要的是距离更短。这大大缩短了商队行进的时间。从固原南下可直抵长安、洛阳,北上可以经河西走廊通达中亚和欧洲。从南北朝时期起,经高平镇(今固原市)来中国的西域各使节、客商、僧侣络绎不绝。在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商贸和文化往来空前繁荣。此后,无论北宋、西夏,还是元、明、清时期,宁夏六盘山地区始终是交通的要道。
A 李贤墓出土的波斯武士俑
B 李贤墓出土的阿拉伯风格玻璃碗
C 须弥山石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早期造像与云冈、敦煌的早期造像风格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