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红楼梦大概内容(细数红楼梦中出现的其他名著)
名著红楼梦大概内容(细数红楼梦中出现的其他名著)姜子牙形象 甚至《封神演义》的内容也出现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其中出现了《姜子牙斩将封神》的戏。鲁智深形象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贾府的戏台上就出现了《水浒传》的故事,“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可见,《西游记》和《水浒传》已经出现在《红楼梦》中。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非凡,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连主席在列举中国古代的成就时,都以《红楼梦》作为例子。
四大名著之中,《红楼梦》成书较晚,自然能够吸收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文学手法,加上作者本身博览群书,书中不仅出现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人物典故,还出现了其他的名著。
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即在《红楼梦》中出现。
此外,《水浒传》的鲁智深也出现在《红楼梦》中。
鲁智深形象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贾府的戏台上就出现了《水浒传》的故事,“至上酒席时,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可见,《西游记》和《水浒传》已经出现在《红楼梦》中。
甚至《封神演义》的内容也出现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其中出现了《姜子牙斩将封神》的戏。
姜子牙形象
可惜的是,《三国演义》没有在《红楼梦》中出现。
除去上述名著,作为一部花了大量笔墨描写痴男怨女的小说,《红楼梦》中自然也出现了关于爱情的名著。《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写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会真记》,也就是《西厢记》。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薛宝钗和林黛玉聊到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乃至于《元人百种》。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提到了《琵琶记》。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诡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提到了白乐天《长恨歌》。
凡此种种,描写爱情的作品在《红楼梦》中出现,相信作者也一定熟悉这些作品。
还有,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红楼梦》描写了一些神话人物,比如那神秘的一僧一道。
书的最后,主人公贾宝玉也出家去了,所以《红楼梦》中难免出现一些佛教和道教的著作。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写到了贾宝玉心烦之时,看了《南华经》,若有所悟。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提到了道教的《太上感应篇》。
《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提到了佛教的《金刚经》和《心经》,并且对两者还有评论,“但是俗说《金刚经》就象那道家的符壳,《心经》才算是符胆.”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提到了贾宝玉看的道教书籍,“那宝玉拿着书子, 笑嘻嘻走进来递给麝月收了,便出来将那本《庄子》收了,把几部向来最得意的,如《参同契》《元命苞》《五灯会元》之类,叫出麝月秋纹莺儿等都搬了搁在一边”。
可见,贾宝玉平日自己看道教书籍多了,遇到家庭变故、爱情破灭,加上有和尚劝导,他出家也是正常的。
由于《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不喜欢“仕途经济”,也就不喜欢读四书五经,所以书中像《诗经》、《礼记》、《大学》、《中庸》之类的儒家经典,也只是一带而过。
还有一些名人出现在《红楼梦》中,比如李太白、白乐天、江淹、东方朔、张僧繇等,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唐寅,也就是唐伯虎,在书中为薛蟠增加了一些笑料。《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写到薛蟠看到一张春宫图,把图上的落款看成了“庚黄”,大家仔细一问,原来是“唐寅”,薛蟠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唐伯虎形象
上述只是《红楼梦》中出现的较为出名的前人的作品,除此之外,书中出现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不能一一列举。可见,《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的高峰,在吸收前人的成就方面确实是不遗余力,所以才能成就《红楼梦》自身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