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中最著名的四大名旦(民国最大的一场选秀)
京剧中最著名的四大名旦(民国最大的一场选秀)但有一点是相对确定的,当时“四大名旦”评选中很大的推动力来自于荀慧生的支持者。由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均已在京剧界获得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相较而言荀慧生的声望则略逊一筹,但幸运的是他有一帮庞大而坚定的支持者。四大名旦合演《四五花洞》梅兰芳《贵妃醉酒》第二种说法是,“四大名旦”的称号是由天津《天风报》社长沙大风率先提出来的。这个说法不仅有沙大风的儿子沙临岳证实,上海文史馆馆员薛耕莘也曾撰文称梅兰芳曾亲口向他证实过这一说法。而据说沙大风还有一枚印章,上刻“四大名旦是我封”七个字。此外还有一种说法,1924年到1925年期间,在军阀张宗昌家的堂会上,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合作了一出《四五花洞》,当时要把这几位最红的京剧大家聚到一起可不是易事。也因为这次轰动的演出,从此便有了“四大名旦”的说法。
提到京剧,大多数人首先就会想到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可见四大名旦已经成为了京剧最大的一张名片,那么四大名旦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呢?
四大名旦合影,前排程砚秋,后排从左依次荀慧生、梅兰芳、尚小云
目前对于“四大名旦”的评选过程有着不同的争论,一说是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刊登启事,列出了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云五位著名旦角演员的新剧,邀请观众投票评选最佳剧目。
《顺天时报》共收到了14091张选票,梅兰芳的《太真外传》得1774票,程砚秋《红拂传》得4785票,尚小云《摩登伽女》得6628票,荀慧生《丹青引》得1254票,徐碧云《绿珠》得1709票。因为这次投票,大家便把这五位旦角演员评为“五大名伶”,后因徐碧云较早辍演离开舞台,所以就留下了“四大名旦”的称号。
梅兰芳《贵妃醉酒》
第二种说法是,“四大名旦”的称号是由天津《天风报》社长沙大风率先提出来的。这个说法不仅有沙大风的儿子沙临岳证实,上海文史馆馆员薛耕莘也曾撰文称梅兰芳曾亲口向他证实过这一说法。而据说沙大风还有一枚印章,上刻“四大名旦是我封”七个字。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1924年到1925年期间,在军阀张宗昌家的堂会上,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合作了一出《四五花洞》,当时要把这几位最红的京剧大家聚到一起可不是易事。也因为这次轰动的演出,从此便有了“四大名旦”的说法。
四大名旦合演《四五花洞》
但有一点是相对确定的,当时“四大名旦”评选中很大的推动力来自于荀慧生的支持者。由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均已在京剧界获得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相较而言荀慧生的声望则略逊一筹,但幸运的是他有一帮庞大而坚定的支持者。
由于荀慧生的艺名是白牡丹,因此他的支持者也被称作“白党”。据台湾剧评家丁秉分析,当时白党为了能把荀慧生迅速捧到与梅、尚、程同等地位,想方设法大声疾呼,最终确定了“四大名旦”的称号。
程砚秋、梅兰芳、尚小云合影
作为那个时代的巨星,四大名旦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因此对于四大名旦的排位,各家的支持者也一直争论不休。其中梅兰芳在伶界拥有无可撼动的影响力,将梅兰芳排在第一位是没有太大争议的,问题是另外三位应该如何排位?
1930年8月,上海的《戏剧月刊》举行了“四大名旦之比较”征文活动,根据广大观众对四大名旦表演艺术分项评分进行汇总统计,最终梅兰芳获得565分,程砚秋获得540分,荀慧生获得530分,尚小云获得505分。
程砚秋《荒山泪》
这个评分结果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比如老舍先生就曾使用过“梅程荀尚”的说法。但尚派的支持者可能就不大认可了,所以关于四大名旦,常常看到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我国官方曾采用过“梅程尚荀”的排序,但现在比较固定使用的则是“梅尚程荀”。
无论如何排序,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四位京剧大师通过各具特色的表演风格、各臻其美的舞台形象、最终将京剧艺术推上了发展的巅峰。
(责任编辑:杨波)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