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适合看雪山星空的地方(指南雪山花海)
川西适合看雪山星空的地方(指南雪山花海)珠峰南北坡植被带及代表物种分布示意图 (生物插图/张瑜)它还提示人们这里的地势之高,会有怎样难得一见的垂直植被演替,怎样丰富的动物种类、区系。南极北极第三极 摄影/卡布
地球的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公里,其中3.6亿平方公里都在海平面以下,平均深度3729米。1.5亿平方公里的陆地,平均高度875米。
青藏高原,位于北纬25°—40°之间,是地表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4000米。如果把对流层顶部的高度看作是天空的高度,那么南北两极距离天空大约8000米,赤道距离天空大约16000米。青藏高原距离天空仅有5000多米,可以说青藏高原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地球的高极,“第三极”。
抒情的“第三极”
为什么已经有青藏高原这个名称了人们还不满足,要称之为“第三极”呢?如果说“青藏高原”是一个名词,那么“第三极”就是一个形容词、一个感叹词。它在告诉人们这里是地球上如同南极、北极一样的存在,它像南极、北极一样遥远、辽阔、雄伟、壮丽。
南极
北极
第三极 摄影/卡布
它还提示人们这里的地势之高,会有怎样难得一见的垂直植被演替,怎样丰富的动物种类、区系。
珠峰南北坡植被带及代表物种分布示意图 (生物插图/张瑜)
无论是生长于喜马拉雅南麓的低海拔隐秘森林,还是位于其北麓的苍茫高原,都孕育着各自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雪山与花海,互相映衬
“第三极”还在告诉你,这里是地球上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它把自己与地球上大部分地方划分开来。它说:“地球是这样划分的,南极、北极、第三极和其他地方。”
傲视大地的珠峰 摄影/向文军
科学的“第三极”
这个含有某种比喻、某种描述,并有些抒情意味的称号,为众多探险者所接受。为什么也能受到一向以严谨、客观、中立为宗旨的科学界的认同,并把其纳入科学的概念体系中来?
青藏高原与南极、北极有许多表面上的相似,南极、北极是寒冷的冰雪世界。青藏高原也是,并且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度在0℃之下,它们都储存了大量淡水资源,有大量的冰川。
藏东南,一条正在融化的冰川 (摄影/杨建)
青藏高原与南极、北极一样,大部分地区渺无人烟。
加乌拉山口是一个垭口,位于从西藏日喀则市前往定日县,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的途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观赏5座8000米级雪峰的观景台,因此也被大众称作世界上最美的观景台。
把“青藏高原”叫做“第三极”,是因为地球上除了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外你找不到另一个地区,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
走遍“第三极”
自1973年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以来至今45年间,青藏科考路线已然覆盖了青藏高原全境。
青藏高原具有从东南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的地理地带性规律,可以划分为10个自然地带和若干自然区。——郑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
是1987年第一次青藏科考中的藏北小分队在藏北的“英雄地”立碑留念的情景。所谓“英雄地”,是20世纪70年代武汉、成都、兰州军区的三支测绘队在此地会师时给取的地名。木板的一面烙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87年8月”字样,木板的另一面烙的是17位考察队员的名字。照片从左至右依次是:李炳元、郑度、李渤生。这次科考确认英雄地是世界性的高寒干旱中心。
青藏高原不仅改变了东亚气候格局,而且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大气能量、水分循环结构的演变。——徐祥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大气污染物监测仪器
第二次青藏科考将以变化为主题,揭示过去50年来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这一地区地球系统行为的不确定性,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等。——姚檀栋
廓琼岗日冰川 (摄影/共月)
在普通人眼中美丽大气的冰川,在科学家眼中就是科学研究的宝物。通过读取冰芯中的“自然密码”,科学家们可以重建地质时期直至今天的气候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重塑地球的过往岁月,从而为我们理解人类自身的发展演变提供越来越多的佐证。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从卫星遥感图上可以观测到分布于高山雪线之上的永久冰雪带。因此“第三极”这一概念更多的是对青藏高原同南北极之间在气候及自然景观相似性方面的一种形象比喻。
高山上的王者——雪豹 (摄影/彭建生)
西藏的湖泊数量比多数人想象的多,湖芯和冰芯一样,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神秘天书,我的任务就是去破解它。——朱立平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西藏主要湖泊、河流分布图
河与湖,在“第三极”上共同演绎出无数壮美的风景和人文传奇,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极限之地,绝无仅有的壮美景观。它幅员广大、高峻庄严,震撼我们的感官。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