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的前景如何:家电企业多元化 东芝之殇
东芝的前景如何:家电企业多元化 东芝之殇在收购西屋电气之后,东芝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核电事业。2009年,主攻核电业务的佐佐木则夫成为新任社长,开始对核电部门持续强化。同年拿下了中国4基、美国8基核电站等建设预定,动作不可谓不快。东芝还表示,要在6年内拿下39座核电站的建设预定,大有一副要将核电培养成自己的主营业务的模样。作为当时已经位于世界前列的日本知名企业,东芝与其他日本名企一样有着自己的野心。面对经济衰退,东芝还想要维持自身庞大的经营规模,于是瞄准了核能和通信领域。2006年,东芝看中了美国核电企业西屋电气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分别通过三次收购,以溢价两倍的价格全资收购了该企业。1939年,两家来自明治维新时代的日本知名电气公司东京电器和芝浦制作所合并之后,成立了东芝,此后东芝便在电子行业中不断创造辉煌。东芝最为出名的,是曾经在半导体研发生产上打败英特尔。1972年,东芝推出自家的DRAM存储芯片,与当时同样做DRAM存储芯片的
近日,老牌日本家电企业东芝由于多年的经营困境,正在进行新的战略选择。根据最新消息,目前资本对东芝的竞购已经进入第二轮。
作为世界第一台自动电饭煲、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等多项电子产品的研发者,东芝是如何从傲视群雄的3C家电集团,演变成如今“卖股求生”的呢?一切都要从东芝的“多元化”说起。
东芝的野心
“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这首脍炙人口的广告歌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与之同时风靡的东芝家用电器,也曾走进千家万户,带给人们生活极大的便利,甚至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专属记忆。
1939年,两家来自明治维新时代的日本知名电气公司东京电器和芝浦制作所合并之后,成立了东芝,此后东芝便在电子行业中不断创造辉煌。
东芝最为出名的,是曾经在半导体研发生产上打败英特尔。1972年,东芝推出自家的DRAM存储芯片,与当时同样做DRAM存储芯片的英特尔展开了竞争。这场竞争中,东芝依靠日本政府的支持,联合银行以及NEC、日立、三菱等四家公司再筹集400亿日元,共同成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项目,并在1980年将自己的DRAM良品率提高到80%以上。在东芝的带领下,日本半导体用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开始攻占全球市场。1986年,东芝的高端存储芯片产能达到每个月100万片,占据全球市场份额80%以上。东芝的成功,让英特尔连续6个季度亏损,不得不关闭7座工厂,开始转型做CPU。
东芝在半导体、电脑、家电这些消费电子行业的成功,却无法抵挡日本经济的衰落。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陷入了长期的低迷。日本企业为应对这种状况,纷纷开启多元化,向高端技术领域进发。
作为当时已经位于世界前列的日本知名企业,东芝与其他日本名企一样有着自己的野心。面对经济衰退,东芝还想要维持自身庞大的经营规模,于是瞄准了核能和通信领域。2006年,东芝看中了美国核电企业西屋电气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分别通过三次收购,以溢价两倍的价格全资收购了该企业。
在收购西屋电气之后,东芝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核电事业。2009年,主攻核电业务的佐佐木则夫成为新任社长,开始对核电部门持续强化。同年拿下了中国4基、美国8基核电站等建设预定,动作不可谓不快。东芝还表示,要在6年内拿下39座核电站的建设预定,大有一副要将核电培养成自己的主营业务的模样。
但是没有人能预料到的是,正是这次迈向核电的多元化尝试,让之前在半导体、电机领域获得成功的多元化老手东芝迈入万劫不复之地。
意外之祸还是命定之灾?
购入西屋电气之后,东芝的营收着实有了肉眼可见的增长。时任社长的西田厚聪,让PC业务扭亏为盈,主导了2008年对索尼半导体等业务的巨额投资,用3年的时间让东芝的营收提升了3成。
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日本电子行业造成重大打击。东芝同样无法幸免于难,足足亏损了3435亿日元。为了弥补这一亏损,东芝得出的结论是:加大力度发展核电事业。
于是在2009年主攻核电业务的佐佐木则夫接替西田厚聪成为新社长,东芝也开启在核电业务上“一路狂飙”的模式。
但是这一模式仅仅持续了三年不到,就迎来了终结。
2011年,21世纪以来影响最大的核电站事故: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爆发。一时间,反核电站的声音在全世界抬头,在日本乃至全球范围内引起争议,甚至恐慌。
迫于压力下,许多国家纷纷取消了此前与东芝达成的订单,终止了核电站的建设。东芝在建的核电站也全都延迟了建设进度,几乎让东芝的核电业务举步维艰。此时的东芝不仅此前成本无法回收,还面临连年亏损的惨状。这还没完,当初为了收购西屋,东芝对美国当局许下了对西屋只控股不干预经营的承诺。结果2015年,西屋就让东芝背了个大锅:西屋并购了美国西比埃公司的核电业务,但因为不断膨胀的建设费用没有得到控制,东芝被迫背上了高达42亿美元的债务。
这之后发生的事情,让人惊讶,又觉得在情理之中:2015年,东芝被查出自2008年到2014年,连续7年财务造假,总共虚报了2248亿日元的税前利润。包括西田厚聪、佐佐木则夫在内的三任社长,为粉饰太平,持续了长达8年的将错就错。假账至少涉及4大业务部门,可统计虚报利润足有1562亿日元。此消息一出,东芝的企业形象顿时一落千丈,从民族企业之光直接变成了民族企业之耻,股票应声跌落40%。为平息事件影响,前后3任社长、8名董事集体辞职,被日本政府罚款74亿日元。
2016年,是东芝最黑暗的一年。据东芝财报,2016财年净亏损高达9657亿日元,创下当时日本制造企业史上最大全年亏损。东芝就此走上末路。
自救无门
经历一系列变故后,为了能够存活下来,东芝开始变卖业务,疯狂裁员。
2015年,它出售电梯业务中芬兰通力的近2400万股份;
2016年,将家电与医疗设备业务,分别卖给美的与佳能;
2017年,决定放弃亏损超万亿的西屋电气,以及出售半导体业务;
2018年,将电视与电脑业务售出;
2020年,曾造出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东芝,彻底退出市场……
最终,东芝只能把自己挂上市场,供各路资本摆弄。2022年4月英国私募企业CVC 资本对东芝发起收购邀约,想要以200多亿美金的价格将其私有化。
当然,东芝的自救也在持续不断地推进中,董事会在过去一年内也提出过三份不同的改组计划,一分为三或者一分为二,效仿其他工业巨头通过拆分来促成自身转型,这对东芝来说或许能有不错的未来,但可惜的是拆分的方案至今都未能通过。
结语
汤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中,认为日本创造业存在着弊病:“面对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时,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因循守旧,错失机会”;“面对技术趋势转变,日本企业制度过于僵化,根本就不能适应技术变革的趋势”。
这一点,就在东芝身上应验。
据行业人士表示,东芝在多元化时曾面临一个选择:投入核电,还是坚持深挖半导体业务的盈利价值。最终,东芝选择了核电。但是据2017年9月东芝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盈利完全得益于存储芯片部门的优异表现,以及市场的需求量上涨。如果那时的东芝砍核电保芯片,这百年企业或许还有救。然而那年9月,东芝已经决定将芯片卖给贝恩资本。大厦将倾,已成定局。
家电网主编李韬表示,东芝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在多元化时,不仅要有决心和行动力,还要保持灵活的思维和预留回旋的余地。在商业环境中,僵化的经营方式迟早会被多变的局势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