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郧阳区谭山镇锣鼓打法(500年音韵不绝的郧阳老腔)

郧阳区谭山镇锣鼓打法(500年音韵不绝的郧阳老腔)“郧阳二棚子戏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称。从剧目不难看出,演员不多,重主角轻副角,一角多代,使一些不必要的人物、情节和场次在幕后处理,结构紧凑,内容精炼,利于走乡串户演出。二棚子戏敢于夸张、富于诙谐、风趣泼辣,表演程式既有规律,亦不死板。这是因为艺人长期生活在农村,演出在农村,因而表演生活小戏格外出彩”,民间老艺人说。诙谐风趣 表演深受群众欢迎《郧县志》记载,郧阳二棚子戏兴起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它的形成与移民有关。“郧阳原为襄阳府属,明成化十二年设郧阳府,郧襄两地汉水相依”。此时,郧阳艺人与襄阳艺人搭台演出,唱腔大同小异,但各自唱法不同。清乾隆至光绪年间,郧阳时局稳定,经济得到发展,文化之风兴起,形成了民间戏剧艺术兴盛的历史契机。这一时期,郧阳戏曲界可谓百花齐放,逐步成熟的郧阳二棚子戏进入全盛时期,地方曲艺郧阳四六句、郧阳八岔子和郧阳凤凰灯舞等相继出现。据《郧阳文化史略》记载,当时郧

郧阳区谭山镇锣鼓打法(500年音韵不绝的郧阳老腔)(1)

郧阳二棚子戏获奖剧目《我的汉水家园》走出十堰,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资料图片)

提起二棚子戏,郧阳多数老年人都很熟悉,它诙谐风趣的唱词和活泼多变的唱腔,深受大家喜爱。郧阳二棚子戏兴盛时期,曾巡回4省23个县演出,红极一时。如今,这一郧阳本土戏曲受到重视,相继入选湖北省级非遗项目、省级稀有剧种曲目。

全盛时期 巡演4省23县

何为“二棚子戏”?郧阳区民间老艺人介绍,有唱戏搭篷子(遮篷)之意。他们进一步解释,大戏班子为“大篷子”,“家园班”为“二篷子”;八人一班为“一棚子”,十六人一班为“二棚子”;半套蟒靠称“二棚子”,全套蟒靠称“大棚子”;琴子、八岔、采腔是二棚子戏三大声腔,八岔与采腔统称“打腔戏”,琴子称为“调子戏”,打腔与琴子合流之后,谓之“二棚子戏”。1870年前后,郧阳二棚子戏传入皖南,长时期与徽戏、京戏合作,称为“二篷子”。

《郧县志》记载,郧阳二棚子戏兴起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它的形成与移民有关。“郧阳原为襄阳府属,明成化十二年设郧阳府,郧襄两地汉水相依”。此时,郧阳艺人与襄阳艺人搭台演出,唱腔大同小异,但各自唱法不同。清乾隆至光绪年间,郧阳时局稳定,经济得到发展,文化之风兴起,形成了民间戏剧艺术兴盛的历史契机。这一时期,郧阳戏曲界可谓百花齐放,逐步成熟的郧阳二棚子戏进入全盛时期,地方曲艺郧阳四六句、郧阳八岔子和郧阳凤凰灯舞等相继出现。据《郧阳文化史略》记载,当时郧阳的文化建筑历代续存量相当可观,仅古戏楼就达56座。

乾隆至光绪年间,郧阳二棚子戏有多红火呢?当时,郧阳二棚子戏流行于郧县(今郧阳区)、郧西县、上津县(现并入郧西县)、均县(今丹江口市)、竹山县、竹溪县和房县等地。光绪初年,因遭受水灾,大批移民入陕。随着移民变迁,流传于陕西商南、雒南一带。1919年前后,郧阳有9个二棚子戏班,在鄂、豫、陕、蜀4省23个县巡回演出,农村小镇的“家园班”亦盛极一时。

解放以后,部分二棚子戏艺人加入郧阳汉剧团(山二黄),偶尔加演一两出折子戏,很受欢迎。郧县境内10多个二棚子戏剧团在乡村演出,或进城汇演,红极一时。

诙谐风趣 表演深受群众欢迎

“郧阳二棚子戏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称。从剧目不难看出,演员不多,重主角轻副角,一角多代,使一些不必要的人物、情节和场次在幕后处理,结构紧凑,内容精炼,利于走乡串户演出。二棚子戏敢于夸张、富于诙谐、风趣泼辣,表演程式既有规律,亦不死板。这是因为艺人长期生活在农村,演出在农村,因而表演生活小戏格外出彩”,民间老艺人说。

二棚子戏以灵活、轻快、活泼著称,且歌且舞,更富于表达村姑少女之情。对戏剧“五法”比较讲究,却不拘泥,是因为它吸收了民间歌舞和宗教艺术,经过艺人实践丰富了表演艺术。

二棚子贵于“俗”,亦贱于“俗”。历代官府因其俗而不准登“大雅之堂”,立下“不准进城”“不准祭祖”“不准敬神”等规矩。官府诸禁,使其艺术交流与发展受到局限。但艺人长期生活在农村,有得天独厚之处。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俗中见雅,雅中有俗,表演风格富有现实主义色彩,更利于表达民间生活题材。

在音乐特点方面,二棚子戏有琴子、八岔、采腔3种声腔。

琴子是主要声腔,它的伴奏完整统一,声腔音乐跳跃性强。尾声盛行7至11度上行大跳,时如刀削,时如丝连,容易表达喜怒哀乐。

八岔是由曲牌体系发展而形成的板腔体系,声腔粗犷、泼辣、潇洒而富于抒情。声腔音乐分阴、阳八岔两种,阳八岔为主腔,共7种板式;阴八岔一般是专曲专用,多用于幽灵。阴、阳两种八岔声腔,是因为它容易控制轻、重、缓、急,尽情表达情感,使观众回味无穷。

采腔属于曲牌音乐体系。唢呐伴奏,伴以锣鼓和人声帮腔。声腔音乐轻快活泼,多系专曲专用。音调重有楚音,轻有秦音。“四六句”则是采腔的主要腔调,4种板腔形式,以情转板,容易体现人物性格,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

二棚子戏是集音乐、伴奏、表演、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及舞美、创作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戏曲形式。特别是表演、导演程式的设计构想、民间曲调的选择合成,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可以说,它是鄂西北民间戏曲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郧阳人民对中华民族戏曲艺术多样性的一大贡献。

缺少名角 面临后继乏人困境

“如今,很难再见到当年郧阳二棚子戏红火的场面了!”面对现状,郧阳老艺人发出感慨。据回忆,光绪末年,随后名角相继谢世,郧阳二棚子好戏难以再现。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时局动荡,戏班纷纷解散。残存一个戏班,演一场戏只收两斗苞谷。

老艺人杨有滋,1942年生于郧县武阳岭,10岁跟随祖父学戏,14岁随父辈跟班“小场”演出。当时的主要行当是学生角、旦角和丑角。1947年后,他跟随师傅马洪章,能唱10多本二棚子戏,一角多代,技艺超群。1970年至1979年,他随父杨遇春(郧县剧团原团长)下乡演出。1980年乡剧团解散后,每逢当地有红白喜事,他充当“班头”,组织二棚子表演,能“包场”两天两夜不重戏,远至陕西商南赵川、河南滔河演出。1988年以来,郧县文化馆多次邀请他协助抢救、整理有关二棚子戏的资料。经他口述的二棚子戏资料5万字,音乐曲牌调式8种,打击乐套路10余种,提供二棚子戏剧目5个。

解放以后,二棚子戏引起省、市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关注。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原主席郭贤庆、艾义等专家学者,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多篇关于郧阳二棚子戏论文,阐释这一古老艺术。1979年,由王太国、郭贤庆创作,县文化馆演出的现代小戏剧《二杆子招工》,参加全省业余文艺演唱作品评奖,荣获创作、演出一等奖。2001年,由梁大龙、鲁传太创作的《逗嫂》,由湖北省第六届“楚天群星奖”组委会推荐入围。

已故老艺人贾重红,是近代二棚子戏的主要传承人,对二棚子戏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贡献。但随着这些老艺人谢世或年迈,郧阳二棚子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多年来,郧阳区为拯救郧阳二棚子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5月,郧县成立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2006年,郧阳二棚子先后被列入省、市、县非遗名录,加以保护。(记者 冰客 编辑 柚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