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少女心炸裂(台剧向死而生)
台剧少女心炸裂(台剧向死而生)不要再用什么“台味”“狗血”“台式偶像剧”的老眼光看事情了,从逐渐没落到现在的佳作频出,台湾电视剧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向死而生”。别用老眼光看事情了,现在我们大陆电视剧女性题材一不小心变《娘道》,而台剧这几年优秀得简直惊人了啊。 联想到月初台湾的金钟奖上热搜时,我还看到有微博网友高高在上地说,金钟奖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不就是台湾小圈子里的事情自娱自乐。
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
mszhangziyan@foxmail
上周《致命女人》热热闹闹地收尾,微博上有网友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这个故事如果放到内地来翻拍,一定是各种版本的《娘道》故事。大家爽快转发,但笑完了也是苦涩的。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电视剧这样了呢?
联想到月初台湾的金钟奖上热搜时,我还看到有微博网友高高在上地说,金钟奖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不就是台湾小圈子里的事情自娱自乐。
别用老眼光看事情了,现在我们大陆电视剧女性题材一不小心变《娘道》,而台剧这几年优秀得简直惊人了啊。
不要再用什么“台味”“狗血”“台式偶像剧”的老眼光看事情了,从逐渐没落到现在的佳作频出,台湾电视剧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向死而生”。
大家一提到“台剧的童年回忆”可能首先想起来的都是《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这一类的偶像剧。但别忘了,百看不厌的《新白娘子传奇》,本质上也是台剧,这部电视剧由台湾班底制作,邀请了来自香港的赵雅芝、叶童担任主演,到南京、杭州、镇江、苏州等多地取景,至今还是暑假必备的重播剧集。
台剧给大陆观众的记忆,最初是以古装、言情见长的,有几分那个年代的“古偶”味道,台剧黄金年代的上半程其实是古装剧和年代剧,《包青天》《戏说乾隆》《一代女皇》这一类是爸爸妈妈们到现在都津津乐道的。
台剧黄金年代的下半程就是《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这样的台湾偶像剧,都是都市里年轻人的故事。
现在回想起来,台剧的重点从古装言情变成现代都市,本身就是一种经费减少的变化趋势。拍古装、年代剧,跟大陆合作有天然的优势,山河风景、古代建筑,后来又有了各种大规模影视城,没理由留在台湾就着仅有的几个影棚和取景地做文章。
琼瑶就是两岸合作拍剧的先行者,她率先跟湖南经视合作拍摄了《梅花三弄》、《六个梦》系列及《还珠格格》,在大陆取景,也用大陆演员,何琼、何音、陈红、蒋勤勤都是经她慧眼选出的大陆琼瑶女郎。
更重要的是,大陆市场太重要了、太多投资、太大规模了。一开始是台湾制作团队主导,后来就变成了台湾的人才加入大陆剧组。从90年代开始,不光是台湾的制作团队和演员,还有香港的,大家都一窝蜂涌向北京、上海和横店。古装的民国的自然要去北上,现代剧又为什么不呢?北京上海生机勃勃为什么不拍呢?
不知不觉中,台湾就只剩下小成本这一种制作。《流星花园》或者是《恶作剧之吻》,其实都不费什么钱嘛。从那时起台剧偶像剧就是蛮省钱的,只不过他们在创意上还有优势,一时半会看不出和大陆电视剧产业的差距。
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台剧产量最高,陈乔恩、阮经天主演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大红也大赚,但从此之后,台湾电视剧市场进入低谷期。
我第一次惊觉台湾电视剧是“濒死”状态,是在《甄嬛传》风靡台湾的时候。
我的台湾朋友告诉我,全台湾都在追这部剧,所有人都在用“本宫”“极好的”这种“甄嬛体”说话。从台湾综艺也能看出本剧的风靡程度。
而另一方面,台湾朋友又不无伤感地说,你知道吗,台湾现在开不起真正高规格的古装剧或者年代剧了,太贵了,都不记得台湾多久没拍正统的古装剧了。
古装剧和年代剧几乎就在台湾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陆的“大剧”风靡台湾,小S从《步步惊心》看到《琅琊榜》,到台湾打开电视也很容易碰到熟悉的芒果台同款。
也是那段时间,我还接触过另一个台湾朋友,他是眷村的后代,说自己在海外留学的最大的放松就是上网看大陆的历史正剧,尤其是张黎的作品。他认为台湾剧拍不出这么大的格局,也早就不拍历史剧了,而张黎的电视剧作品耐看又有深度。
呼应这等景象的就是前几年的金钟奖。台湾本土都有批评金钟奖电视剧难看的声音。那几年网友们看到金钟奖的新闻可以直接说:这都啥?不知道,不了解,台剧不行了。
如此种种,好像都是“发展的骄傲”,令人由衷感叹,经济好了什么都好,台剧式微似乎是一种注定的结局。往好处想想,人才到哪里都是人才,大家齐齐在北京上海横店为国产影视发光发热,可能是崭新的时代。
但奇怪的是,这并不是故事最终的结局。
去年,被我的台湾朋友推崇备至的张黎导演本人,去拍了《武动乾坤》;
今年,台剧有了《我们与恶的距离》,在豆瓣创下了16万人打出9.5分的傲人成绩。
习惯了直接pass台剧的大陆观众也忍不住问,台剧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吗?
台剧不是一下这么厉害的,是在人才流失、缺少资金、发展屡屡受挫的这个“大局已定”之下,反而在题材和视角上屡屡突破,用创意和思考角度取胜。
2015年,在“台湾拍不出历史剧”的悲观中,《一把青》拍出来了。说来有趣,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3分的台剧,并不是在当年一炮而红的,而是这几年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拥趸。
2016年金钟奖被《一把青》包揽各项大奖的新闻下面,最多的评论是:不知道,没听说。
《一把青》原著是白先勇的一个短篇小说,电视剧将一个妇人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对比扩写成了34集的的电视剧,自然有白先勇擅长的“台北人”故事——那些跟着时代浪潮漂泊,被迫成为“台北人”的人。除此之外还补充了白先勇没有落笔的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故事。
《一把青》就算在台湾算是高规格大制作,以大陆观众的眼光来看,恐怕还会嫌这部电影的年代感有些简单。另外,因为只有台湾团队,像口音、习惯用词的语法、方言等等,都没有办法百分百还原到精确,不能不说有些遗憾。
可是《一把青》的视角是我们习惯的那些年代剧所缺失的,仅此一点已经足够。白先勇原著就是用空军家属村的视角展开,而这样的切口也正适合细腻的台湾创作者们来驾驭。
《一把青》的导演曹瑞原拍过两部白先勇作品,分别是《孽子》和《孤恋花》(两部都是同性题材,推荐有兴趣的朋友看看)。在筹拍《一把青》时,曹瑞原其实就带了对行业的责任感来做,他曾表示:“如不积极挽救,台湾的影视产业可能在两年内消失。”
因为题材不被看好,《一把青》遭遇过投资方撤资,曹瑞原身兼导演、监制、制作人三重身份,而他还要想办法补齐上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3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
后来终于找到了投资,主创们还是心有余悸。挫折反而让这个剧组拿出一种“直面产业凋零”的“气”去投入。
大陆观众的对台剧的刻板印象是“台味偶像剧”,但台湾电视剧这些年的题材拓宽得相当丰富。
同样在2015年还有《麻醉风暴》,借由一场医疗事故来观察整个医疗体系。
这部剧形式上也接近英美剧的做法,一共六集的迷你剧,信息量很大,从医疗事故到背锅医生到幕后黑幕再到多年前的另个背锅黑幕故事。
落点除了医疗剧常见的医德伦理,还有对医疗制度的拷问。
2015年另有一部《出境事务所》,关注的是殡葬行业,编剧就是写出《我们与恶的距离》《谁先爱上他的》的女编剧吕蒔媛。
2016年,杨丞琳主演的《荼蘼》也惊艳过大陆观众。
这部电视剧里,台北女孩想要出去闯荡打拼,她的向往的大都市是——上海。
《荼蘼》的创意小而美:平行人生的故事,身在台湾的女主角本来准备携手跟男友一起去上海打拼,男友的爸爸忽然卧病在床,孝子男友走不开了。女主角走在人生十字路口,要么去上海追求事业,要么留在台湾守住爱情。
剧情就按照两种人生展开,本意是有得有失,不过好像结局看起来闯事业的人生收获了比较多观众的支持。
这部剧并不贵,很小成本就能拍。说句实在话也不涉及什么题材问题,放到大陆很轻松可以开机。然而那些在上海拍摄,主打“时尚”“女性”的大陆剧集有没有《荼蘼》这样的创意呢,有点可惜,我们看到的似乎还是流俗的居多吧。
12集去讲完一组平行人生,还要丝丝入扣地去写清楚女性在人生选择中的种种考量,需要的是创作者的敏感、耐心和提炼能力。拍一部好剧,钱和演员阵容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脑子。
2018年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豆瓣有8.4分,一度号称是台版《黑镜》。
这套剧集跟《黑镜》还有距离,节奏和情节上都有可改进的余地,但切入的主题还是很棒。除了探讨教育,更大胆批判对成功单一标准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经过了几年的开拓,到了2019年,台剧真的给大家的观感很不一样。
都市情感类的拍了《我们不能是朋友》,高开低走。不过这部剧的前几个截图在微博上很红,就是因为设定。乖乖女碰上霸道总裁的套路无聊吗,但是这回拍的可是出轨啊。
“买可乐”的梗也在社交网络上广泛流传,谁不想看大大方方的欲女呢?
去年拿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谢盈萱主演了《俗女养成记》。镜头对准的是39岁的大龄未婚女性。女主陈嘉玲如同每一个从小乡镇到大城市打拼的女性一样,有个交往多年的男友、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但在可以踏入人生新阶段的时候,她偏偏把一切都搞砸,拒绝了求婚,辞了憋屈已久的工作。
39岁,无车无房失业失恋的她回到台南,想起自己小时候发生的那些事情,却渐渐地与自我和解,找到快乐。《俗女》让女主现在和小时候两条线互相穿插,回忆与现实交错,铺陈三代女性在不同时代背景会遇到的大小事。
即使是从小乡镇拼到大城市的现代女性,也时时会感受到心灵的虚无,感受到社会向她抛来的眼色,“二十岁喝醉是可爱,四十岁啊,是可怜”。
三代同堂,婆媳之间有角力,但也有奇妙的默契;被老旧观念捆绑、向女儿孙女逼婚的阿嬷,心底也有“自由自在做自己”的心愿。
这部剧在亲切感与怀旧感上也做得格外到位,甚至可以说是台版《请回答1988》。
此外,这几年台剧在原本擅长的言情、小清新甚至尬点上都有一些有意思的探索。
《滚石爱情故事》是一集一个滚石的经典歌曲,搭配一个爱情故事,世间情事,点到为止。
还有没有人记得,2015年有一部叫《爱上哥们》的台剧,在社交网络上走红的是“魔性”“有毒”。
女主角从小女扮男装,认识了黑帮少爷,少爷就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爱上哥们”。性别错位制造的笑点和尬点以及赖雅妍的男装都是大家的观剧动力。
哪怕是“俗气”、“台味”,都被开发出了很多新颖的表现方式。
今年《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很成功的,也可以说,这部剧成功的背后是很多很多的创作者都尝试好几年,打开思路,观察社会,寻找自己独特的角度去表达。
(△吴慷仁在本届金钟奖之前写的长文)
台湾电视行业的一些发展策略和经验也许也值得我们大陆创作者借鉴。
2014年,蔡明亮等八位导演联合做出了一系列扶植新人的行动,共同创办「Q Place表演教室」。
台湾王小棣导演就表示,台湾偶像剧盛行害了不少年轻人。业内导演、编剧都有严苛的养成过程,但很多新人仅仅是因为好看就被找来演戏,缺乏专业知识和心理准备,之后这些年轻人也处于随时被取代的位置,人生很容易走向一个歧途:“这些年看到社会对演员们的态度是,常常就是把他们当成一朵漂亮的小花随手就摘起来,过两天枯了就丢掉。”——这种说法对大陆娱乐圈的“流量”争议有没有启发呢?
2014年导演们创办的「Q Place表演教室」,不仅仅是培养新人,也可以给入行演员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关注的就是我们大陆网友近几年最爱说的“业务能力”。
从「Q Place表演教室」走出来的陈妤因为《恋爱沙尘暴》的演出夺得金钟新人奖。在前不久的《我们与恶的距离》里,她也有优秀表现,演得有一种“素人感”,像生活里的人。
2016年,台湾多家电视台合作推出了一个「植剧场」,与知名导演、编剧、演员合作,推出有主题的单元剧,“共同投入人才培育及戏剧的制作”。令杨丞琳在演戏上转型成功的《荼蘼》即来自「植剧场」。
「植剧场」也有一些小项目,是让年轻编导去找台湾过去的新闻来编排小短剧。这样就真的是从现实出发来找创意、写生活,对于新人是很好的训练,在题材开采上眼界也宽了不少。
人们常常有一种惯性思维,经费是一切是基础,可文化产品不仅仅是商品。在“台剧已死”的论调下,台湾电视剧就是靠坚持思考又翻身了。
入行11年的吴慷仁,搭上过台湾电视行业兴盛期的末班车、经历过行业的溃败凋零,现在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他呼吁同行要相互帮助:“长江前浪接后浪。”
而再看看我们的影视剧行业,有这么多预算的情况下,这么多港台行业精英们北上加入各大剧组的情况下,产出的剧集能算“精品”的有几部?
个中原因,我们的行业报道里反复讨论,普通网友现在也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
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只愿它能被贯彻到底:尊重智力,就是尊重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