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如何教孩子感恩(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
感恩节如何教孩子感恩(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图片来源网络最后,孙子直接拿出平板电脑,带上了耳机,一门心思的玩起了游戏。而他的爷爷满脸落寞的隔着平板沉默的看着孙子,最后忍不住红了眼眶。图片来源网络一位满头白发的爷爷带着孙子到麦当劳,请他吃他最喜欢吃的汉堡。孩子吃的很开心,爷爷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等到孙子吃完汉堡后,爷爷便开始和他聊天。但是整个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爷爷在说话,孙子只简短的回答着:“恩”。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刘彦廷
01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
一位满头白发的爷爷带着孙子到麦当劳,请他吃他最喜欢吃的汉堡。孩子吃的很开心,爷爷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等到孙子吃完汉堡后,爷爷便开始和他聊天。但是整个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爷爷在说话,孙子只简短的回答着:“恩”。
最后,孙子直接拿出平板电脑,带上了耳机,一门心思的玩起了游戏。而他的爷爷满脸落寞的隔着平板沉默的看着孙子,最后忍不住红了眼眶。
图片来源网络
看到这一幕,让我想到的不仅是电子产品所带来的亲情的疏远,更多的还是老人身上所流露出的一种孤独感,或许这种感觉只有当我们老了才能切身体会。
在你的生命中,有这样几个人会在你小时候闯祸被父母责骂时,站出来护着你;
当你上学零花钱不够花时,会偷偷地塞点给你;
当你远行在外的时候,他们会把你喜欢吃的东西都存下来,等着你回家。
他们就是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你的父母,更没有你。
因为老一辈的人上了年纪,他们更懂得珍惜、更能明白亲情的可贵、更想在有限的时光内付出爱给你。年少不知爱可贵,年老回头人已逝。
02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想着往外走,往更远的地方走,往父母触不可及的地方走。那么我们就回过头来仔细算算这个距离:
在我们还未出生的时候,和妈妈的距离只有0米,一岁的时候,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和父母的距离那时候只有0.5米,7岁上小学的时候和爸妈的距离变成了3000米,16岁那年在寄宿高中与爸妈距离20千米,20岁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和爸妈离了有1000千米,毕业后,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和他们的距离整整一年,将来,也会越来越远。
图片来源网络
他们早已不是记忆中年轻的模样,他们目送的背影也不断渐行渐远。试问,你还能陪他们多久?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很多人中上有爹娘,下有儿女,我们的父母在老去,我们的子女在长大,终有一天,父母会渐渐老去,我们也终将有老的那一天,孩子也会挣脱我们的怀抱,自由飞翔。
03我记得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妈妈接我回家,路上对我说,这条陪我走了两年的路,只剩下最后一年了,以后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当时对妈妈说的这句话我并没有多大的感触,甚至还觉得有些矫情。
现在步入了工作,每年回家的次数是越来越少,愈发觉得亲情可贵,当时年少不懂父母心,读懂时父母已不再年轻。
我们的父母会老,我们自己也会有那一天,那时候我们的腿脚会开始不便,牙齿会开始松动,头发开始花白,渐渐步入了暮年,那时候我们的父母或许已经不在了,那时候我们的子女是会离我们多远呢?你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图片来源网络
跨越千山万水,父母的脚步越来越缓慢,终于跟不上你之后,他们的目光却始终如影随形,于是,你别过头再找到他们时,才发现,他们成了孩子,而你成了大人。
于是,那些当初嚷着闹着要离家的人,多年之后,要回家时却哭得最凶。
04年少时,我们有多么的不理解父母?我们有多为难我们的父母?如果已为人父或人母,更有体会。
来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跟父亲说,如果毕业的时候要送礼物的话,就送一辆跑车,其余什么也不想要。毕业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年轻人满怀期待,表面上装着若无其事,暗地里却小心留意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希望可以发现父亲为他买车的蛛丝马迹。令人激动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在毕业日的早晨,父亲把他叫到书房。他显然也有些激动,眼里含着慈爱的光。父亲说他很骄傲,因为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而且自己是多么地爱他。
父亲从桌子上,取过来一个包扎精美的盒子递给他,他好奇地把盒子打开,令他失望的是,里面只有一本精美的、皮革包边儿的圣经。圣经正面用金字浮雕着他的名字。他怔怔地盯着圣经,突然一股不可遏制的怒气暴发了冲着父亲喊:
“这就是我的礼物,你用你全部的钱给我买了一本圣经?”
他愤怒地丢下圣经,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
许多年过去了,他在外闯荡,事业非常成功。有了幸福的家庭。经历世事的他,逐渐意识到父亲年岁已经大了,应该回去看看。自从毕业日离开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尽管与家里偶有联系。就在他筹划着要回家的时候,他收到了电报,父亲去世了。父亲在遗嘱中把全部遗产都留给了他,现在需要他马上回去处理后事。
当站在多年未回的家时,所有的陈设都没有改变,只是没有了父亲。想到这里,悲伤和歉疚忽然涌满胸膛,他几乎喘不过气来。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候,他看到当年的那本圣经,崭新如初,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
图片来源网络
泪眼模糊中,他打开了圣经,一页一页翻着。忽然,一把车钥匙从圣经的后半部分掉了下来。他慢慢捡起来,看到钥匙把上带着一个小纸签。上面印着经销商的名字,就是当年卖跑车的那家店。纸签上的时间是他的毕业日,上面印着一行小字:“已付全款”。
05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心中很不是滋味滋味,但谁又不是这样的呢?父母做的很多事情在年少不懂事的我们眼里似乎都很不合理,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在电影《乘风破浪》中,邓超饰演的角色不懂父亲甚至还心存恨意,通过一次的意外事故回到了父亲的过去,才得知自己误会了父亲。
每当有人跟我抱怨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时,我都会告诉他们:“先去理解父母,因为父母肯定比你了解他们更了解你。”
龙应台的《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的另一端,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而你,真的不打算追吗?
其实,来日并不方长。我一直很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就是在教我们的孩子,怎样对待未来的我们。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请教他感恩。父母爱孩子是本能,在中国很多父母都是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的太多,孩子却觉得理所当然。
有太多父母付出了自己能给的最好的东西,却被自己的孩子所嫌弃。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果。果实出了问题,多半是根也有问题。所以,孩子不懂感恩往往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有不少家庭以孩子为绝对的中心,为孩子付出了太多,习惯包办孩子的大小琐事,却忘了孩子有学习爱与给予的权利。
在我看来,付出越多的父母,越容易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往往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你有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现在只管努力读书,其他的都不要管,书读好了就行,其余的我们帮你解决好。”当时间长了,潜移默化中孩子会觉得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不明白感恩的意义,即便父母倾其所有,为他无私地去付出,这些在他眼里都是应该的。一旦他认知中的常态被改变了,他会接受不了,甚至心存怨恨。
知道感恩的孩子更能感恩他人的不容易,更能珍惜他所拥有的,更容易具备同理心。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会比常人过得更加快乐和幸福。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再优秀也没用。
时间是洪水猛兽,无情刻薄,而亲情的重量、亲情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值得尊重。
来日并不方长,韶光易逝。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无非就是教会他感恩。请记住,教孩子学会感恩,爱他人,这不是父母的自私,而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远见。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0-15岁孩子的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