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潘金莲的称号及性格(水浒传中潘金莲)
水浒传潘金莲的称号及性格(水浒传中潘金莲)有时候学会放弃,也是一个明智之举。潘金莲的苦难生活从此开始,我们可以想象潘金莲的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啊,让潘金莲去爱武大郎听起来都有点残忍。武大郎本身并没有错,但特殊的自身条件把武大郎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被迫拿上了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引火烧身,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让人同情。先说潘金莲在少女时期就因为长的漂亮被姓张大户看上,想图谋不轨。遭到了主家婆的嫉妒,后果可想而知,惹的大户大怒,不但不要武大郎一分钱,而且倒赔嫁妆配给了武大郎,明显是大户的一种龌龊的甚至有点变态的报复手段。因为大户知道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人物猥琐。意思就是我摘不上这朵鲜花也决不让别人摘,一定要把鲜花插在牛粪里,大家都得不到。其次,嫁给弱小的武大郎说不定还有机会偷腥。
真实历史中的潘金莲,故居为贝州清河县潘家庄(为避泼污,后改名为黄金庄),少女时代是远近闻名聪明美丽的大家闺秀,是一位名门淑媛。她父亲曾官拜知州。
潘金莲的丈夫武植,自幼崇文尚武,才智超群。家里原本贫困,年轻时期到潘府上打工。因为品行端正且能干,潘知州资助他学习。后将女儿许配于他。潘金莲以善良贤惠勤劳仁义之贤妻良母闻于乡里。武植考中进士后,出任山东阳谷县令,她知书达理,和武大郎恩恩爱爱,白头偕老,育有四个孩子,大家失望了吗?
《水浒传》中说潘金莲“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这样的容貌,不要说在宋代,就是放在今天都是标准的美女。潘金莲的故事又敷衍出另一部名著《金瓶梅》 书中吴月娘看到潘金莲的描写更直接,“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流”。说明潘金莲确实不是一般的漂亮,而且女人味十足,这样优越的条件,应该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未来。
很遗憾,潘金莲的漂亮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却给她带来了烦恼和杀身之祸,让人叹息。
先说潘金莲在少女时期就因为长的漂亮被姓张大户看上,想图谋不轨。遭到了主家婆的嫉妒,后果可想而知,惹的大户大怒,不但不要武大郎一分钱,而且倒赔嫁妆配给了武大郎,明显是大户的一种龌龊的甚至有点变态的报复手段。因为大户知道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人物猥琐。意思就是我摘不上这朵鲜花也决不让别人摘,一定要把鲜花插在牛粪里,大家都得不到。其次,嫁给弱小的武大郎说不定还有机会偷腥。
潘金莲的苦难生活从此开始,我们可以想象潘金莲的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啊,让潘金莲去爱武大郎听起来都有点残忍。武大郎本身并没有错,但特殊的自身条件把武大郎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被迫拿上了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引火烧身,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让人同情。
有时候学会放弃,也是一个明智之举。
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潘金莲真的改变不了什么,沉默是她唯一的选择。这样的日子如果没有变化,潘金莲也可能默默的渡过一生,但相貌堂堂,身上有千斤力气的打虎英雄武松的出现彻底打碎了潘金莲本来就脆弱的心里平衡点。英雄谁都喜欢,潘金莲喜欢武松也是人之常情。面对武松,潘金莲本以死去的心有了一丝生机,当潘金莲费尽心机想靠近武松时,却遭到了武松的痛骂,潘金莲刚刚充满生活的勇气瞬间崩溃。
从此以后潘金莲游戏人生,破罐子破摔。可以预见,以后的日子里潘金莲就是不遇见西门庆迟早要遇见东门庆、南门庆。因为,潘金莲的心真的死了。
梁山好汉我一直对武松亲近不起来,武松是梁山好汉杀人最多的人,当然是有名有姓的。武松太过血腥,尤其是杀潘金莲的手段太过残忍。书上是这样写的“那妇人见势头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她两只胳膊,扯开胸铺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吃查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让人不忍猝读。可怜潘金莲死都没有好死,还被掏出五脏六腑。
施耐庵老先生也许吃过女人的亏,或许对女人有偏见,要不怎么让武松杀潘金莲的手段那么有步奏,环环相扣,让人喘不过气来。
真的应了那句话“红颜薄命”,潘金莲追求向往美好的爱情没错,可最不应该听信王婆和西门庆的挑唆毒杀武大郎。可惜,生不逢时 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下,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不能说她错了。
如果非要找一个错的理由,都是漂亮惹的祸。